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餐飲行業倒閉率如此之高?

小白


據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全國餐飲收入18546億元,同比增長11.2%,但只有20%的餐廳賺錢,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平均每個月有10%的餐廳倒閉,關店餐廳的平均壽命只有508天……高速發展+高倒閉率似乎已成為餐飲行業的通病。究其原因,無外乎以下幾點:

第一、食品安全是死穴。隨著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被重視,餐飲企業如果在這一方面掉鏈子,往往會帶來致命的後果,就連口碑極佳的海底撈也一度被爆出“老鼠門”,好在海底撈及時回應和處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第二、專業管理尚存不足。很多人認為餐飲行業門檻較低,其實不然,因為它涉及選址裝修、原材料採購、產品研發、員工培訓管理、顧客服務等一系列工作,只有這些到位了,才能經得住時間和顧客的檢驗。

第三、墨守成規、品牌跟不上潮流。市場瞬息萬變,顧客的口味也千差萬別,如果不以他們為中心,而是固執地守著一成不變的口味,很難滿足他們的多樣化需求,走下坡路也是必然。

第四、對加盟店管控不力。很多餐飲企業在直營時做的風生水起,一旦走加盟擴張路線,效果卻往往差強人意,原因在於對加盟店的管控不到位,反而對品牌造成不利影響。

第五、產品不佳、復購率低。很多餐飲企業為了吸引流量,往往在營銷推廣上搞得五花八門,卻忽略了產品本身,畢竟這是決定顧客能否重複購買的關鍵性因素,只有流量卻沒有口碑,聲音越大越難以維持良久。

總之,餐飲行業是一個綜合性的行業,上到供應鏈管理,下到外賣物流,無不需要精益求精。要想打造一個長久的品牌,餐飲人既需要穩紮穩打,也需要因時而變,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真正樹立一個好的口碑。


鉛筆道


餐飲行業倒閉率高,取決於行業大環境因素,更多的是餐飲老闆自身的經營管理問題。

行業環境因素:

1,被跨界打劫

奢侈品牌LV、愛馬仕、阿瑪尼、香奈兒等跨界進入餐飲;傢俱+餐飲的宜家;互聯網營銷做的雕爺牛腩,餓了嗎的愛無能小館快閃;超市或零售的無印良品等。快時尚、簡約、機器無人化餐廳,沒有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

2,進入門檻低

一個灶臺,兩個鍋,就開始的小店,比比皆是。餐飲似乎大家都在拼體力了。沒有餐飲經驗的,聽聞某某,然後就開幹。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在餐飲入局是表現的特別明顯。

3,同質化嚴重

中國人投資,有嚴重的從眾心理。有一個好的品類,會一窩蜂的湧上去。或者,在臨近的位置直接複製個同風格、同品類的餐飲店。這樣只會形成惡性競爭,畢竟一個區域的需求相對固定,所以利潤低是必然。

4,成本費用高

租金、人工、原材料成本高,固定資產折舊(這點很容易被老闆忽略)攤入高。


經營者自身因素

1,餐飲定位有偏差

選址、產品定位、規模、投入資金,這是一個系統工作。20%的餐飲店開業前,這些問題就存在先天的不足,在後續經營中,就需要付出更大的成本。

2,經營管理經驗不足

原材料渠道少,進貨成本高,綜合毛利率低。服務缺乏培訓或標準,人員流動性大,菜品質量不穩定,缺乏餐廳的特色或主打產品。這會造成顧客體驗差,客源留不住。

3,營銷創新意識差

移動互聯,體驗經濟,快節奏消費,粉絲會員積累,社群運營等,在部分人眼裡就是鬧眼子,瞎胡鬧。閉門造車,盲目的自嗨,導致其盈利無能。


作為一個餐飲老司機,我的總結是:

餐飲當前是比拼的綜合運營能力,是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餐飲無利潤,苦苦支撐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無知者無畏,盲目入局,是高倒閉率的重要原因。

大浪淘沙,真金留下。祝餐飲創業者安好!


炳哥易品膳


經營小餐飲十幾年,歷經各種考驗,踩了不少坑,目前還活著,不敢說學習,至少長期關注餐飲行業的發展。


為什麼餐飲行業倒閉率如此之高,個人認為有三個原因,第一門檻低,大小餐飲,街頭遍佈,只要有資金有想法,馬上能擁有自己的店面,進入餐飲"老闆"行業,當進來後才發現,頭大呀,廚房下水堵了要親自掏,客人點菜才發現昨天沒開,人員難管,後廚前廳誰不尿誰,錢不當錢用,大街上人來人往的咋就不進來吃個飯呢。老闆老闆,老老闆著臉。

第二,市場飽和,由於每個行業都有高峰期,低谷期,由於互聯網的興起,受到影響的實體店極多,致使許多原來做其它行業的轉開餐飲,致使市場無序化發展,竟而引發惡性竟爭,為了吸引客流,打折送分各種活動無所不用其極。沒有利潤哪來品質,產品質量每況愈下,活動做的越大死的越快。

第三,水太深,餐飲其實是一個很系統的行業,僅有創業精神進入的大部分只能作陪,到處需要錢,一招不慎,就會入不敷出,渾身都響,有心殺敵,無力迴天,最終關門轉讓。總有餐飲小白衝鋒陷陣,你方唱罷我登臺,週而復始。專注陝西小吃葫蘆頭,愛豬蹄,感恩關注,歡迎交流。


尋味陝西



隨著社會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聚會和社交應酬越發廣泛,為了省事,都會選擇出外就餐,按說,餐飲業應該更興旺才對,可現在關門倒閉的卻比比皆是,到處都是轉讓的,究其原因,也無非以下幾點:


第一:盲目跟風。看到別的飯店生意火爆,就也想分得一杯羹,認為餐飲只需要前期投資,後面都是收入,人家掙五十萬,咱掙十萬也行啊。有這樣想法的人多了,開店的也就多了,但開了之後才知道餐飲比想象的複雜。


第二:管理不當。很多開店的老闆只是有錢任性,只是認為是個店都會賺錢,自己對於餐飲根本沒有足夠的瞭解。從人員招聘到水電氣的節約,再到食材邊角料的合理利用,都是一門學問,如果開了之後管理很混亂,久而久之,就會入不敷出,堅持不住


第三:沒有定位。開店之前就要明白在什麼地方來,這個地方的人群是怎樣的,是要走高端還是低端,是要以婚宴為主還是以散客為主。餐飲店一定要因地制宜,不要盲目加盟,草率開店。各地與各地的風俗不同,人的口味也不同,開店的時候要根據當地人的口味聘請廚師。另外還要看店面的位置,依照位置周圍的環境制定出符合這一區域的菜譜。周圍寫字樓很多,就要側重於快餐一類


第四:沒有特色。一個餐飲企業如果沒有自己的拳頭產品,就很容易倒閉。像那些有“百年老字號”的餐飲企業,都很重視這一點。像“全聚德”,去了都知道要吃烤鴨一樣。得有一種能把人吸引過去的特色菜餚

餐飲業注重的細節很多,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簡單,不能頭腦一起熱就開店,覺得人家都挺賺錢,自己肯定也行。沒有理想的位置,優秀的團隊,就很難在餐飲業立足


朱邏輯世界



2.4、千萬千萬別打折,價格體系的破壞是最傻逼的,況且沒有人會逼你打折,就沒見過一個打折後還能恢復原價依然紅火的餐廳,記住打折就是自殺,打折是浪費成本。2.5、你要為你的客戶想的更多,只有你給他的超出他想到的,才能有驚喜,才能有傳播。2.6、很多老闆認為傳播靠廣告,靠燒錢。其實大錯特錯了,傳播只要靠尖叫。你能讓消費者尖叫,你就贏了!

最後說兩點吧,你是老闆,你不為自己負責,誰還為你負責?所以一切的平臺,都是你的工具,不是你的依賴,能幫你賺錢的你就上,不能幫你賺錢的你就下,不要因為平臺要你怎樣你就怎樣,最後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怎樣。最後的最後,找個好店長吧,實在找不到,自己上,很多很多老闆直到倒閉都沒實現過自己的意願和想法,明明你想給客戶最好,而客戶始終得不到最好,誰的原因?執行者的問題。店長想賺錢,老闆想賺錢,餐廳良性循環沒問題,但是餐廳生意不好,甚至虧錢的時候怎麼辦?店長還要不要賺錢?想想就明白了!請一個好店長,比找個好老婆還難!



餐飲BOSS大當家


第一,如今的餐飲行業門檻偏高!人們吃飯對口味要求較高,做的不好吃。幾個月就可以看出來,看著有人風風火火的開店,又是搞促銷,又是搞會員的,味道不好,是留不住客人的。

第二,現在物價原材料成本偏高,菜品飯的單價也不能定的太高。做餐飲,要辦衛生許可證,餐飲經營營業執照。衛生、食品安全一切都要做好,拿北京來說,現在一個50平的小餐館,衛生許可證,很難辦下來,網上代辦都是2萬到10多萬的代辦費,自己去辦根本辦不下來。

第三,現在進入餐飲行業創業的人太多,餐飲扎堆。就要拼味道。門面租金偏高,尤其剛入行的人,在選擇鋪面上,餐飲行業的,轉讓費都偏高,一般轉讓費都是營業額一年中的近一半。就拿延安的四線城市來說,一個30來平的餐飲門面,一般的位置,租金起步就是8萬到15萬,轉讓費更是離譜起步要價10萬。如果你是新手剛投入進去,收回成本得做最少兩年的打算。生意好還可以。但是生意好了,房東會給你漲房租,除非你在合同裡面約定好。

第四。餐飲行業也能賺錢的,就看你的定位如何。現在是互聯網時代,餐飲企業應該搭乘外賣的快車,可以增加一部分收入,但是最終還是要味道好,餐飲行業的百年老店也很多,最重要的還是經營方式!

切記,餐飲行業看著利潤很高,但是風險也很大,做餐飲除了投入,要給自己留最少半年的資金週轉,一旦資金週轉困難,又借不到錢週轉,店有很大的可能會倒閉。所以投入一定要做好調研!


跑腿的小二哥


1.普遍認為餐飲行業投資小、虧本少。

投資小、虧本少是大眾對餐飲行業的共同認知,所以很多人都會蜂擁進入餐飲業,羊越來越少,狼卻突然多了很多,所以會餓死一批狼。

2.不瞭解行情。

現在的餐飲行業是大的不如小的,小的不如精的。什麼樣才是精的?就是一流的裝修,二流的價格。現在的餐飲,價格不是重點了,吃飯的環境才是重點。同樣是沙縣,你和朋友願意去那種沙縣小吃還是去沙縣美食?

3.惡性競爭,沒有核心。

新入行的總喜歡和老牌打價格戰,試圖通過這樣吸引顧客,短期能有一定效果。但長期下來,只會落的兩敗俱傷。但老牌更懂行情,很快就能扭轉局面,新手往往落個關門大吉。

4.新手入行如何避免經驗上帶來的不足。如果你做中大型餐飲,僱個職業管理人和營銷人員,放手給他們經營,不要指手畫腳、外行指導內行,如果你想做小型的,加入一個連鎖店(或者找我),他們會將成功的模式複製給你。


斷眉哥


看了那麼多回答,感覺都是外行。

我來講講核心的因素吧。

1,門檻低,同質化嚴重,競爭激烈。

2,沒有文化底蘊,快餐文化,都在拼裝修。雖然現在有一些主題餐廳,但是文化的東西不是裝修出來就可以的。比如早期農家樂的文化,挺成功的,後來大家都做文化,沒有差異性了,消費者審美疲勞。

3,消費者喜新厭舊,除非對一家餐廳產生情感上的需求,不然肯定吃一段就換了。

4,大家誤區,看似倒閉很多,其實業內人士就是這樣做,幹兩三年發現不行了,更名改姓,還是原班人馬繼續幹。外人看好像又倒閉了。

我哈爾濱工業大學畢業,大企業工作6年,創業6年,事業發展相比較還可以,擁有5家校區,幾千學生,但是距離自己預期相差很遠,奮鬥這些年,透支了很多,準備迴歸田園,去廣闊的農村發展,建一個屬於自己的夢想家園,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面超花海,春暖花開的生活,建造自己的世外桃源,感興趣的朋友歡迎關注我。感興趣創業的,歡迎私聊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世外桃源歸隱大鵬


談得不全面,補充下。1、房價變成了財富收割機,現在家庭進人負資產時代,已經沒有多餘的錢消費了,能省就省了;2、互聯網叫餐改變了人們餐飲消費模式;3、公款吃喝被管住了,夕日大佬湘鄂情、俏江南、都無法逃掉厄運。各行各業經濟行勢都不好,拿什麼去消費呢?


塞波坦


1.衛生視覺不到位:可想而知,一家餐飲門店衛生不到位,使人遐想食品安全問題,那麼這家門店肯定是不合格的,那麼裝修一般的門店呢?街上一掃而過,最容易忽略的就是裝修毫無特點的餐飲門店。所以抓住顧客眼球是餐飲業的第一步。

2.口味不到位:餐飲消費的本質是什麼?就是為了滿足顧客的口腹之慾。如果僅有以上門店視覺傳達到位而口味跟不上,那麼這家也是失敗的餐飲門店。

3.影響不到位:古時人以口口相傳,現如今廣告業的發展,推動了各個行業,廣告即廣而告之,人都有從熟知到嘗試的過程,良好的口碑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影響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