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 貴州正安縣:特色小方竹 致富大產業

在正安縣新州鎮街上,一套佔地約200平方米、三樓一底的黔北民居式的“洋樓”格外醒目,屋內彩電、冰箱、洗衣機等家電設備一應俱全,那是陳昌國夫婦花了幾十萬元安的新家。

“要不是靠賣筍子賺幾個錢,啷個都修不起這套房子!”陳昌國說,種方竹,不僅改變了他趕溜溜場、擺小攤攤的職業生涯,更讓他一家過上了實實在在的小康生活。

“以前的我是靠‘嘴’吃飯,趕溜溜場靠嘴皮子賣點雜貨,還有就是街坊有紅白喜事吹吹號掙點錢,日子過得苦哈哈的。”

隨著支持扶助綠色生態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出臺,陳昌國在新州鎮的牙齒山上,承包了3000畝方竹林,每年不僅掙到護林費,同時還有退耕還林補助款、方竹林低改資金的扶助,方竹產業搞得紅紅火火,年產鮮筍30噸以上,年收入30多萬元。

如今,在陳昌國的方竹基地牙齒山上,放眼看去,漫山遍野鬱鬱蔥蔥全是綠色,密密麻麻的方竹茁壯成長。

“方竹筍採摘期有20天左右,最多時有將近30人來幫忙,手腳麻利的工人每天採筍收入有100多元。”陳昌國說。

“採一季筍子,多的可以拿到5000元工資。”長期幫陳昌國負責管理竹林的村民張承新說,他在陳昌國手裡領取的勞務費就不下15萬元。幫助陳昌國看護林場的黃文法,4年時間拿到工資近5萬元。

新州鎮是正安方竹的主產區,而頂箐村則是新州方竹的核心區。2017年,在頂箐村小埡口組,27戶村民靠方竹產業戶均純收入4500元左右。

“小孩讀大學的學費靠的是方竹筍,家中日常生活用費也靠的是方竹筍。”小埡口組村民駱開華說,“去年靠採收方竹筍,葉興明收入4580元、鄧龍權收入2260元、鄧龍發收入8000元,最少的黃武先也收入2100元。”他掰著手指說出一家一戶的收入。

2015年以來,在村黨支部和頂箐方竹筍公司黨支部幫助下,頂箐村全體村民以戶為單位劃片管理方竹林和採收方竹筍,這一模式激發了大家保護和管理方竹林的熱情,引導更多群眾參與其中脫貧致富。

2017年12月,隨著省發改委出臺《省發改委關於支持14個深度貧困縣“一縣一業”產業扶貧的意見》,正安縣出臺了《關於方竹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和《關於成立方竹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決定對原有22萬畝方竹林進行改造,並新發展方竹48萬畝,到2020年全縣方竹林面積達到70萬畝,以此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打好產業扶貧攻堅戰。

目前,正安方竹林覆蓋7個鄉鎮和1個國有林場51個村34000餘戶,鮮筍年產量1.2萬噸,產值1.8億元,實現方竹產區人均年增收1200元以上,有效帶動了貧困戶5400戶、24095人脫貧致富。

“我們利用生態良好、氣候宜人、土地肥沃無汙染等有利條件,因地制宜形成了方竹、白茶等長線產業,綠色蔬菜、生態養殖等短效產業,打造出新舊交替、長短結合、季節相替、大小適中的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產業,帶動更多群眾脫貧致富。”遵義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正安縣委書記鄧兆桃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