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陕北古城堡之:榆林波罗古城


波罗堡古城位于横山县城东北25公里处无定河南岸的黄云山上。西北百里是原大夏国都统万城,东去20公里是响水堡,西北距大边约5公里,20余公里处是榆林保宁堡。波罗堡属长城线上的堡寨,是过去驻守重兵的地方,在军事战略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波罗古城与鄂尔多斯草原相接,西临大夏国都城统万城,北面与明长城隔无定河相望,是民族相接杂居地区,自古以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也成为国家戍边的军事战略重地。宋与西夏,大明与蒙古部落,李自成与清兵,清兵与李自成残余在波罗城及周边展开的战事难以计数。波罗城石窟中的一座睡佛和一些佛像也在历次战争中被洗劫一空。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波罗堡在宋、元朝时代是一个小营寨,明正统元年,都督王桢着手在宋、元营寨的基础上修建波罗城廓,这比榆林建城还早10余年。明正统10年,巡抚马恭筑大兔鹘堡,周长1公里,辟东西二门。明成化2年于此另筑新堡,更名波罗堡,并移原堡守军驻此。明万历4年至万历7年重修并加高堡墙、砖包砌女墙垛口等.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清朝乾隆34年又作局部复修。堡城平面呈不规则矩形,东墙长406米,西墙长312米,南墙长271米,北墙长521米,墙高9米,墙基宽5.2米;东、西、南三面共辟四门:东门曰“凝紫”,南门名“重光”,大西门名“凤翥”,小西门也叫水门名“通顺”。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两百年前,波罗堡城内居民过万,人称小北京、小扬州。居民大多以从事手工业、商业、医药、饮食业为生,从事农业者甚少,有“小商业城”之称。城内有粮、盐、炭等集市,各种商行、药铺、当铺琳琅满目,生意非常兴隆。方圆六七十里的人们都来进行商贸交易,过去称“常街市”。居民的文化生活也是相当丰富,每逢过春节及庙会时,都举办“灯会”、“秧歌”、戏曲演唱等文化艺术活动,是集商贸、军事、文化为一体的中心城堡。

波罗堡城内建筑有参将府、守备署、寺塔、炮台、箭楼、钟楼等。城里庙宇很多,主街道及东、西、南、北城墙内外建有玉帝楼、三官楼、城隍庙、河神庙、老爷庙等40余座庙宇。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大西门外建有接引寺,与波罗堡古城同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城内庙宇等古建筑几乎占去该城近一半地面,现多数被毁坏,仅寺塔和接引寺、大西门、南门、玉帝楼及居民四合院落建筑等保存尚好。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波罗至清乾隆年,怀远知县胡绍租请帑重修波罗堡城以后,城内建设已具一定规模。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城南北一条街,北高南底,中凹平,街中南北二楼,北为玉皇阁,南为三官楼,楼下有洞可通车马行人。南有石牌,北有木牌坊,给街道增加了润色。铺面东西相对林立,铺门前砌有石级台阶,可供商旅客人站息之地,街中宽10—12米长。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街虽窄但也整齐。街北建有堆房子现存旧貌,是前清传送消息的地点。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城隍庙,又是城内第二大庙,建在小西门旁边。分前后两殿,前殿塑城隍爷,判官二鬼,后殿塑城隍爷夫妇二人坐像。前大殿南角靠窗塑一尊地房爷,头带毡帽,站像脚钉铁钉,传说地房爷好吃烟,拿人给烧的纸钱晚上出来买烟,久之被人发现地房爷骗人,用铁钉钉死,再不出来买烟了。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院内有钟鼓楼,戏台,一对铁旗杆。城隍庙下方,靠城墙跟底,有座土地庙,坐在城墙底,城内最大的排洪洞上,排洪洞长20—30米,用大石砌洞,城墙坐在上面。庙内塑土地公公,土地婆婆二人,窑存在。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城内明代建有望胡台,在城内西北边之处,顾名思意,是战争设置的嘹望哨所,望胡,既元朝后裔鞑靼民族的一种蔑称。原为三层一座土木建筑楼。是明代成化六年,大将军朱祥路过这里时,要去三边布防,夜宿波罗时,恰巧这晚套人(蒙古)夜袭波罗不期而遇,被他引军杀退,保住了波罗人民的生命财产不受到大损失。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后来为了加强警戒,便于嘹望起见,利用城北地形偏高,筑一高楼守望,利于军事需要。尤其对边墙外乌审旗南下,无定河渡口,波罗所处地形十分险要。故朱祥奏明当时的朱见琛皇帝,在这里和定边,靖边设置三营堡,以便相互接应。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城墙是原始战备的主体设施建筑工程。波罗城墙大半建在岩石基础上,少部墙基(东南和正南)为硬黄土,城头表面用三合土地夯实,厚30公分。外墙皆用大型条石坐底,大城砖砌。白灰泥浆砌筑。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四大城门上建有较大驻军楼阁为指挥所。城墙设有城墩箭口,箭墩之间设炮眼,遇战时晚上放火灯楼。也叫火绣球。(用铁编箍,使炭燃烧照明)。城墙壁西、外城脚下方,筑有炮台一段长约100余米,炮台用长条石砌筑。台高三米左右,宽七八米,台面三合土夯实,起到一级防护城作用。此段城墙具传说是富平匠人,修筑质量很坚固。现留残迹,改为通古城车辆必径之路。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城墙高六七米。城开四门,即东西南北。南门与东门,设两套门,城门使用硬木包装铁皮,大铁铆钉实排,结实耐用。城头上每隔五六十米建有守兵住所。平时为兵营,战时为战地岗哨。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四大城门上建有较大驻军楼阁为指挥所。城墙设有城墩箭口,箭墩之间设炮眼,遇战时晚上放火灯楼。也叫火绣球。(用铁编箍,使炭燃烧照明)。城墙壁西、外城脚下方,筑有炮台一段长约100余米,炮台用长条石砌筑。台高三米左右,宽七八米,台面三合土夯实,起到一级防护城作用。此段城墙具传说是富平匠人,修筑质量很坚固。现留残迹,改为通古城车辆必径之路。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寺塔下面有睡佛洞。城内建有祖师庙及指月庵等。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作为重要军事要塞,波罗的历史自然也是以战事为主线的。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大西门外建有接引寺,与波罗堡古城同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城内庙宇等古建筑几乎占去该城近一半地面,现多数被毁坏,仅寺塔和接引寺、大西门、南门、玉帝楼及居民四合院落建筑等保存尚好。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破长安,建立大顺政权,为了扩大根据地,迅速推翻明王潮夺取政权,他派侄子李过和大将高一功,率兵攻打榆林,得胜取盐州经波罗时,李过驻扎西门滩,专给波罗接引寺专献大顺铜钱一千吊,修建被战争破坏的接引寺,并立碑一座,高一丈三尺,宽三尺,厚一尺,还请了高手石匠凿一通灵河龟坐,刻二龙戏珠等图案,群众誉为:“闯王碑”。碑文记述闯王出身经历,碑坐现在存接引寺石佛庙门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