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5 兄弟俩都是短命君主,做的最正确的事就是传位给侄儿

汤的儿子太丁未继位便已去世,由太丁之弟外丙继位。商朝第二任天子,因汤的太子太丁早死,所以立太丁弟外丙为太子,汤病死后继位,是为外丙元年,伊尹摄政。

兄弟俩都是短命君主,做的最正确的事就是传位给侄儿

外丙即位后,仲虺、伊尹二相继续辅政,以宽治民。外丙尊商汤为宗汤,给予了隆重的祭祀。甲骨文中有不少祭祀太丁的记载,因为太丁是商汤的长子,虽然没有继位,但仍然作为直系的先王之一奉祀于祖庙。外丙即位后三年病死,传位给幼弟仲壬

仲壬他是汤的第三个儿子,父亲在位时他便在朝为官,外丙执政时他仍官居原职。他的兄长突染重病去世。按照商汤“兄终弟及”的遗嘱,右相伊尹主持朝中大臣拥立仲壬为天子

兄弟俩都是短命君主,做的最正确的事就是传位给侄儿

仲壬即位后不久,左相仲虺病死于家中。子仲壬率领朝中大臣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仲虺死后,子仲壬任命伊尹兼任左相,总揽朝政。这样,商王朝名义上是仲壬为王,实际上却是伊尹独掌大权。此事引起了他的侄儿太甲的极大不满。太甲是太丁的长子,从小喜武,结识了许多江湖朋友。他对伊尹一向怀有敌意,两人见面时,太甲经常挖苦和顶撞伊尹,伊尹对他非常不满,认为他少德无才缺少教养,是块不可雕的朽木。因此,在商汤临死前打算把王位传给孙子太甲时,伊尹坚决反对。商汤便只好说了句“那就兄终弟及吧”。于是商汤死后,伊尹便以执行先王遗命为借口,先后立年老糊涂的外丙、仲壬为王,一直把精明能干的太甲排斥在外。太甲曾多次提醒叔父仲壬防备伊尹,建议他削减伊尹的权力。但是仲壬原本就是胆小懦弱的人,再加上又上了年纪,更不敢得罪伊尹。不过他心里清楚,在商族众多子孙中,能够对付伊尹的人恐怕也只有太甲了。因此他便把希望寄托在侄儿身上,即位后不久,便向朝臣提出以太甲为先王直系长孙为由,建议立他为太子。伊尹虽然对此事一百个不赞成,但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也不便坚持反对,只好也表示同意。

兄弟俩都是短命君主,做的最正确的事就是传位给侄儿

仲壬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大的一次决策后,对朝中的事情就不闻不问了。每日只是听歌看舞游山玩水,追求晚年的享乐。庸庸碌碌一晃就过去了四年。四年后春天的一个夜晚,子庸多喝了几杯酒便早早地歇息了,没想到他这一睡就是再也没有醒过来。第二天早晨宫里人才发现他们的天子已经归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