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6 農村這個植物常用來包粽子,相信很多人都見過,但不知道它的用途

在農村的田埂上或者山坡上,有一種很常見的植物,常用來包粽子,相信很多人見過,但不知道它的用途。它便是人們說的黃荊樹,也有地方叫它稔子木森。黃荊樹生命力極強,任憑你火燒泥埋,任意蹂躪,它卻依舊能茁壯成長。不過,這也是小時侯捱打的神器,上課不聽課或者作業寫錯了,還要自已去弄,細細的好有彈性,老師常說“傷皮不傷骨,打的你媽媽都只能心疼”。

農村這個植物常用來包粽子,相信很多人都見過,但不知道它的用途

當然了,還有個用處,用鐮刀把粗細當牛條使,耕田時,一也吆喝一邊打牛勾子,牛兒走得飛快。此外,它也是咱們包粽子,做灰水粽時灰水的來源。每到端午時節,農村婦女就會將布驚樹採摘回來,曬至八九成幹後燒成草木灰,將其放到濾布上,然後用水沖刷,濾出灰水。將糯米放到灰水裡浸泡一段時間後,接著就做成了灰水粽。蒸煮時,布驚味、粽葉味、糯米味盡數溢出,真是胃口大開!

農村這個植物常用來包粽子,相信很多人都見過,但不知道它的用途

眾所周知,它還有驅蚊的功能。記得小時候一般去河邊釣魚或者爬山的時候,用荊條做成手串、腳串,戴上,也許再也不怕蚊子叮咬了。最常見的就是夏天將它放在大鍋頭裡,然後用松針點燃,再用大葵扇使勁將煙往房間趕,把屋子裡弄的都是煙,蚊子全趕走晚上就可以睡個好覺啦。也有的地方,喜歡將黃荊嫩芽做成菜,將採摘回去的布驚葉嫩芽拿回去經過水煮後,再經冷水浸泡,就可以吃了。以前家裡人經常用枝葉來做胡豆瓣醬,挺香的

農村這個植物常用來包粽子,相信很多人都見過,但不知道它的用途

值得注意的是,據本草綱目記載,黃荊條其實全身都是寶,葉、根、子、莖、瀝都是很實用且療效好的藥材。葉性涼、味辛、苦,用來解表殺蟲,可治風寒感冒、發熱頭痛、痢疾、瘧疾、血淋、水腫、黃疸、腳癬、中耳炎等病;子性溫,味辛、苦,能順氣健胃,止咳喘,可治胃脘脹悶、寒喘、血吸蟲病等症;根性平,味甘、苦,祛風止痛,可治風溼、驚癇、肝炎等病。

農村這個植物常用來包粽子,相信很多人都見過,但不知道它的用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