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战国时期灭个国那么难,为什么韩信却灭的那么简单?

鸢_戾天


韩信打仗用的智谋比较多,他本来就是一个足智多谋的将领,在加上他的对手都不怎么样,没有像项羽这样的英雄人物,这就给了韩信施展抱负的舞台。

你看看他在赵国打的成名之战,也就是我们说的背水之战,赵国的主将是一个书生,他叫陈馀,陈馀是当时的士大夫的代表,兵书他是自幼就熟读的,但是熟读兵书并不代表着你会会打仗。

再加上那时候的韩信太弱小了,仅仅只有三万人马,而且多是老弱病残。陈馀则不同,那时候的赵国的势力依旧很强劲,陈馀手下可是有二十万精兵呀。就是手里握着这么多兵,陈馀才有了骄傲的资本,看不起韩信的资本。

他觉的他深懂兵法,而且又有这么多的军队,仗着这么多人,随随便便就能打败韩信。当时陈馀手下是有个名将的,他叫李左车,李左车告诉陈馀,韩信这个人不要小觑,我们出奇兵,去断他的粮道,然后前后夹击他,韩信必死无疑。

但是,这个最令韩信害怕的计策,被陈馀给否定掉了。陈馀告诉李左车,大丈夫打仗就应该打的光明磊落,那样去偷袭人家不是英雄好汉所为。

所以,他就等着韩信光明正大的来战了。

结果可想而知,韩信仅用了一个计谋,就把赵国的军队扰乱了,然后他又在赵国的都城里安插了疑兵和插满了汉军的军旗,两军一战,韩信背水列阵,士兵的气势大增。陈馀的军队竟然没把韩信的军队给剿灭。正好他们又在会师休息的时候,看到了都城都插满了韩信军的军旗,以为城池被攻破了,赵军大乱。陈馀被杀,就这样韩信胜利了。

再看韩信是如何灭掉齐国的,齐国当时也是最富有,最强大的一个国家。可是,在韩信去打齐国的时候,刘邦手下的鼎级谋士郦食其已经说服了齐王,让齐王归顺了汉王刘邦,齐王也答应了。

齐王下令齐地的将士已经不防御刘邦的汉军了,就是在齐地的士兵解除军事戒备的时候,韩信突然杀了进来,齐地的官兵根本就毫无准备,被韩信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齐王意识到自己上当了,他就把郦食其用油锅给烹了。其实韩信和郦食其是没有商量过的,郦食其也不知道为什么?人家都投降了,韩信为什么还要打人家?

就这样齐地根本来不及组织兵力,大部分国土就被韩信给攻打了下来。

等到齐地的田横向项羽求救的时候,项羽又是派了一个比较傲慢的龙且来和韩信对战的。龙且是罪瞧不起韩信的,他说韩信这个人最胆小了。韩信曾经在项羽的帐前当过执戟郎,他以为自己对韩信比较了解,根本没把韩信放在眼里。

可是,两军交战的时候,韩信用了潍水河里的水,把龙且的部队大部分给淹死了,而且龙且也死在了齐地。

至此齐地的全部城郡都落入了韩信之手。

你看韩信打仗用的即有自己的智谋,也有对别人弱点的把控,当然最主要的是他的勇敢与果断。最主要的是韩信打仗很善于用水,赵国的时候是背水列阵,鼓舞十足勇气。齐地的时候,是用水把人家给淹死了。

这就是韩信战胜的原因。


史学达人


答案很简单:山寨版王国遇上了货真价实的兵仙!

战国时期灭国为什么难?

要知道,“战国七雄”可都是历经几百年腥风血雨、优胜劣汰的产物,军事实力普遍较强,都是所谓的“千乘之国”,何况国与国之间还有个相互牵制、制衡的问题,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想把另一个王国一口吃掉,谈何容易?

直到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建立起压倒性的优势,用范睢的“远交近攻”之策,军事外交一齐上,再加上有白起、王翦、蒙恬、王贲等名将领兵征战,即便如此,仍付出极大代价,才先后灭了六国。

到了楚汉相争时期,那些复立的诸侯国虽然也叫魏、赵、齐等,但是实力跟战国七雄是没法比的(楚国除外),只能算是战国七雄的“山寨版”。

这些诸侯国的将领,虽然不乏有能力的人,但无法与韩信这样的军事天才相提并论。

如赵国主将陈余,史书多次记载此人贤能,本来对汉之战赵国也占尽上风,但是一碰到韩信用兵,背水一战,所有优势顿时化为乌有,一上午时间,20万大军灰飞烟灭,这就完全是将领个人能力的问题了。

当然,韩信能够连续征服代、魏、赵、燕、齐等诸侯国,打下一大半江山,还得益于刘邦在荥阳、成皋正面战场牵制了项羽主力,否则以项羽的军事天才,又处于巅峰时期,即便韩信,也不敢说有必胜的把握。

所以说,是时势加个人能力,再加上一点点运气,成就了“战必胜、攻必取”的兵仙韩信!


三水啸西楼


此一时,彼一时。此时的这些国家,怎么能和战国时期的国家相比。况且还是韩信来领军,韩信可是兵仙。

战国时期一个国家再弱小,但是就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小的卫国坚持到了秦朝。这些国家从周朝开始就被分封,每个国家的人对于自己国家非常认同的,特别是到了战国时期,可以看到张良作为韩国贵族,最后还是想杀了秦始皇,一开始还是恢复了韩国。

而且这些国家都已经存在了几百年,都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如果要灭一个国家那么就必须要想到其他国家的威胁,齐国灭宋之后导致五国伐齐就是最好的证明。经过几百年的战争有哪一个是很弱小的呢?

但是到韩信的时候就不一样了,此时经过了秦始皇的大一统,虽然时间不长,但是人们对于统一都已经有了认识。经过秦始皇的统一,再经过项羽分封诸侯重新洗牌了,这些个国家在楚汉之间就是一群待宰的羔羊。

这时候这些国家和战国时期相比不在一个量级上。而且不光是战国七雄复国了,还被项羽分封了很多王,比如关中三王,章邯,司马欣,董醫。还有南边的英布,赵国地盘除了赵王还有张耳等等,齐地也是一样。这些国家在原基础上已经大大削弱了,而且经过了灭秦的大混战,都已经是疲惫不堪。


兵无斗志,将无帅才。各个国家之间也是你打我我打你,都想争夺地盘。

韩信也是难得的军事天才。一年之内灭四国,之后背水一战而定齐国。北方平原,都在韩信的铁蹄之下。之后又在垓下彻底解决了项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