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引領現代文明的實力表現在哪裡?

宙生堂主


中華文化的實力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悠久的歷史、廣闊的包容性以及國家強大的經濟實力作後盾。

首先,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五千年來從不間斷。世界上四大古文明,唯有華夏文明延續至今。這說明中華文化具有極強的生命力。

其次,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兼收幷蓄,既融合了儒學、道學、佛學等眾多中國和世界的文明發展成果,又從眾多民族的民族文化吸取精華。可以說,中華文化不僅集中國各種學說和民族文化之大成,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優秀成果,從而具有海納百川的包容性。這種包容性使中華文化成為同化能力極強的文化。從中國這個國家主體的形成過程看,與世界上其它大國不同,中國主要是通過文化的同化形成統一的中華民族,在中華民族的基礎上形成統一的國家,而其它大國都是通過戰爭來擴大疆域而形成帝國。

第三,得益於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所取得的巨大成績,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提高。強大的經濟實力成為中國文化的堅強後盾,進一步強化了中華文化的實力。文化實力與經濟實力往往都是相輔相成的,經濟繁榮的時候,文化也隨之繁榮;反過來,文化的繁榮又能進一步促進經濟的發展。



一文思索


請看當代著名宇宙生命學家丁建生的《新編道德經》。


六季如歌


文化的本質就是傳統,如果在文明之間進行比較,那就是這種文化的歷史深度,以及傳承的連續性和廣度,體現出來的最大的顯性因素,就是經典的流傳,歷史文獻的繼承,發展。

中國是世界上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有將近五千年的歷史。夏代以前,《易》就形成了,此後五經經過孔子的編輯定型,成為百代乃至千秋萬代的經典。同時,中國是一個史觀文化濃厚的國家,歷代歷史文獻得到了最高的重視和最好的保存。每到改朝換代,新的統治者必定為前代修史,舉全國之力進行。聖人,經典,歷史,成為有字文明的典範,其中的人文精神滋養了一代又一代人。

無字文明方面,中國也非常重視。從皇帝到平民,均有祖廟,家乘,祖墳,族墓。用各種紀念方式保存歷史,這也是人文精神的傳承。

中國曆代特別重視教育,國有學,州有庠,家有塾,書院教育發達。完善的教育制度為文化傳承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人才基礎。

中國是世俗化國家,雖然重視鬼神,但更重視人事。體現了務實實幹,以人為本的民本思想。將政統,道統,學統,文統相結合統一。

以上這些,使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代代相傳,文脈不斷。與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文化相比,中國文化具有極強的穩定性,原生性,傳承性,發展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