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從柳宗理、MUJI到iphone,這個時代最好的設計在百年前就有了雛形

提起“包豪斯”,可能你會覺得這是一個生澀專業術語。

其實,我們每天掏出手機的時候、走路的時候、吃飯的時候,都會接觸到它們,只是你不曾在意而已。

拿最常見的蘋果和無印良品來說,它們便是廣義上的包豪斯風格。據說喬布斯本人便是包豪斯的推崇者,而MUJI則糅合了民藝、包豪斯等多種元素。

從柳宗理、MUJI到iphone,這個時代最好的設計在百年前就有了雛形

▲包豪斯的座椅和MUJI的座椅

今天我們要說的包豪斯,不但是德國曆史上的文化遺產,也滲透在現代人的日常生活裡,曾欲創造出“符合近代需求的設計”的包豪斯,甚至可以說創造了近代量產品和日用品的雛形。

包豪斯藝術家們致力於將現代化大規模生產模式和預製建築的概念相互融合,告訴我們——美學概念與技術性動力並非宿敵,藝術品與工業化亦可共存,達到藝術造詣和手工技術集於一人之身,達到形式與理念的合一。

幾何圖形、簡潔優雅的視覺特色,標誌出了包豪斯風格對時尚潮流的影響,但對於包豪斯這樣一段有明確的核心原則的運動而言,這個僅僅開辦了14年的藝術學校成為了一種文化理念,一個新思想的源頭,以及一場促進社會更新的藝術運動。

從柳宗理、MUJI到iphone,這個時代最好的設計在百年前就有了雛形

那麼,包豪斯到底是什麼?

簡單概括,歷史角度上,這是所多元化的設計學校;工業設計角度來說,這是一種使量產得以實行的風格;美學範圍裡,他解釋了什麼叫less is more(少即是多),而以影響來講,包豪斯應該可以說是現代主義的發源。

包豪斯(Bauhaus)最初指代位於德國魏瑪市的 “公立包豪斯學校”(Staatliches Bauhaus)是一所壽命很短的傳奇性綜合型造型設計學校(1919—1933)。最初,學校在建築的基礎上,意圖將設計、藝術、工藝等藝術領域和設計領域的分支統合,創造出適應於當時那個時代的東西。

從柳宗理、MUJI到iphone,這個時代最好的設計在百年前就有了雛形

▲包豪斯的老師們

包豪斯學院以其富於挑戰和開拓的變革精神創造了上世紀最早的流行的設計文化。包豪斯重視材料的變革,重視功能的實現,用以往感覺令人壓抑的元素融入布料和衣著,來釋放出更高層次的創新,推進了代表機械美學精神的標準樣式,進而倡導工業設計的大眾靈魂,形成將批量生產推上歷史舞臺、將簡約審美植入大眾心靈的現代烏托邦思想。

從柳宗理、MUJI到iphone,這個時代最好的設計在百年前就有了雛形

▲反應這種設計感的最明顯標誌,應該算是學校的校舍了

建校之初便擔任校長的德國建築家格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設計了新校的校舍。他在當時的理念非常明確,“建築即生活的容器”,一方面建築為人們的生活構築出邊框,同時生活的形態又反映在建築上。

從柳宗理、MUJI到iphone,這個時代最好的設計在百年前就有了雛形

講堂中整齊排列的鋼管摺疊椅,是曾經的畢業生、後來的現代主義建築家,家居設計師馬塞爾·布勞耶(Marcel Lajos Breuer,1902-1981)的作品,屋頂的燈具則由學生馬克思·克賴斯基負責,校內門把手是校長格羅皮烏斯的設計作品……校舍內集結了不少老師和學生的各類代表元素。

“將藝術與技術結合”不僅是包豪斯在校內實踐的藝術理念,也是不斷向外部社會推廣延伸的的思想。所有的設計都有一個共同的核心——重視功能性,加入工業要素,與生活連接,創造出當時來說的新式造型美。

從柳宗理、MUJI到iphone,這個時代最好的設計在百年前就有了雛形

(左)教學樓的樓梯,非常注重透明性

(右)校內格羅皮烏斯設計的門把手

從柳宗理、MUJI到iphone,這個時代最好的設計在百年前就有了雛形

(左)格羅皮烏斯也將將學校的暖氣管故意暴露在外便是當時的一個嘗試

(右)圓形按鈕是直至今日也非常常見的典型包豪斯設計風格

從柳宗理、MUJI到iphone,這個時代最好的設計在百年前就有了雛形

(左)講堂內的圓形門鎖也是包豪斯風格的體現

(右)教學樓的扶手

從柳宗理、MUJI到iphone,這個時代最好的設計在百年前就有了雛形

(左)想要將門重疊在一起,就用金屬裝置固定

(右)樓梯牆斜坡和把手風格對應

這場現代主義革命的影響下,誕生了無數的設計,包豪斯成為了其後近100年間設計的雛形和標準,被大量使用在現代生活中。

包豪斯的理念,與禪意設計有著相通之處。

禪意的設計是通過削減不需要的東西,讓剩下的、真正重要的東西顯得更美。即,實現價值的最大化。削減這個動作會讓一個物品的魅力不減反長。

還是包豪斯的創始教父級人密斯·凡·德·羅概括的那句名言:

「 Less is more 」

而這正是蘋果設計的核心武器。一位日本設計師談論世界各地的工業設計,他說其實自己不太喜歡用日本的電器。因為想的太周到,功能太多,密密麻麻全是按鈕,到了最後其實有很多功能根本用不到。而iPhone雖然有很多功能,按鈕卻只有一個。

從柳宗理、MUJI到iphone,這個時代最好的設計在百年前就有了雛形

無印良品2004年就在電話機的設計上實現了創新。整部電話機只有聽筒這一個組件,你可以把它隨手擱下,這時會觸發底部的長方形按鈕,讓整部電話進入關機狀態。當你再次把它拎起來時,按鈕則會自動鬆開。

從柳宗理、MUJI到iphone,這個時代最好的設計在百年前就有了雛形

當然這種設計的文化遺址不僅只殘留在德國,影響了當代工業設計的包豪斯風格家居物件也在逐漸出現在了世界各地。

從柳宗理、MUJI到iphone,這個時代最好的設計在百年前就有了雛形

包豪斯派的餐具

包豪斯的學生威廉·華根菲爾德( Wilhelm Wagenfeld,1900-1990),是近代實用性燈具的開創者,他也以廚具設計而聞名。

從柳宗理、MUJI到iphone,這個時代最好的設計在百年前就有了雛形

從柳宗理、MUJI到iphone,這個時代最好的設計在百年前就有了雛形

包豪斯派的椅子

另一個跟包豪斯淵源深遠的設計產品,則是金屬腳椅。

ROWAC是1888年由羅伯特·瓦格納 (Robert Wagner)工業用傢俱品牌,名字源於他創業者的名字和創業地的首字母。圓形椅面加上三支腳,因為是“將從中世紀便有的椅子原型改良而成的形狀”而被格羅皮烏斯而認可採納,被用在了包豪斯的教室和工坊之中。實際上,這種椅子不僅是作業用椅,也是兼具設計感和實用性,性能不錯的模範產品。

從柳宗理、MUJI到iphone,這個時代最好的設計在百年前就有了雛形

從柳宗理、MUJI到iphone,這個時代最好的設計在百年前就有了雛形

包豪斯派的照明

1955年起,威廉·華根菲爾德開始大量設計燈具,雖然這時距離包豪斯閉校已經有二三十年了,然而即使是這樣,在如今,威廉·華根菲爾德但是所設計的燈具依舊被稱為“包豪斯式燈具”。

從柳宗理、MUJI到iphone,這個時代最好的設計在百年前就有了雛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