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蔚来汽车:我们造车不为赚大钱 更不想颠覆行业

蔚来汽车:我们造车不为赚大钱 更不想颠覆行业

蔚来汽车李斌是个什么样的人?是学霸是创业者也是一个投资者,大学期间就读于北大社会学系,同期辅修了法律和计算机专业,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学霸。李斌同时也是易车网创始人,互联网行业连续创业者,也是连续成功创业者,而后参与创建科文书业,也就是当当网,到最终创建易车并成功在纽约IPO,投资了易鑫金融、易鑫资本等汽车金融品牌,出行领域投资了摩拜单车、嘀嗒拼车等等,还有车轮互联、汽车头条。

“出行教父”的创业名单,了解一下!

李斌被称为“出行教父”,他早期的创业经历,所有的创业、投资都跟车、出行息息相关,到现在又创立蔚来汽车。有媒体曾梳理过他投资项目的不完全名单,超过30家,实际数量应该还要更多。这是一个从未有人尝试过的计划——打造一个帝国,将与车有关的几乎一切服务都纳入其中,占领与车有关的场景。我们对这套宏大叙事并不陌生,李斌要追求的统治力,或许正如腾讯之于社交,或是阿里之于电商。

李斌,低调深耕汽车领域20年,国内互联网汽车行业早期创业者。在出行经济方兴未艾之时,投资了30余家与出行或互联网汽车行业相关的创业公司,几乎囊括了汽车制造、汽车电商、汽车媒体、移动出行和汽车周边服务整个产业链,曾在两年里孵化了优信、摩拜两家独角兽公司。

蔚来汽车:我们造车不为赚大钱 更不想颠覆行业

蔚来汽车与大佬级别投资人

2014年,凭借敏锐的行业嗅觉和多年的创业经验,他又进入智能汽车领域,创立蔚来汽车,试图将汽车打造成一个基于智能的全新生活场景。甚至放言:“中国汽车领域未来不会有外国品牌的机会”,这个想法也得到了国内5位大佬级投资人的支持。

2014年11月,蔚来由李斌、刘强东、李想、腾讯、高瓴资本、顺为资本等深刻理解用户的顶尖互联网企业与企业家联合发起创立,并获得淡马锡、百度资本、红杉、厚朴、联想集团、华平、TPG、GIC、IDG、愉悦资本等数十家知名机构投资。2014年成立的蔚来汽车在短短4年时间内,不仅获得了多轮巨额融资,还即将赴美上市,纵观国内外汽车品牌历史,这样的速度实属罕见。相比其他新势力造车企业,蔚来汽车无疑拥有更好的资金状况,产品从概念阶段到实车量产也做得更为扎实。

蔚来汽车:我们造车不为赚大钱 更不想颠覆行业

做一个高品质的车,服务用户的重要性

2017年11月25日,全球首家用户中心NIO House在北京开业。这是一个属于蔚来用户自己的生活方式社区。李斌说,“我们想为用户打造一个有温度的、自由的、交朋友的地方。

“做服务的空间比做电动车的空间要大,蔚来汽车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与用户接触的机会”,李斌说。从本地化的实体服务到本地化的数据沉淀再到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都是中国公司的先天优势,而国内的智能电动车市场未来一定会是本土开发背景的公司占据主要的份额。

关于新的服务模式,说起来总是很理想,但在特斯拉目前的售后运营过程中,潜在的问题时常会暴露出来。由于采用直营模式,用户有了新的购车体验,但随着特斯拉产品保有量的提高,售后的压力会逐渐变大,特别是工期较长的事故车修复,就以北京的两个售后中心为例,难免出现“爆仓”的情况,而刚刚加入蔚来的朱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显得很释然,我们都知道他在雷克萨斯的任职经历,售后正是承载雷克萨斯品牌价值的一部分,他说,蔚来汽车在售后方面还是会引入高质量的团队。不过,作为初创公司的“新人”,入职不足2个月的他首先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归零,重新去认识这个行业,重新解读用户。

除了服务,品牌与用户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样可以提高品牌的价值,通常情况下,在车内,HMI系统实现与用户的交互,而在离开车之后则主要通过APP衔接品牌与用户的关系,尽管还没有实现新车的交付,但蔚来汽车现在就已经开始运营自己的APP了,只不过现在更多的是用于官方信息的发布。

蔚来汽车:我们造车不为赚大钱 更不想颠覆行业

造一辆自己喜欢,周围人也喜欢的车

李斌认为,即使再贵的车,其带给用户的愉悦感并不会随价格上升而同比增加。大量的税费和华而不实的噱头,削弱了高端汽车的边际效益,除了虚荣心外并不能给用户带来真正的愉悦体验。

“我们不觉得造车能赚大钱,也不想去造一个生态系统,更不想颠覆这个行业。” 李斌直白的表达出了蔚来汽车的初心:我们真正的出发点特别、特别简单,就是觉得现在拥有一辆车对大部分用户来说是一个trouble,我们期望能改变这个现状。就是站在一个用户角度,做一辆我们也愿意买、愿意用的汽车。不管是哪个阶层,都能对这个车产生向往,并且不难实现他们的梦想。

造一款好车有很多工作要做,传统汽车的提升已是有限。而电动车在物理方面有天然优势,是一种与生俱来能让人用起来很爽的汽车,还能让蔚来汽车腾出更多成本、精力放到服务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