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清明節,除了祭祀,更重要的是要去踏春

年剛過了不久,轉眼又是清明

今人只在清明祭祖,多少讓這個節氣有些沉重。

但常常為人遺忘的是,在清明寒食尚未融合的漢唐,祭祖主要是寒食的習俗,清明則更多是用來踏青

清明節,除了祭祀,更重要的是要去踏春

《清明上河圖》中的郊野春色

正是草長鶯飛的季節,踏春也實在是理所應當的事。

孟浩然寫清明,說的是: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溫庭筠寫清明,道的是:

“清娥畫扇中,春樹鬱金紅。

出犯繁花露,歸穿弱柳風。”

這裡的清明,少了一點暮雨紛紛的蕭瑟,多的卻是把玩春色的喜悅。

清明節,除了祭祀,更重要的是要去踏春

溫庭筠《望江南》的意境

從清明到上巳,初春的這段時間大概是古時最有生氣的時令。

家家戶戶忙著踏青,文人雅士曲水流觴、觥籌交錯,爭著寫下最好的文章。

他們的想法也頗為單純:春色既在,哪能不去把玩?

可現代人缺少的,常常就是這種“把玩春色”的願望

這不是說的人們需要如何奔波到江南,也不是說非要良辰美景具備。

而是說,既然春天來了,便去感受春天。

清明節,除了祭祀,更重要的是要去踏春

豐子愷的小品畫《遊春人在畫中行》

佛法禪意,時常也正是在這“感受”之中。

《景德傳燈錄》裡有則著名的公案:

僧人問文偃禪師:“如何是佛法大意?”

文偃答道:“春來草自青。”

同樣的回答在《五燈會元》出現得更加頻繁,有人問“諸佛出處”,有人問“學習該在哪方面下功夫”,有人問“學禪後有什麼變化”……

禪師們倒好,統統答道: “春來草自青。”

清明節,除了祭祀,更重要的是要去踏春

雲門文偃禪師

所謂“春來草自青”,說的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心態。

佛陀教導眾生不應執著,而追尋答案本身即是執著。

要理解佛法與禪意,修學苦讀固然重要,但如果因此失去了自己“體悟”“感受”的能力,則可能會走上南轅北轍的道路。

清明節,除了祭祀,更重要的是要去踏春

狩野元信的《祖師圖》

體悟的對象既是人世,同樣也是自然。

佛教自唐朝起就有了“無情有性”之說,即是認為草木磚石儘管屬於“無情之物”,不在六道之中,但它們實際上和“有情眾生”一樣都具有佛性。

因此,“萬類之中,個個是佛”,“無情之物”也不再外於人世,而成為了人生在世體悟的重要構成。

清明節,除了祭祀,更重要的是要去踏春

齊白石筆下的“無情之物”

草木“無情有性”,眾生則是“有情有性”

藉由自然界,人反而能夠可以更加接近“道”的境界,黃檗宗的斷際禪師因此就說:

“一切色是佛色,一切聲是佛聲……

一切處無不是道;

見一塵,十方世界山河大地皆然;

見一滴水,即見十方世界一切性水。”

山川樹木,雨雪冰雹,花草磚石,修行者在經歷著身邊四季變幻的過程中,感受到的是佛教的因緣法、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的三法印,更是覺悟與禪本身。

清明節,除了祭祀,更重要的是要去踏春

吳湖帆的畫作《月夜清談》

理解了這些,或許我們就能更好地理解禪師們的那句“春來草自青”:

春天到來,樹木發芽,青草繁茂,鳥獸齊鳴……

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樣子,世界的運行自有其規律,事物與事物之間的聯繫是如此簡單卻又組織嚴密,而人們所要的做的,僅僅就是欣賞“青”中的美,理解“草自靑”的美好,體會“春來”的喜悅

清明節,除了祭祀,更重要的是要去踏春

張大千畫作《我們以青草為榻》

正是清明時節,正是春天最好的時候。

擇一閒日,攜三兩好友,出城五六里,共話七八時。

讀書、飲茶、合放紙鳶,滿目望去,四處都是青草。

這不是離禪之舉,卻恰恰正是禪本身。

清明節,除了祭祀,更重要的是要去踏春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公案本不應解釋,繞來繞去的公案本就針對的是語言的弊病。若是一一解釋,既失去了公案的魅力所在,也顯得太過無趣。

我只能但願這些孱弱的文字不會消了諸君欣春的興致,畢竟,歸根結底,

自然也好,佛法也好,禪意也好,

想體悟禪師們的意趣,依靠的絕非字字推敲,

真正要做的,無他,不過是踏春而已。

清明節,除了祭祀,更重要的是要去踏春

甲和燈禪意生活平臺獨家特約專欄

清明節,除了祭祀,更重要的是要去踏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