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美國打越南戰爭為什麼會失敗?

遺失戰境


美國之所以參加越南戰爭是因為美國看中了越南重要的戰略位置。這基於同朝鮮半島同樣的邏輯,企圖扶持南越政府對抗北越政權,進而威脅中國的安全。這場戰爭從1955年-1975年打了20年,是美國冷戰期間的重要局部戰爭,以美蘇為代表的兩大陣營把越南作為對抗衝突的前線,通過親自參戰和扶植代理人進行戰爭,最終結果是以美國為首的陣營戰敗,美軍撤出越南,越南南北統一。

這場戰爭,兩大陣營十幾個國家參戰,參戰人數達到300萬人,是二戰後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給雙方造成了重大的人員傷亡了財產損失。唇亡則齒寒,中國為了自身安全派軍直接參戰,蘇聯為了樹立自己社會主義陣營帶頭大哥的形象也參與其中,提供大量的援助,美軍面對的是世界上兩個強大的對手,失敗是必然的。

第一、越南戰爭不只是越南內戰,而是戰後局部戰爭。

美蘇對抗成為戰後主題,美國不甘心朝鮮戰爭的失敗,在越南扶植南越政權,企圖通過消滅北越,然後控制整個越南,這樣就可以從南邊對中國形成威脅。所以,美國糾集多個國家參戰,其中美國和韓國出力最多,而中國和蘇聯都派了軍事顧問團指導北越作戰。

第二、北越有中蘇等國家的強力支援。

如果美國扶植南越政權,只對付北越的應該不成問題,可是由於當時的國際環境,中蘇都參與進來。其中,中蘇一方面派遣軍事顧問團指導北越抗擊南越和美國聯軍;另一方面向越南提供大量的軍事物資和武器彈藥的援助,這才使北越有實力跟美國作戰到底。

第三、美國是非正義戰爭。

美國出師無名,是侵略戰爭,使5.8萬美軍失去生命,耗費3000千億美元,在付出巨大的代價後,美軍深陷戰爭泥潭而不能自拔,再加上南越政府的腐敗,美國國內的反戰運動,使美軍軍心渙散,缺乏鬥志。

第四、越南強烈的民族解放意志。

越南這一地區,近代遭受多個國家的殖民侵略,先是法國,二戰期間日本佔領,二戰結束後法國捲土重來,把法國打跑以後,美國又來了。面對外來入侵勢力,越南人民經歷過各種戰爭的洗禮,戰鬥力很強。

綜上,美國之所以戰敗,既有內部的南越這個扶不起的阿斗,也有自身低估戰爭的殘酷性的因素,再加上中蘇兩國大力的援助,不敗都不合理。


銘蘇先生


越戰美國沒有敗。美國在二戰後也從沒有在軍事上失敗過。

韓戰是一場真刀真槍的戰鬥。美軍沿襲一貫的戰爭理念和作戰模式。戰爭結果是讓美國覺醒了。實行遏制蘇聯擴張的戰略。朝鮮戰爭是純粹的軍事活動,沒有什麼社會意義。

越南戰爭是遏制戰略的第二個熱點。由於政治上的原因,這場戰爭是打不贏的。戰爭勝負不是以死多少人計算的。只要北越政權存在的戰爭就可以一直打下去。美軍在軍事上的勝利不能轉化為政治成果。

六十年代是一個思想變革的年代。西方世界在經濟上的快速增長,帶來一系列社會變革。人們的思想意識發生很大變化,自由主義盛行。

戰後出生高峰的人口開始成年,青年人反傳統的思維方式讓他們對越戰提出異議。從而形成一個反戰運動。這個運動的本質還是反傳統的。

這個運動也影響到美國的政治。尼克松以結束越戰獲得了年輕人和反戰父母的支持,當選總統。

相比起朝鮮戰爭,美國人對越戰的反思更多,更深刻,這種反思反過來影響了美國的思想文化領域。反映到文藝作品上就是越戰的作品多,而且影響了一代人的中年和晚年。


一葉楓流O靈似舞妖


首先,當時的美國陸軍是一支準備和蘇聯在歐洲平原上展開大規模機械化全面戰爭的重型傳統陸軍,士兵大多是服役期兩年的短期義務兵,軍官和軍士們是朝鮮戰爭和二戰老兵,很少有人擁有叢林作戰和低烈度反遊擊作戰經驗。和二戰不同,由於照顧士氣和民意,投入越南的美軍部隊均執行為期13個月的“國外服役期”,軍官們只在越南任職六個月,由此造成了巨大的問題。二戰中,雖然美國陸軍各部隊的人員損失較之越戰大的多,但它一直保留著關鍵的“骨架”:擁有豐富經驗的軍官和士官,一支部隊參戰時間越長,就會變得越驍勇善戰,士氣高昂,因為經驗豐富的軍官和士官能夠迅速讓新兵熟悉戰場,提升經驗。而在越南長達9年的地面戰爭階段,一支駐越陸軍部隊並不是獲得了九年的經驗,而是獲得了9次“1年的經驗”,辛苦積累的戰場經驗,隨著軍官和士兵的離開,一次次被“清零”:通常基層連排單位遇到的狀況是,大量老兵隨著服役期的結束,全部離開,代替他們的是一群毫無經驗的新人。

經驗不足,是美軍無法在越南取得勝利的第一個原因,第二個原因,則是戰術。

美國陸軍依舊秉承二戰與朝鮮戰爭的經驗,認為火力可以彌補一切不足,無論是人力不足,還是情報和經驗的不足。雖然美國陸軍最終意識到,面對隱匿在叢林中的游擊隊,第一個首要問題是發現敵人,由此誕生了著名的“搜索與殲滅”戰術,但在實踐中,還是遇到了一系列問題:

首先是情報,由於語言和文化隔閡,密集的叢林和沼澤地帶,以及北越和南方越盟在廣大農村地區的支持率,發現敵人部隊和補給基地往往是困難的,再加上北越可以通過柬埔寨境內的“胡志明小道”長期滲透至南方,將大批兵員,幹部,裝備和物資運輸過去。雖然美軍可以利用MACV-SOG等特種作戰單位對胡志明小道進行偵查滲透,利用先進的無線電監聽技術對敵人的通訊進行監聽,但北越對南越政府的滲透,使得美軍的作戰計劃被掌握,美軍即使抵達戰場,敵人通常也會將物資和人員及時進行轉移,或者在事先選擇的戰場對美軍進行伏擊。

另外,由於對火力和技術的盲目自信,美軍制定了誘敵加打擊的戰術,簡單來說就是將陸軍部隊作為誘餌,吸引北越正規軍和越盟游擊隊的注意,誘使後者出擊,再利用美軍壓倒性的炮兵火力和空軍轟炸摧毀對方,甚至劃定一塊“自由開火區”,允許炮兵和空軍無限制地隨意射擊,毫不吝惜彈藥。這種戰術雖然造成了可觀的殺傷率,但是卻造成兩個嚴重後果:

1.自由開火區造成南越平民的傷亡,從而進一步增加了民眾對美國和南越政府的敵意。 2.充當誘餌的陸軍部隊傷亡率增加,並且士氣下降,因為通常充當誘餌的是一些規模很小的部隊,比如連排級,而他們的任務卻是要吸引規模大的多的北越軍隊,通常是團級的注意,在炮火掩護和空中打擊尚未抵達時,嚴重的傷亡可能已經發生。

另外,在中後期,美軍通常只能進行防禦作戰,根據統計,在1968年之後,美軍的作戰中,進攻只佔22%,其中將近三分之一還是遭遇戰,40%是美軍對敵人的伏擊。而將近50%的戰鬥,是北越正規軍和越盟游擊隊對美軍基地進行主動進攻,毫無疑問,這種長期的防守態勢,削弱了美軍的士氣。

另外,隨著敵人對美軍戰術的熟悉,他們也調整了自己的戰術,所謂“抓住美國佬的腰帶”:即一旦進入接觸,必須迅速和美軍部隊拉近距離作戰,只要雙方攪合在一起,美軍指揮官就會恐懼誤傷,不敢貿然呼叫炮火掩護和空軍支援。

第三個大因素,則是在戰場之外,感謝電視新聞的誕生,使得越戰成為了第一場“全程直播”的戰爭,充斥在電視新聞鏡頭中的殘酷鏡頭,使得美國公眾迅速放棄了對戰爭的支持。由於美國新聞界和文化界的左傾傾向,使得輿論導向非常明確:美國在2萬公里之外,為了一個腐敗搖搖欲墜的南越政府,正在打一場目的不明,損失慘重的戰爭,每週為了爭奪一些毫無名字的山頭,要犧牲幾百名子弟。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1968年初的春節攻勢,它將美國公眾和政府僅剩的樂觀精神打得粉碎:駐西貢美國大使館遇襲,美國士兵在變成廢墟的街道上和敵人作戰,南越方面的警察公開在鏡頭前處決北越戰俘,遭遇美軍空襲的村莊之外,兒童和婦女驚慌失措。所以,儘管北越在春節攻勢中遭遇了巨大損失,但他們在戰略和國際輿論中獲得了勝利。

最後一點,是戰略上的先天缺陷,美國的勝利具有一個艱鉅而遙遠的里程碑,即徹底保證中南半島的和平,然而北越勝利的標誌卻非常簡單,只要他們堅持在越南南方存在一天,美國就無法宣佈自己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征服者帖木兒


美國在強大經濟實力的支撐下其國防實力位居世界第一,但是一場發生在越南的戰爭卻讓美國深陷泥潭,最後不得不草草收場。那裝備精良的美軍怎麼會在越南戰爭中失利呢?

首先,越南戰爭總共分為五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國內戰爭階段,南越和北越互搏,眼見著南越要被趕下海”餵魚“後,美國實在不能忍受自己扶植的政權就此倒臺,於是開展了有限規模戰爭,向越南派出少量特種部隊。這就是說,美軍無法像在二戰中投入全部軍事力量去抗擊敵國。再者,南越實在是一個扶不起的劉阿斗,美軍剛進入越南時,南越軍隊在北越軍隊游擊戰的襲擾下抵抗力幾乎為零,帶著這樣的隊友打,所以越戰初期美軍打得很吃力。

美軍憑藉實力上的巨大優勢使得局勢慢慢好轉,但此時有個大國坐不住了,這就是蘇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越南只是個棋子,真正背後較量的是美國和蘇聯。蘇聯堅定支持北越政權,因此蘇軍的AK47、薩姆系列導彈開始源源不斷地提供給北越游擊隊,美軍再次陷入困境。一場更大規模的戰爭旋即展開,美軍開始向越南派遣數十萬軍隊投入戰爭。但由於地形的崎嶇,北越軍隊的游擊戰術,自己隊友的”無能“,美軍始終不能有效壓制北越游擊隊。

恰恰此時,美國由於連年的戰爭使得經濟開始出現下滑,國內反戰情緒濃烈。最後迫於蘇聯赫魯曉夫的壓制、北越軍的反擊等各種原因,美國重新回到了談判桌前。

在美軍撤出後,南越軍隊迅速土崩瓦解。在美軍撤出一年後,南越就宣告投降,可見美軍的隊友是有多麼的”無能“。但從戰爭結果看,美軍在軍事上並沒有失敗,但在政治上,美國的撤退讓東南亞全部成了死敵蘇聯的勢力範圍。


史海雜談



先簡單說一下越南戰爭背景。二戰結束後,美國的資本主義和蘇聯,中國的兩大世界軍事力量的共產主義形成對立。美國一直想控制共產主義的擴散。越南和朝鮮是重要的戰略要地。

越南本來是法國的殖民地,1954年,越南反抗法國的佔領,在越南和法國的戰爭中,美國給了越南很多的經濟支持。法國戰敗後,越南分為南越和北越。南越親美,北越實行共產主義。之後南北越南開戰。美國在戰爭中,從頭到尾都沒有正式宣戰,他們自己一直稱之為‘CONFLICT’,衝突。因為他們顧忌蘇聯和中國,畢竟兩個國家也都有核武器。美國也不想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戰。

南北越戰爭,南越處於劣勢地位,美國一直給南越提供軍事援助,槍炮,彈藥,美元,藥品,軍事顧問等等。到後期美國軍隊直接開始參戰。而實際作戰,除了用飛機,大炮,自己的軍隊並不敢拼命,都指望南越士兵作戰,而南越士兵又都指望美軍作戰。


美式裝備,飛機,坦克車,大炮,靠的是科技的先進,但這些裝備造的時候都是當時參加二戰用的,主要用在歐洲大平原戰場。而且這種都是快速閃電戰,速戰速決,最小化的犧牲士兵。到了越南戰場,越南人建了大量的碉堡,地下壕溝,一直拖住美軍。雖然美軍幾乎在所有戰役都獲勝,但他們沒想到一個越南戰爭要打十幾年。

美國本土上,人們聽到的消息就是媒體不斷的報道死亡,戰爭的殘酷,而沒看到任何實質性的進展,美國民眾對什麼控制‘共產主義’並不感興趣,只是看到大量的同胞在戰爭中死去。蘇聯間諜機構也利用這點,進入美國的很多大學進行反戰宣傳。

1972年美國總統大選,尼克松雖然擊敗了他的對手Stanley McGover,但當時MCGOVER的競選宣言為“AMERICAN SOLIDERS COME HOME!\

僑客出國唐老師


美越戰爭是發生在1955年至1975年,主要是北越(越共)和南越(美國扶植政府)、美國之間的對抗,具體戰爭情況百度已經說的很清楚了,我只談談我認為為什麼北越會勝利的原因。

1、北越有前蘇聯和中國的支持。除了在戰爭物資的支持上,當時蘇聯和我國都派出了作戰經驗豐富的軍人以考察團的形式對北越軍隊進行實戰作戰指導。

2、美國國內要求和平的呼聲及國際輿論的壓力。當時二戰結束不久,世界還沒從二戰的陰影中走出來,不僅是美國國內反戰運動激烈,包括一些其他國家都要求美國不要干預越南戰爭事物。

3、南越政府的腐敗及內鬥,使之成為扶不起的阿斗克時認美國國防部長的克里福德,他曾說過美國之所以失敗,主要不是因為美國沒有全力參戰實際上除了原子彈沒有動用外,什麼高尖端武器都動用了,共計派遣了二百五十多萬人到越南,耗費近三千億美元,打了十年之久,所以不能說沒有盡力、不能說美國出賣盟友,只是因為美國所支持的南越政府貪汙腐化內鬥不已、軍心渙散兵無鬥志,是個扶不起的阿斗。

4、出師無名。美國對越戰爭說白了就是對越南主權的無理踐踏,對越南人民的無情蹂躪,給地區知道混亂,必定會受到世界人民的反對。


亭子不聚賢


越戰與其說是美軍戰場上戰敗,不如說是政治上失敗。軍事是政治的繼續而不是目的,所以美國政府選擇了止損,而不是被軍方牽著鼻子走。儘管越戰的失利南越政府的腐敗要負很大責任,但美國默許甚至縱容南越吳庭豔政權被推翻,這本身有很大的問題。吳庭豔政權,儘管腐敗獨裁,好歹上層基本穩定,能基本擺平各地軍閥。吳一完蛋,基本上軍閥就各自是老大了,除了要錢誰也不怎麼管中央政府。

南越中央說白了只能依靠少數有限精銳部隊充當消防隊與北越對懟,前期還有美國海陸空軍幫頂,後期美軍一撤,佔越軍大部的地方派系一觸即潰,南越中央精銳別動隊再牛逼也頂不住北越的潮水攻勢。但不可否認的是:比起二戰美軍的傷後死亡率在越戰中極低,那是因為直升機的發明使的傷員後送系統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和醫療技術的進步,從某些方面上來說這也是美軍的一次進步(雖然代價難以承受)。


貞觀防務


大家好,我是小葉。越南戰爭,發生於冷戰期間的1955年至1975年,這是一場以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支持的南越對抗由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支持的北越的一場戰爭,這是自二戰後美國參戰人數最多的戰爭。整場戰爭共計有190萬到300萬人員死亡。

美軍在越戰中為什麼會失敗呢?

首先,美國太過於高估了自己現代化的武器力量。在越戰中,美國可謂是動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的一切高科技武器,但是,在這場戰爭中,高科技武器卻並沒有佔有很大優勢。在熱帶雨林裡,大規模的機械化部隊根本沒法展開,雖然美軍進行了大規模的空襲活動,然而,密密麻麻的樹木擋住了飛行員的視線,再加上越軍的地道戰等戰術,美軍的空襲效果十分有限。由於,沒有機械化部隊的掩護,單獨行軍的美軍很容易被越軍在背後放冷槍。再者,結構複雜、精美的美式武器在雜草叢生,降雨不斷的越南雨林地帶,時常發生故障,例如美軍士兵在戰場上就經常發生槍械卡殼、炸膛等情況。再加上降水多、溼氣大,很多槍械設備極容易生鏽,精密武器更是很容易受其影響。

其次,北越軍隊接受了來自蘇聯和中國的大量援助。在整個越戰期間,由於美軍時常利用空軍對北越實施空襲,所以蘇中兩國向越南提供了大量的高射炮,據統計,在最高峰時,北越境內有高達七千多門高射炮,這些高射炮,總共讓美國損失了8612架飛機,極大的打擊美軍在越南的空中力量。此外,還有不盡其數的糧食和彈藥通過中越邊境源源不斷的運往北越軍隊。中國軍隊甚至還派遣人員對越軍進行遊擊戰指導,越南境內的崇山峻嶺、密林幽靜的環境極易實施游擊戰術。

再者,越戰中的美軍士兵士氣不足也是其失敗的一大重要原因。在越戰中,很多美軍士兵根本不知道自己為何而戰,甚至有一部分人還認為他們進行的是邪惡的侵略戰爭,而他們面對的是懷著滿腔愛國熱情的北越士兵。

最後,美國國內的反戰情緒高漲加速了美國退出越戰。隨著戰爭的深入,美軍被不斷的送上戰場,但結果卻是大量的人員傷亡,並且戰爭還遠遠看不到結束的日子,這也造成了大量的戰爭支出,因此美國民眾產生了極大的反戰情緒,美國總統需要民眾手裡的選票,所以不得不改變既定的方針政策。

美國國內反戰大遊行

以上就是我關於“美軍在越戰中為什麼會失敗?”的觀點,如果您關於這個問題還有其他的看法和見解,歡迎您在下方留言和小葉一起討論,圖片來源於網絡,歡迎關注小葉,感謝您的閱讀。


小葉談軍事


美國打越南基本上都是陸地戰爭,而且游擊戰居多,陣地戰對指揮官要求靈活應變,游擊戰要求每個戰士靈活應變。



我們先來回顧越戰點評……很多人都認為越戰是二戰以後美國參戰人數最多、影響最重大的戰爭,最後美國在越南戰爭中以大失敗大撤退告終,阿甘都回國接受榮譽勳章了。越南人民軍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最終推翻了越南共和國,統一了越南全國。


以美國的人口基數,出一兩個好的指揮官不成問題,靈活應變還是可以的。但以美國,西方的思維方式,要求每個戰士靈活應變,那是天方夜談。這是西方所有人的民族劣根性決定的。
雖然說美軍的裝備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但是面對師出無名的侵略戰爭,是不好打的,越南的武器是中國和蘇聯提供的,越南的飛機場都建在中國境內,打也打不掉。 而且糧食是中國提供的,被揍了就跑到中國境內休息,休息夠了再去打,這個打法,除非美國把所有越南人都殺光,怎麼可能打完?


吾評武願


美國打贏了在越南的每一場戰鬥,但是輸掉了整場戰爭

越南戰爭是指發生在1955年至1975年間發生在越南、老撾、柬埔寨等地的局部戰爭,交戰雙方是以美國、韓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以及蘇聯、中國支持的北越。

越戰是二戰以後美國參戰人數最多、影響最重大的戰爭,最後美國在越南戰爭中失敗。越南人民軍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最終推翻了越南共和國,統一了越南全國。戰爭雙方均在這場戰爭中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美國方面陣亡接近6萬人,越南方面軍民死亡人數接近200萬人。

在越南戰爭中,美國使用了除核武器以外的所有先進裝備,包括B-52戰略轟炸機、F-4鬼怪戰鬥機等先進武器,越南戰爭還是第一次直升機大規模使用的戰爭,鋪天蓋地的“休伊”直升機成為越南戰爭的標誌。

由於美軍擁有壓倒性的軍事優勢,美軍計劃取得了每次戰鬥的勝利,北越方面一直無法正面對抗美軍,只能以游擊戰、叢林戰與美軍周旋。但是最終的結果卻是美軍始終無法消滅或者推翻北越,只能黯然撤軍。美軍輸掉越南戰爭的原因不在軍事,而是政治。

美軍在越南的對手說是北越,其實更是蘇聯和中國。出於意識形態和國家利益考慮,蘇聯和中國堅定的支持北越,為北越提供了大量的軍事、經濟、人員援助。更重要的是,蘇聯及中國憑藉自身的實力和政治影響力與美國進行了博弈,使得美國不敢升級戰爭規模。美國輸掉越南戰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地面部隊不得進入北緯17度線的規定,如果越過17度線,中蘇將直接參與戰爭。美軍忌憚朝鮮戰爭越過38線的後果,老老實實的遵守了這個約定。這使得北越可以將打爛、打殘、打累了的部隊撤回17度線進行修整、補充。無論在美軍在17度線以南把北越打的多慘,都無法對北越造成實質性的重創,北越軍隊得以淵源不斷的投入戰爭。

中國、蘇聯為援越抗美投入巨大的資源,中國甚至直接派出防空部隊、工兵直接參戰。在中、蘇兩國的不斷支援下,北越可以迅速補充損失、越打越強。

所以說,越南戰爭是典型的“七分政治、三分軍事”。美國在政治方面的失勢使得其在戰場上被捆住了手腳,始終無法對北越進行決定性的打擊。隨著在越南戰場上越陷越深、傷亡越來越大,美國國內的反戰情緒越來越高,最終引起美國國內政治勢力的改變,在強大的反戰民意下,美國政府不得不黯然撤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