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6 「長安村落」——靈沼街辦海子村

「長安村落」——靈沼街辦海子村

地處長安西部邊陲,北、西、南三面與戶縣蒼遊鄉董村、趙王鎮、牛東鄉北正莊接壤。約1000人,耕地1200畝左右。

海子即西周文王靈沼古遺址,有窪地廣約數頃,遍地湧泉,匯而為澤,後年久乾涸,隨遷戶稱此為海子。即西周豐、鎬遺址中的靈沼古址。

公元前771年西戎起兵,反叛西周朝廷,攻破豐、鎬兩京,幽王被殺,叛軍把豐、鎬兩個京城付之一炬,大火燒了四十九天。殘留至今的是靈沼海子村的一片黑土。《西安地名志》中一首古詩為證:“周築靈臺尋靈水,海子窪地湧碧泉,瑞蓮神明花似金,聖地靈沼兆豐年。”

「長安村落」——靈沼街辦海子村

明末清初,該村曾相繼建起兩個城堡村落,西為舊堡子,東為新堡子,門樓前後的匾額上書有靈沼真境、靈沼故址、靈沼盛地、聖蹟毓秀等,在新、舊堡子的丁字街建有呂氏祠堂。

居住最早的呂姓、葛姓和李姓家族從明清到現代。有宗族家譜可查的外遷移居者頗多,據呂氏祖墳碑記載,馮村的呂家巷,五星鄉十堡姜村的呂家戶族和細柳蒲陽村的呂氏宗族均是海子呂氏的後輩傳人。

但由於土質貧瘠和自然條件的制約,新中國成立前後,積水成患,出現了南灣、小灣、蘆坡、南河等數百畝終年積水,逢澇絕收,靠天吃飯的地塊。即使有收穫,畝產也是二三百斤以下。由於產量低水患多,成為長安出了名的貧窮村。隨著地下水位的降低而乾涸為農田。20世紀五六十年代從排澇保田到墾荒改土及中、低產田改造,硬是把每年吃返銷糧和低產絕收的貧窮落後帽子甩掉;七八十年代興修水利,打井灌溉和改造低壓電路,埋設地埋線路管道等;集資建校,改善教育條件。整街修路,改變村容村貌。在靈沼河灘墾荒復耕,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畝產量躍居千斤以上。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一度成為靈沼鄉名噪一時的先進村。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從單一的農業生產走向多種經營,搞種植業、養殖業。現有200多畝小雜果種植和百餘畝水產養殖等,同時出現三家萬隻雞養殖場和五戶百頭養豬場的領軍農戶,成為抓好三農工作的典型。

「長安村落」——靈沼街辦海子村

如今,街道乾淨整潔,樓房整齊劃一,實現美化、綠化、亮化,家家戶戶通上自來水。村內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黨員遠程教育、健身廣場、農家書屋一應俱全。

人們有句順口溜:“古有泉水眼,一眼一個官。”清代以前無據可查,有文字記載的有:

呂志遠,新中國成立初從西北大學物理系畢業,核工業學科院士。

20世紀50年代中期,葛吉仁從西北民族學院畢業後,在新疆畜牧廳工作,曾為家鄉長安從草原牧區購回耕畜百餘馬匹。

“文化大革命”前,呂彥昌三弟兄,曾在幾年中連中三元,相繼考入大學;“文化大革命”後又有呂剛、呂強、呂鵬三弟兄和葛武勝的三個子女連中三元,均考入高等學府。連同曾被譽為“才子村馮村”的呂合生四個兒子相續考入大學,又相繼成為碩士研究生和博士後,到現在除一位在西安地質學院任大學教授外,其餘三個都在國外從事學科研究工作(分別在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呂家兄弟追溯其根,仍為海子呂家子弟。

「長安村落」——靈沼街辦海子村

20世紀五六十年代,李耀環任新疆吐魯番地區專員,其弟李崗曾任玉門石油管理局總工會主席;呂振志、呂振世兄弟倆和呂文魁曾相繼取得教育和機械製造及建築工程高級職稱;還有原省交警總隊副總隊長呂志奇,西安電梯總公司董事長、高級經濟師呂庚寅,二炮指揮學院軍事戰役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葛信卿,航空、航天、衛星和神舟飛船航天科技研發及測控的呂文彬、呂學禮,總裝備部高級工程師、經濟師呂衛東。

另外,還有在大學任教並取得教授和副教授以上職稱的西安財經學院孫金峰,西安聯大(原西安師專)呂剛,西安交大葛冬梅,西安理工大學葛建峰,西安師範大學葛寶。在其他學科領域取得高級職稱的天津外貿局高級經濟師呂強,西安電訊工程處高級光導工程師呂戰利,甘肅省高級建築預算師、高級

建築監理師葛穎等共計26人。近幾年相繼取得碩士研究生、博士生高等級學歷的18人。至目前,村中取得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達200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