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 魏、韩衰落的转折点之伊阙之战

魏、韩衰落的转折点之伊阙之战

战国形势

赵武灵王之死,对秦国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倘若依照赵武灵王的计划,南下略秦,秦国就算能挫败赵国的进攻,也无力向中原进军。在赵武灵王死的这年,即公元前295年,秦国宰相楼缓被免职。当年赵武灵王奉行“结秦连赵”的外交政策,与秦国交好,秦国为报答盟友,把赵国人楼缓任命为宰相。随着赵国外交转型,与秦国的蜜月期结束,楼缓被免职也是意料中的事。秦昭王的舅舅、宣太后的弟弟魏冉出任宰相,这也是他第二度出任宰相一职。

魏冉是秦国历史上著名的铁血宰相,也是对外扩张的积极鼓吹者。他上任伊始,就对魏国与韩国展开报复之战,因为这两个国家都追随孟尝君两度攻打秦国。公元前295年,秦发兵攻打魏国的襄城;次年,秦败魏师于解地(山西临猗西南)。公元前294年,向寿率兵攻取韩国的武始(河北邯郸西南);同年,魏冉派左庶长白起攻夺韩国的新城(河南伊川西南)。

这些年来,魏国与韩国跟在齐国后面,狐假虎威,两度伐秦,迫使秦国割地求和,真可谓是风光一时。魏国与韩国在与秦国的较量中,长期处于下风,几乎没打过什么胜仗,之所以吃了豹子胆,只因有齐国的撑腰。当秦军的铁骑又有两国的土地上肆意践踏时,按道理说,齐国应该为了盟友而两胁插刀,共同进退,可是为什么齐国的军队迟迟未见踪影呢?

在秦国攻打韩国的这一年(公元前294年),齐国发生了一起未遂的政变。齐国大夫田甲劫持绑架了齐湣王,尽管这次政变没能成功,但齐湣王怀疑这起劫持事件背后的主谋是宰相孟尝君。由此,齐湣王与孟尝君的关系变得紧张,剑拔弩张,相互不信任。试想想,在这种情况下,齐国哪有心思去考虑盟友的安危呢?齐湣王与孟尝君的故事,放到后文再作详述,这里先说秦国与魏、韩国的战争。

魏、韩衰落的转折点之伊阙之战

公元前293年,战国时代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伊阙之战爆发。

关于伊阙之战,《史记》中的《秦本纪》、《魏世家》、《韩世家》都有简略的纪录。《秦本纪》记:“(秦昭王十四年),左更白起攻韩、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虏公孙喜,拔十五城。”《魏世家》记:“(魏昭王)三年,佐韩攻秦,秦将白起败我军伊阙二十四万。”《韩世家》记:“僖王三年,使公孙喜率周、魏攻秦。秦败我二十四万,虏喜伊阙。”

事实上,这场大战役绝不是史书记录的这么简单。

这场战役的起因是秦军进攻东周。夺取两周一直是历代秦王的梦想,在十五年前,秦武王欲“车通三川,以窥周室”,发动宜阳战役,夺取三川之地,也打通了通往两周的道路,只是由于秦武王意外扛鼎而死,没能进一步发动夺取两周的战争。公元前293年,秦政府派向寿为大将,率领军队攻打东周,并打败了东周的军队。自从周王室分裂以来,夹在魏、韩两国之间,实际上受到魏、韩两国的控制。故而韩僖王与魏昭王联手干预秦军攻打东周。

魏、韩两国集结了二十四万的军队,魏军由犀武指挥,韩军由公孙喜指挥。秦军已嗅出大战的气味,遂从东周撤军,退至伊阙,与魏、韩两国联军对峙。伊阙位于现今河南的龙门,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就座落于此。当然在战国这里还是荒山野岭,宏伟壮观的佛像群还未有影子呢。在伊阙南部约二十公里处,便是秦国新占领的新城,这是白起在去年伐韩之役中所攻占的城池。

在伊阙的上空,战争的阴云密布。面对魏韩庞大的兵团,秦国人忧心忡忡。在这个时候,秦国宰相魏冉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向秦昭王推荐由白起担任秦军大将,取代原先的大将向寿。这里我们不能不佩服魏冉的眼光,他果断起用白起,是秦军取得胜利的保证。作为铁血宰相,魏冉的能力是勿庸置疑的。我们必须看到,魏冉提拔白起是有政治风险的,因为向寿是秦昭王由小玩到大的亲密朋友,当年甘茂都被他给排挤了。可是魏冉却力排众议,推荐白起为将,取代向寿。倘若白起不能在战场下立下奇功,那么魏冉在秦昭王面前就不好交待了。

可是魏冉坚信,白起决不会令他失望。

魏、韩衰落的转折点之伊阙之战

白起

这种信念从何而来呢?来自魏冉对白起的了解。白起的军功爵为“左更”,在秦二十等爵中位列十二等,属于中上爵位。此时的他应该还比较年轻,能获得这样的爵位,可见他在战场上立功颇多。白起早年的军事生涯不可考,他第一次出现在史书中,是上一年指挥伐韩之役,攻克新城,这可能是他第一次独立指挥作战。他的军事才华给魏冉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位知人善任的伯乐在军情紧急之下,大胆起用他担任伊阙之战的秦军总司令,这也给了他尽情施展军事才华的舞台。

关于白起的家世,我们所知甚少。在后来秦始皇的《追赠白起武安君诏》说到:“武安君白起,先源两楚,继次三秦。”可见白起的家族原本是在楚国,后来才迁居秦国。有一种观点认为白起是楚国王族之后,是白公胜的后代。白公胜就是熊胜,是楚平王的孙子,当年跟随伍子胥逃亡到吴国,后返回吴国受封为“白公”,故称为白公胜。白公胜后来造反被杀,他的子孙就流落到了秦国。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太原白氏家状二道》一文中称:“白氏芈姓,楚公族也,楚熊居太子建奔郑,建之子胜,居于吴楚间,号白公、因氏焉。楚杀白公,其子奔秦,代为名将,……裔孙曰起,有大功于秦,封武安君”,但白居易的时候距白起已是遥远,这种说法是否属实,还有待验证。

为了对付秦军,魏韩两国集结二十四万大军,这可是一支相当庞大的部队,给秦军造成巨大的压力。白起临危受命,可是当他抵达伊阙前线时,发现形势很严峻,与魏、韩相比,他的兵力显得很单薄。据《战国策》所记:“韩魏相率,兴兵甚众,君所将之,不能半之。”可见秦军力不到魏、韩联军的一半,推算起来,大约在十万人左右。

从兵力对比上,敌强我弱。但白起沉着冷静地应付,他大量搜罗情报,分析敌情,最后他发现魏韩联军的一个巨大弱点。在晚年时,白起曾谈到伊阙之战,他是这样说的:“伊阙之战,韩孤顾魏,不欲先用其众。魏恃韩之锐,欲推为以锋。”当时韩国感觉自己力量单薄,便拉上魏国一起作战,可是却想保存实力,要让魏国军队打头阵。而魏国呢?也心怀鬼胎,他们认为韩国的军队是精锐之师,理应作为先锋部队,冲锋陷阵。大战临头,这两个国家却不能精诚团结,反而互相扯皮,没有谁愿意主动出击。

洞悉敌军的弱点后,白起便制定了一个作战计划。这个计划的核心是:先打弱敌,后打强敌,各个击破。白起自己这样说道:“二军争便之力不同,是以臣得设疑兵以待韩阵,专军并锐,触魏之不意。”他把军队分成两部分,以其中一小部分作为疑兵,假装磨刀霍霍,欲与韩国精锐部队交锋;大部队则悄悄集结到魏军驻地附近,欲以雷霆万钧之势击破魏师。白起的判断是,韩国军队抱着保存实力的想法,肯定不会主动出击,只要牵制住韩军,以最快的速度击败魏师,然后再调转马头对付韩师,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

魏军主将犀武以为秦军主力尚与韩军对峙,故而没有做好战斗的准备。不料白起出其不意,攻其无备,果断出击,把魏军打得毫无招架之力。更严重的是,魏将犀武在战斗中被秦军所斩杀,群龙无首,更加混乱不堪,很快便全面溃败。击破魏师后,白起按照既定的计划,转而攻击韩师。韩国大将公孙喜得知友军被击破的消息后,心中大为惊慌,自认为独木难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遂率军仓惶撤退。善于捕捉战机的白起不愿白白浪费立功的机会,秦军全线追击,追上公孙喜,这位韩军总司令成为阶下之囚。接下来完全是秦军的表演时间,他们夺旗斩将,锐不可挡,如入无人之境,连拔五城。在三十五年后,白起谈论起这场战役时这样说道:“魏军既败,韩军自溃,乘胜逐北,以是之故能立功。”

据《秦本纪》的说法,此役斩首二十四万,这个战绩有些令人怀疑。参照《魏世家》、《韩世家》,可知魏、韩联军共计二十四万人,以此推算,斩首二十四万人,相当于说魏、韩两军是全军覆没。可是从整个战役的过程来看,秦军要全歼魏、韩联军,似乎不太可能。因为白起必须在迅速击败魏师后,回过头与韩师决战,而且在这两战中,秦军在数量上都不占优势,在这样速决战中,还能打歼灭战这就近乎奇迹了。其实在《魏》《韩》两篇史料中,都只记“败我二十四万”,并不是“杀我二十四万”。在战争中,吹嘘己方的成果,这在古今中外都是一样的,我想秦国的宣传机器故意把“败二十四万”写成“斩首二十四万”,以此来震慑诸侯,鼓舞士气。

魏、韩衰落的转折点之伊阙之战

不管是不是取得“斩首二十四万”的战果,秦军的胜利都堪称辉煌。这是战国时代最大规模的战役之一,秦军能在兵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取得如此重大的胜利,与白起的军事天才是分不开的。他能因势利导,化不利为有利,展示“疱丁解牛”般精湛的指挥艺术,以白起自己的话说是“皆计利形势,自然之理”。此役对中原战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魏韩两国在此役巨大失败的阴影笼罩下,再也无力与秦国争一日之雄长。秦国著名宰相范雎后来这样说:“韩、魏以故至今称东藩,此君(指白起)之功,天下莫不闻。”

伊阙之战是白起的成名之战。在此之前,他还没什么名气,也许也是如此,魏国人与韩国人都对他掉以轻心了。指挥大兵团作战,对他来说简直是轻车熟路,他果断而冷静,有着精确的分析能力,善于把握战争大局,就如同一位高明的弈者。在此役之后,他的名气与地位都如火箭般的速度窜起,对敌人来说,他是最可怕的人物,他是惊天战神,他是战地屠夫,他是魔鬼终结者。他一生杀略无数,冷酷无情,与他共处一个时代的的将领在他耀眼的光芒下都黯然失色。

秦军的战斗力令人惊诧,在取得伊阙会战的胜利后,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白起乘胜攻入西周。此时的周王室已经无法依靠魏、韩两国,而齐国也因国内矛盾重重而自顾不暇,惟一能遏制秦国的,只剩下赵国了。

周王室的成员周最动身前往赵国,会晤赵国的权臣李兑。李兑是害死赵武灵王的元凶之一,此时的他在赵国政坛上呼风唤雨,权倾一时。

周最对李兑说:“您应该要阻止秦军攻打西周。为什么这样说呢?秦与魏都是赵国的邻国,要是两国再次交战,这对赵国来说,是渔翁得利的事情。如今秦军挟伊阙之战胜利的余威,攻打西周,要是取得胜利,也会因为兵员损耗需要休整而放弃继续进攻魏国;要是攻打西周未能取胜,那同样没有能力再对魏国发动进攻。现在秦国所顾忌的,只有赵国了。如果您出面调停,那么秦国一定会担心赵国卷入战争而放弃攻打西周。这么一来,您不费一兵一卒,却收获了安定周室的功勋。秦军从西周退兵后,必定会转而攻打魏国,魏国刚遭遇惨败,难以抵抗,到时又得依靠赵国的力量与秦国谈和。要是魏国不愿意谈和,而硬要顽强抵抗,这样又可以同时削弱秦、魏两国的力量,这对赵国来说是最有利了。到时不论魏国做何种选择,您都可以左右逢源,到时赵国在天下诸侯中的地位就是举足轻重了。”

这是典型的纵横家式的说辞,表面上看都是为赵国考虑,实际上目的是为了保全周室。李兑自从害死赵武灵王后,虽然没有遭到责罚,可是毕竟披了个“弑君”的恶名。他也想在国际外交上有所表现,重新树立自己的形象,现在有这么一个良机,他也不禁怦然心动。于是李兑向秦国发出警告,要求秦军退出周室地盘。自从“胡服骑射”改革以来,赵国军事力量的跨跃式发展是举世公认的,以秦国之强,也不能不有几分忌惮。秦军在侵东周、战伊阙、攻西周等一连串的军事行动后,长期作战加上士兵的减员,战斗力也有所下降,不能不顾虑赵国。于是白起也很明智地从西周撤军,转而攻入魏国。

刚在伊阙遭到惨败的魏国如何应战呢?

魏昭王慌了手脚了,怎么办呢?这位君主也不是雄才大略之人,首先想到的,便是割地求和。他派了著名的外交家公孙衍前往秦国交涉,此时的公孙衍已经老迈了,而且似乎也不象当年那么活跃于国际舞台。公孙衍前往秦国之前,东周大臣綦母恢对他说:“您不要割让太多的土地。您这样跟秦国人说:若是讲和成功,魏国必然会倚重于秦国;若是讲和不成功,以后魏国一定不会再依附秦国了。”既要来软的,也要留着硬的一手。

魏、韩衰落的转折点之伊阙之战

公孙衍动身前往秦都咸阳,可是谈判并不容易,因为他的对手是以强硬著称的铁血宰相魏冉。这时,有一位魏国谋士,史不载其名,跑去对魏昭王说:“我不知道公孙衍打算割多少地给秦国,不过我可以让大王节省一半的土地来跟秦国讲和。”他话这么一说,魏昭王当然觉得很惊喜,便拉长耳朵细听。

这位谋士便说道:“大王可以提拔窦屡为关内侯,并命他出使赵国。”这个窦屡是什么人呢?他是魏国国内的强硬派人士,跟魏冉有个人恩怨,形同仇人。谋士继续说:“大王郑重其事地派他出使赵国,并给他丰厚的俸禄,然后扬言说,东周与魏国打算把土地割让给赵国的奉阳君李兑。大王您想,周王、窦屡、李兑这三个人,都与魏冉有仇。要是周与魏都割地给赵国,那么赵国势必更加强大,而这正是秦国所害怕的。魏冉的态度十分强硬,可是秦国真正掌权的人是宣太后,她一定会考虑后果的,到时定会同意少割让土地,宁可与魏国和解,也不愿意赵、魏、东周联合。”

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赵国的国际地位确实大大提高了。这位谋士与周最的想法是一致的,那就是赵国是惟一能令秦国顾忌的国家,要与秦国谈判,就得打赵国牌。果不其然,在魏国打出这张牌后,秦国不得不做出让步。尽管魏国仍受战败的屈辱,但好歹减少了损失,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伊阙之战不仅在军事上是巨大的胜利,同时也令秦国的外交得到某些改善,最重要的成果是与楚国和解。

为什么要改善与楚国的关系呢?这里就得说说当时秦所面临的国际形势。

自从秦国诱捕楚怀王以来,秦国在国际舞台上几乎成了孤家寡人。秦国虽然凶悍,可是倘若只凭恃武力而忽视外交,要以一己之力挑战东方六国,那是没有胜算的。在东方六国中,齐国、赵国的军事力量最为强大,只是这两个国家都出了乱子。齐国政坛爆发齐湣王被劫持的事件,鹰派人物孟尝君受牵连而免相;赵国则爆发了沙丘之变,雄君赵武灵王身死;这两个强国内政不稳,一时之间还腾不出手来与秦国争雄。燕国偏处一隅,很少卷入国际事务,自可不必担心。剩下来楚、魏、韩三国,秦国最忌惮的还是楚国。楚军的战斗力尽管不是很强,可是人多势众,兵力超过一百万;而且楚国幅员广阔,资源丰富,可挖掘的潜力还很大。正是这个原因,秦国并不愿意与楚国陷入旷日持久的战争,宁可选择与楚国交好,以集中力量打击魏国及韩国。

在伊阙之战结束后,秦昭王给楚顷襄王写了一封信,这封信是这样写的:“楚背秦,秦且率诸侯伐楚,争一日之命,原王之饬士卒,得一乐战。”这是公然向楚国下一封挑战书。其实这只是秦国所发动的心理战术,倘若秦国真的要与楚国痛快地干上一仗,何须写这种信呢?这封信写的时间,正是在白起打败二十四万魏、韩联军之后,此时秦军正威震天下哩。这封信的真实意图,是要迫使楚国放弃敌对立场,重新与秦国建交。

此时距楚怀王去世已过了三年,时间冲淡了楚顷襄王的痛苦回忆。这位平庸的君王被秦昭王的挑战语气吓倒了,管它什么家仇国恨,苟安一时算一时吧。于是楚国在与秦绝交三年后,又开始考虑与秦国和解了。第二年(公元前292年),楚国与秦国联姻,楚顷襄王迎娶秦女为夫人,秦楚又恢复外交关系了。

楚顷襄王的软弱令秦昭王获益非浅,只要楚国不卷入中原战争,秦国便可以心无旁鹜地攻略魏国与韩国。只是楚国人的绥靖政策,最终也只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以秦国的野心,在击破魏、韩后,难道会放楚国一马吗?

在伊阙之战后,魏、韩两国已经难以抵挡秦军的进攻了。战神白起的横空而出,又加速了魏、韩力量的衰微。

由于白起在伊阙光彩夺目的表现,他被提拔为国尉(秦昭王时在大良造之下设国尉),他又一次统领大军,涉黄河攻取安邑以西至乾河一带的韩国土地。公元前292年,白起荣升为大良造(又称大上造,秦爵中的第十六级),在一年之内,他的爵位连升四级,这更激发他疯狂攻略魏、韩的野心。是年他出兵攻魏,拔垣城(山西垣曲东南),不久后又归还垣城予魏。

魏、韩衰落的转折点之伊阙之战

魏国在战败后总是割地求和,可是面对秦国的狼子野心,以土地要交换和平是不可能的,每一次战争后,魏国的土地总要缩水。

公元前291年,秦国两路人马攻打魏国,一路由左更司马错统领,另一路由白起统领。司马错攻取轵城(河南济源东南),白起又一次攻下垣城。之后,秦军杀入韩国,司马错攻占邓城(河南孟县西),白起夺取宛城(河南南阳)。宛城本是楚国的土地,公元前301年,韩国追随齐、魏两国发动伐楚之役,在垂沙之役后被韩国所吞并,如今又成了秦国的地盘。值得注意的是,秦国攻取邓、宛二城,是有经济目的的,当时此二地都是冶铁中心。夺取邓、宛后,无疑大大增强了秦军军备制造的能力。由此也可看出,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秦国为了保持军事上的优势,就必须要掌握更多的资源。在秦国掌权的宣太后立即把邓城与宛城封给公子市与公子悝,此二人都是秦昭王的同母弟,故而封邑皆是经济发达的富庶之地。

对魏、韩两国来说,恶梦无尽头。公元前290年,秦国宰相魏冉亲自率铁血兵团伐魏,魏国被迫以河东四百里之地献秦。被吓破胆的韩国人也紧随其后,以武遂地二百里献秦。这里我们不禁联想到千年后宋代著名作家苏洵所写的《六国论》:“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正是“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魏昭王、韩僖王未必不知苏洵所说的道理,之所以采取“抱薪救火”的方法,实在是不得已的救急之术。魏、韩两国没能像赵国那样锐意改革以图进取,一方面是由于国内的统治者才能平庸,另一方面也受制于地理位置,处四战之地,受强国包围,难以对外扩张。但问题是“以地事秦”并不能换来和平,公元前289年,魏国又一次遭到重创,是年秦军在大良造白起、司马错的指挥下,又一次发动伐魏之战,连下六十一城。这里所说的“城”,应该是包括要塞、堡垒这样的军事据点。

从伊阙之战始,连续五年(公元前293年—289年),秦国对魏、韩两国发动疯狂进攻,拓地千里。这一系列的胜利,激起了秦昭王的无限野心。这个时候,他开始对“王”的尊号感到不满足了。以前天下只有一个王,就是“周王”。不过这早成历史了,如今周王形同小诸侯,早晚要被秦国干掉的,大一点的国家,都扔掉“公”、“侯”的称号,改称为“王”了。可是秦昭王心里想,如今天下遍地王冠,“王”的称号就不值钱了,体现不出秦国雄视天下的地位,应该要换一个更尊贵的称号。

要叫什么呢?自然有一帮人收罗史书,详斟细酌,最后挑出一个字——“帝”。

为什么要用“帝”来取代“王”呢?我们先来看看“帝”的本义是什么。古代的字典《字汇》对此的释义是:“帝,上帝,天之神也。”在先秦的文献中,总有天帝、上帝这样的字眼,所指乃是主宰天地万物的最高天神。在上古的历史传说中,也有“五帝”的说法,指的是五位德高望众的统治者,关于五帝是哪五人,有很多种说法,这里不一一列出。

为了显示高人一等的地位,秦昭王要用“帝”号来取代“王”号,“履至尊而制六合”的野心已昭昭然矣。

不过说实话,秦昭王想悍然称“帝”,他并不是毫无顾忌,因为这将成为众矢之的,不可不慎重。于是他便谦虚了一回,打算拉一个人共同称帝。在战国七雄中,哪个国家在他心中最有份量呢?魏、韩、楚这三个国家日渐衰微,自然入不了他的法眼;赵国与燕国虽然在雄才大略的赵武灵王、燕昭王统治下,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可是这两国根基太薄。在秦昭王眼中,惟一能对动摇秦国地位的,只是东方的超级强国齐国。事实也是如此,自从商鞅变法以来,惟一一次令秦国人割地求和的战争,就是孟尝君的伐秦之役。于是他打定主意,自己称“西帝”,把“东帝”的头衔推给齐湣王。

那么齐缗王会接受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