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嶺南鄉:多點並進助發展

近年來,休寧縣嶺南鄉立足實際,把準發展“脈搏”,全力推動社會經濟事業發展。

因地制宜找準“發力點”。嶺南鄉按照“一村一品”發展思路,充分利用生態資源、石英、大理石等礦產資源,不斷髮展壯大鄉域經濟。在璜茅村,主要是以大理石、石英礦為基礎發展中小型礦產精深加工企業;在嶺南村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文化旅遊等產業,先後引進泰源生態農業示範園、藍莓種植、嶺南旅遊綜合發展等項目;三溪村利用村內山谷奇秀的特點,以集體資源入股分紅形式參與三溪景區發展;溪西村重點發展硯臺加工業,並逐步形成“硯臺+文化”模式,已有4名硯雕師被評為市級非遺文化傳承人。

加快建設打造“閃光點”。嶺南鄉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契機,加大村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打造最美安徽南大門形象。三溪村、溪西村相繼被列為省級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投資400多萬元,用於村組道路提升、“村莊亮化”等基礎設施以及農民文化樂園改建、村黨建展示館修建等;市級美麗鄉村建設中心村嶺南村的人居環境得到大幅度改善。

守護生態搶佔“制高點”。生態資源是嶺南鄉最大的優勢,保護生態是該鄉最大的責任。該鄉積極推行“林長制”,開展森林防火常態化巡防,維護森林資源安全。積極推行環保“網格化”管理模式;建立河長制,落實責任到人到崗,確保“河長治”;充分發揮基層黨建的引領帶動作用,鄉黨委堅持“幹部率先幹、黨員模範幹、群眾自發幹”原則,開展“青山碧水黨旗紅”“全域環境整治·黨員幹在前”等主題黨日活動,推行黨員承諾、“門前三包”“黨員責任區”等措施,示範帶動群眾共建生態嶺南。

補齊短板提升“幸福點”。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按照“重精準、補短板、促攻堅”部署,開展“萬名黨員幹部幫萬戶”活動,組織46名黨員幹部與貧困群眾結對幫扶,幫助群眾採摘春茶、管護茶園和油茶等,確保幫扶見真情、出成效。紮實落實產業扶貧、項目扶貧、金融扶貧等政策,兩年來共落實產業到戶項目144個,發放補助資金14.2萬元,32戶通過“戶貸企用”方式申請金融扶貧政策,在合同期內,貧困戶每年可分紅利3000元/戶。投資100餘萬元,修建溪西村溪上機耕路、石川機耕路、三溪村凹溪機耕路和實施嶺南村飲水安全工程,進一步改善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注重發揮社會幫扶力量,建立凱盛石英材料有限公司、泰源生態農業示範園2個扶貧驛站,為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並引導凱盛、海龍、寅盛、三溪景區等5家企業結對幫扶貧困戶,每家企業聯繫幫扶1-2戶貧困群眾,在扶貧期每年給予幫扶資金2000元/戶。

引鳳還巢培育“增長點”。為進一步增強鄉域實體經濟力量,嶺南鄉探索“引鳳還巢”黨建創新項目,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吸引在外創業的致富能手、成功人士返鄉發展經濟,為嶺南鄉發展注入新活力。自“引鳳還巢”以來,取得明顯成效,該鄉現有4個重點項目,其中2個項目是“鳳還巢”成果。此外,一批返鄉創業的致富能手也發展成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代表,高山藍莓種植基地、嶺南家庭農場等現代農業經營模式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樣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