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6 此人將金國皇帝一分兩半,報了靖康之仇,我們應該永遠銘記他

今天要給大家講的這位民族英雄,是南宋抗金、抗蒙的名將,他雖然沒有岳飛出名,但功績遠超岳飛。

此人名叫孟珙,祖籍山西絳州。

此人將金國皇帝一分兩半,報了靖康之仇,我們應該永遠銘記他

靖康之難後,北宋被金國所滅,孟珙的祖上從山西南渡,投奔到了“岳家軍”。

後來孟珙的父親孟宗政擔任京西兵馬鈐轄,鎮守襄陽。孟珙便出生在這樣一個家庭。

孟珙從小就被父親帶在軍中,不但練就了一身武藝,而且鍛煉出了他在戰場上敏銳的觀察力。

十三世紀初,蒙古發展壯大,蒙古軍所到之處,人民都慘遭屠戮。

金國首當其衝,被蒙古軍打得節節敗退,首都也由北京遷到北宋的首都汴京。

這時金國人認為,他們雖然打不過蒙古,但打宋朝還是綽綽有餘的,為了挽回損失,金國就向南宋發動戰爭。

孟珙就是在這場持續了七年的戰爭中,成長為南宋的主要將領的。

1234年,宋朝和蒙古聯手,對金國發動了最後致命的一擊。

金哀宗眼見大勢不可挽回,於是召集百官,要禪位於元帥完顏承麟。

此人將金國皇帝一分兩半,報了靖康之仇,我們應該永遠銘記他

就在舉行禪位的當天,宋蒙聯軍攻下城池,三軍激戰。

金哀宗自縊而死,完顏承麟也被聯軍斬殺,金國徹底滅亡。

孟珙找到金哀宗的屍體,分為兩半,一半歸宋,一半歸蒙。報了當年的靖康之仇,完成了岳飛等前輩的夙願。

孟珙立下不世之功,宋朝廷擢升他為武功郎、權侍衛馬軍行司職事、建康府都統制。

不久,宋理宗親自召見孟珙,並問起了與蒙古的議和之事,孟珙斬釘截鐵地說到:“臣乃一介武士,當言戰,不當言和!”

作為一個武將,這應該是最標準的回答了。宋理宗聽後也不生氣,還給孟珙重賞,並讓他節制黃、蘄、光三州及信陽軍的兵馬。

從此,孟珙便擔起了保衛大半個南宋的重任。

面對彪悍的蒙古鐵騎,孟珙以其雄才大略的軍事遠見,帶領南宋熬過了抗蒙的十餘年歲月。

1241年,孟珙進封漢東郡開國公、檢校少保。

1246年,身為蒙古河南行省的軍政長官範用吉向孟珙秘密請求投降。

孟珙大喜過望,認為這在軍事上、士氣上都對南宋大大有利,他趕緊向朝廷上書,請求批准。

本以為這是一件很順利的事,結果南宋朝廷不知是怕惹是生非,還是對孟珙的勢力起了猜忌,竟然沒有答應。

此人將金國皇帝一分兩半,報了靖康之仇,我們應該永遠銘記他

此事對孟珙的打擊比較大,他嘆息道:“我的志向不能夠再伸展了。”

孟珙心灰意冷,隨後上表請求辭職,朝廷馬上給予批准。

之後不久,孟珙重病不起,在江陵與世長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