05.10 六六:成功於我是一生睡得安穩

<table>

六六:成功於我是一生睡得安穩

作家六六

六六:成功於我是一生睡得安穩

《只有歲月不我欺》 六六 著 長江文藝出版社

/<table>

一直以來,著名作家、編劇六六都以犀利直率的形象示眾,敢言敢為。近年來,六六對國學和中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進入廣西中醫藥大學攻讀中醫臨床基礎碩士研究生,“懟人不倦”的六六開始偏重“內功”的修煉,尤其是學醫以來的一些心得,切切實實影響甚至改變了六六的處世風格。新書《只有歲月不我欺》中,六六將自己的人生經歷化作深沉有力的筆談,為深陷人生迷茫之中的讀者解疑答惑。

不化妝,接受真實的自己

六六繼《女不強大天不容》和《半句實話》兩部隨筆後,近日出版了第三部隨筆集《只有歲月不我欺》。前兩部作品創作於中歐學習期間,偏重女性生存法則反思的話題;近年來精讀國學經典的六六在新作中顯然視野更寬闊、文筆也更加成熟大氣。

她幽默地說:“你們不會想到一個女性到中年面臨的惶恐,照片要PS,出門要化妝,因為很難接受中年的自己。這些問題會催生心理變化:恐老症。我身體狀況不如從前了,現在老得歇著。後來接受中醫治療,接受真實的自己,我有兩年沒化妝了,不僅不化妝,素到連一瓶面霜用八個月還剩大半瓶。人把關注放在自己身上,很舒適。”

在她看來,一個人若總是暴躁、憤怒、滿腹怨氣、無限愧疚,只能說明修行得還不夠,還在“功利境界”裡面打轉。“把時間軸拉開,最大的公平和正義是心安。”她如是說。當你寫作不是為了聞達於世而是為了記錄心跡,你備考不是為了獎學金而是為了瞭解自己的實力。你做的每一件事,都讓你內心喜悅且滿足,你就相信這個世界公平了。“合於道你就會愉悅滿足,背道而馳,就會心無所安。”

不為“收視調查表”而寫作

2013年,有資本打算斥巨資買走六六未來十年,帶團隊快速複製戲來圈錢,被她拒絕。她認為錢能買來私人飛機,能買來大豪宅,但買不來內心真正的安全感;寫作巔峰之時,曾因一部戲損傷了身體,遂萌生改行學醫的念頭。

在六六看來,為賺錢將自己後半輩子的快樂搭進去不值得。她認為,成功不過是一生睡得安穩。“我不願我的寫作因為資本驅動而背離創作本源。當年我寫作,是因為我自己覺得快樂,而讀者也感到高興,同時我還能養活自己,這是雙贏的事情。我吃喝有度,不貪得無厭。讓我為收視調查表寫作,那是不可能的事。”

不是張牙舞爪的強勢,而是自食其力、內在充盈

六六說,沒有誰會永遠被人愛、被照顧、被呵護,也沒有女人單靠外貌贏得男人的尊重。容顏會老,靠山會倒,但只要擁有工作的能力,擁有獨立的精神世界,內心就永遠不會缺乏安全感。“顛覆式創新的境界在女人這裡,就是說應該把精力放在搏擊世界上。等你得到了世界,自然不差男人。”

她說:“你把所有的時間,每分每秒都用在進步上,到中年,其他人都哀怨的時候,你終於可以喘口氣。你還可以把你曾經視為依靠的男人一腳踹掉——如果他不進步,跟不上你步伐的話。”

用這個觀念,六六重新定義了“女強人”:女強人並不是張牙舞爪的強勢,而是堅韌、自信、自食其力、內在充盈。

對話六六

人的痛苦在於

心有不甘,力有不逮

廣州日報:您說,真正的幸福要來自內心。那麼,您認為來自內心的幸福到底是什麼?

六六:幸福是自生的源泉,不是外界給予你的澆灌,你要像沙漠裡的仙人掌一樣,靠自己儲備的水救自己。你是自足的,外源都會來你這裡。我現在風調雨順。前兩天是我生日,我一個朋友在新加坡,要給我禮物,問我想要什麼,我說祝福就是最好的禮物了。我不是一個有儀式感的人,我連結婚紀念日都不記得。很多人需要儀式感來取得別人的關注,但這些對我不重要。這一點我兒子對我很不滿,他12歲了,我只給他過了兩個生日。我讓他自己做,他就真的自己辦生日派對。這很好。我朋友說我知道你為什麼每天都這麼樂呵了,因為你對他人的要求非常低。

廣州日報:您覺得該做一個怎樣的家長?

六六: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模式發生自己希望發生的事。可是,你在遊戲裡養的青蛙都不聽你話,現實中孩子不聽你話也是正常的。我一個閨密說她女兒看成人網站,我問她多大了,她說17歲。我說17歲不看難道71歲看嗎?看成人網站不代表失身。我們要用平和的心態去看待意外的發生。你感知不明顯是因為意外發生在別人家。自己家發生時才會覺得了不得了。

我對兒子說:我就你一個兒子,媽媽老了要不要和你生活在一起?兒子說:那我得問問我老婆。我很生氣,老鄒說:你覺得吃虧了,人家培養閨女的也覺得吃虧啊,人家也沒說孩子讓你給帶啊。我一想也對。

你一定要以同理心對待每個人,別人家的孩子也是別人父母的寶貝。所有事情發生了,你有同理心就都能接受。

廣州日報:怎樣培養一個高效的孩子?

六六:我沒有思路、方法,但我有觀察。低效是因為不感興趣,高效是因為他專注。每個父母都試圖掌控孩子,但沒人能掌控得了,你就做好服務工作就好了,你為他的發展提供你有限的財力、物力資源,每個人對未來的觀察和思考,90%都是錯誤的。最優秀的人都判斷不了未來的走向,你有什麼資格給孩子指方向?你只需要給他找一個“明師”——光明的明。人的痛苦在於心有不甘,力有不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