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快來看看,西雙版納的新式傣樓是這樣的!

快來看看,西雙版納的新式傣樓是這樣的!

西雙版納河流眾多,雨林茂密,受熱帶炎熱、潮溼、多雨等氣候環境的影響,氣溫高,雨水多,溼度大,傣泐人依據氣候和生態環境,把建築與天時地利巧妙地融為一體,西雙版納幹欄式傣樓應運而生。傣泐民居樓室高出地面兩到三米,潮氣不易上升到室內,水也淹不到樓室,樓內四面透風,熱天涼爽,同時可以防蛇蟲和野獸的襲擾。這種造型統一,風格別緻的幹欄式民居,過去主要靠竹子、茅草作為建築材料,被人們俗稱為竹樓,傣泐的竹樓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經過不斷髮展,傳統的竹式傣樓已經完全被木樓所替代,蓋頂用的茅草排已經被掛瓦取代,樓板和圍牆也採用木板。

快來看看,西雙版納的新式傣樓是這樣的!

傣泐幹欄式民居

快來看看,西雙版納的新式傣樓是這樣的!

傣泐幹欄式民居

傣泐的幹欄式木樓,建造風格獨特,建築空間高大,由數十根粗大的柱子支持,西雙版納地處溼熱的環境中,木材容易腐敗,蟲蛀嚴重,因此建築的選材十分考究,主要選用天然耐腐、抗蟲性好的樹木作為建築材料,在建房立柱時,採取以石墊柱,堅硬的石塊把柱腳墊高隔離土壤,柱腳四周空曠透氣,這樣不僅能防止白蟻啃噬,而且能防腐。


快來看看,西雙版納的新式傣樓是這樣的!

西雙版納傣樓下層

傣泐民居建築具有結構緊湊、佈局合理、防震的特點,造型十分奇巧,整棟木樓主要採用隼牟方式使木料穿鬥在一起,相互牽扯,極為牢固,頂梁的柱子被視為神聖的柱子,不能隨意倚靠,它是保佑民居免於災禍的象徵。此外,還有分別代表男女的柱子,中間較高的為女柱,側面較矮的為男柱。傣泐幹欄式木樓的平面近方形,頂部為一條較短的正樑,由此向下,形成一個坡度較陡的坡面,歇山式屋頂,人字形屋脊,四周坡屋面,形成了特有的屋頂造型,有的還加偏廈構成重簷,如鳳凰展翅欲飛的姿態。

快來看看,西雙版納的新式傣樓是這樣的!

傣泐民居外廊

快來看看,西雙版納的新式傣樓是這樣的!

曬臺

快來看看,西雙版納的新式傣樓是這樣的!

主廳

傣泐民居下層空闊無牆,是放養家禽飼養牲畜、堆放農具雜物和進行家務活動的地方。登上樓梯,進入上層,上層由外廊、曬臺、廚房、主廳和臥室組成。曬臺外側一邊為洗浴處,一邊則種著蔥、姜、薄荷等烹飪佐料和一些美化環境的花草。過去,主廳中一角設有火塘,供烹飪、取暖和照明用,如今主廳和廚房均已分開,廚房的廚具從火塘三腳架變成灶臺和現代化廚具。主廳寬敞明亮,主廳右上角設家神神臺,主廳也設有櫃檯安放現代家電。臥室過去作為一個大的通間,在樓面鋪上席子,席子上鋪有傣泐式墊子,掛上蚊帳,家人同室而寢,床位按長幼次序一次排列,如今臥室都已分隔開為多個單間,但房間次序還是按長幼排列。按傣泐風俗,臥室不許外人進入,也不得窺視,以免驚動家中的家神給家庭帶來災禍。


快來看看,西雙版納的新式傣樓是這樣的!

鋼混式的幹欄式傣樓

快來看看,西雙版納的新式傣樓是這樣的!

新式的木質傣樓

隨著傣泐人生活水平的極大提高,現在的傣泐民居又有了新的發展,一是完全鋼混式的傣泐幹欄式樓房,二是新式的木質幹欄式傣樓,其中勐海縣和景洪市的傣泐民居大部分為鋼混式的幹欄式傣樓,而勐臘縣的傣泐民居主要為新式的木質幹欄式傣樓。但著兩種新式傣樓依然保持著歇山式屋頂、人字形屋脊、四周坡屋面的幹欄式建築風格和造型,這樣的繼承和改良,飽含著傣泐人對幹欄式民居的無限熱愛和眷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