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歷史上的包青天是怎麼死的,他有幾個老婆

說起包拯,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可能是中國歷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古代官員了,可能大家對他的記憶都源自中國最早的那部武俠小說《七俠五義》和那部由金超群主演的電視劇《包青天》。包拯廉潔公正、立朝剛毅,敢於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


歷史上的包青天是怎麼死的,他有幾個老婆

關於包拯當時在開封逝世時的情況,墓誌銘上記載為:“嘉佑七年五月己未,方視事,疾作為歸。上遣使賜良藥,辛未,遂以不起聞。”從以上記載可知,包拯從發病到亡故僅有13天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他還服用了“上遣使賜良藥”。由於包拯生前敢於諫諍,不畏權貴,執法不徇私情,受到貪官汙吏的仇視,又這樣突發性地去世,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懷疑和關注,即包拯究竟是病死?還是服藥後被毒死的?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與安徽省博物館等單位合作,利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產生的同步輻射,對包拯遺骨進行了研究。發現包拯遺骨中鈣、鐵、汞元素比現代人骨中的含量高,而砷和鉛的含量均比現代人骨中的含量低或相近。眾所周知,古代的毒藥主要有砒霜(砷)、硃砂(汞)等,它們都具有“劇毒”的性質,包拯遺骨中砷含量較現代人低,可以初步排除包拯生病時服用大量含有砒霜藥物的可能性,至於包拯遺骨中汞含量較現代人高,這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古人為保存屍體(防腐),在棺木中放入硃砂,由於硃砂對骨頭的侵蝕和汙染引起汞含量增高;另一種可能是包拯生前曾服用小劑量含汞藥和食品。同步輻射的研究結果,排除了包拯生前服用大量含有砒霜藥物的可能性,但不排除服用小劑量含汞藥物或食品的可能性。分析結果支持包拯屬正常死亡的結論。


歷史上的包青天是怎麼死的,他有幾個老婆

據出土於1973年包公墓的包公墓銘記載:包拯先後有三妻,分別為張氏、董氏和媵孫氏(媵指隨嫁之侍婢,或可指妾侍)。包拯的老婆董氏於宋神宗趙頊熙寧元年(1068年)病逝於合肥,與包拯合葬。

包拯與董氏生有一子包繶,但他婚後兩年染病身亡,其子(即包拯孫)包文輔於五歲時夭折,長媳崔氏則於宋哲宗紹聖元年(1094年)過世,享年62歲。後來包拯的老婆媵孫氏懷孕,包拯將其遣送回家,媳婦崔氏得悉後妥為照顧。1058年,媵孫氏為包拯生下一子,家族得以繁衍,包拯替他取名包綖,崔氏幫他改名名為包綬。​
歷史上的包青天是怎麼死的,他有幾個老婆


包綬成過兩次親,第一次是娶包公門生、做過廬州知州的張田的女兒,包拯的老婆張氏早包綬而死;第二任妻子是宰相文彥博的小女兒,出身相門的文氏,並不是一位雍容華貴的嬌小姐,她恬靜寡慾,生活儉樸,待人和善,從不以勢自居,見他人有難,還樂於慷慨接濟。

她經常吃素,與丈夫包綬一同受過道教的洗禮,視富貴如糞土,在北宋百餘年的太平時代下,包綬夫妻二人嚴守父命,看重節操,也是大勢所趨,民風使然。文氏早包綬四年去世,於宋徽宗趙佶建中靖國元年病故,得年僅三十多歲。包拯有兩個女兒,一個嫁到離家很遠的陝州,另一個許配給國子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