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成都有一個路口有37個紅綠燈,被稱為“成都最多紅綠燈路口”。這事你怎麼看?

古今紀聞


紅綠燈最多的路段在中國!短短1000米31個,老司機已撲街

在中國,開車有一難兩煩:停車難、堵車煩、等紅綠燈煩。有些人說等紅綠燈不會煩,畢竟一個紅綠燈滿打滿算最多也就等個90秒,中間還可以喝口水稍微休息一下,不會煩的。可如果紅綠燈不是1個2個,而是31個,如果那條路是你每天上班的必經之路呢?

我國臺灣省臺南市仁德區的義林路就是這麼一條奇葩的公路,在短短1000米的路段上設置了31個紅綠燈,平均每32米就有一個紅綠燈。如果運氣很差,每次都碰到紅燈的話,這一小段路至少要走30分鐘,比走路還慢。這要是碰上一些性子比較急的司機,估計每個月的工資都得用來交罰單。很多人為了能夠不遲到,不得不在快到這段路的時候下車步行。

據相關部門解釋,這條路上之所以有這麼多的紅綠燈,是因為道路兩旁的工廠很多,經常有大貨車出入。為了維護交通秩序,減少事故發生,又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所以只能出此下策。

當然了,這樣蒼白無力的解釋,當然無法令人服氣。有網友憤怒的表示:“就不能修個高架橋、增設輔道或者設置一個大小車掉頭的車道都可以,為什麼一定要設置那麼多個紅綠燈。”有的網友則調侃道:“在這條路上開車,永遠開不上二檔,感覺進去了,就出不來了。”


科技民生


交通擁堵,很多情況下是因為人車混流,互不相讓,互相干擾。而背後的問題,是現在的交通管理決策者都比較忽視行人的通行需求和便利。觀念和管理均不到位。

現在城市裡的立交橋越修越多,且層數也越來越多,都是為機動車建的,好像跟行人沒什麼相干。而且幾乎所有的立交橋建好後,其下面的路口都成了迷宮,汽車絕對必須靠導航,行人則根本找不到北,步行導航也常常把人繞暈。

建立交橋的同時,很少為行人考慮,建足夠的人行天橋或地下通道,造成今天橋下通道人車混雜互不相讓的局面,這是典型的人為添堵。

現在的交通理念是行人優先,這是對的。可是上下班高峰時期,人流如潮、如織、如山、如海,根本不存在讓不讓、誰讓誰的問題,人車交織在一起,真叫水洩不通。這時候,莫說37個紅綠燈,370個也是白搭,聾子的耳朵——擺設。

交通管理,只是著眼於堵——用各種信號燈去堵人流、車流,而且信號燈變換的時間越來越長,有些居然長達90秒,根本不考慮人們的心理忍耐極限,這樣恐怕是越管越亂。靠不斷增加信號燈的數量,只能是緣木求魚,笨得要死。

關注巨蟹朱達志,心有靈犀一點通。


朱達志



sh龍的傳人


問按紅綠燈的人怎麼想就行,我覺得他幾爺子是吃多了


尋找幸福_174193477


營門口立交橋下那麼多紅綠燈,可是車子從來沒看紅綠燈走。摩托車最多。紅燈綠燈都在走


渴望kewang


成都除了二環路三環路、高速公路和僅有的幾個快速路沒有紅綠燈,最擅長在大多數所謂的“快速路”和城市以及郊區道路設置無數的紅綠燈,不設置紅綠燈就不能稱為“成都快速路”,有無數個紅綠燈的成都“快速路”,真罕見,真個性!


普通老百姓111個


龍騰路和青陽大道交叉處立交橋就37個紅綠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