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何配製低氮高磷肥,比例多少合適?

用戶2693859169528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作物對n,p,k的需要有一定的比例,對鉀肥肥效與氮,磷供應水平有關。當土壤中N,P含量較低時,單施鉀肥效果往往不明顯,隨著n,p用量的增加,施用鉀肥才能獲得增產。而N,p,K交互效應(作用),也能使N,P促進作物對K的吸收。提高鉀肥的利用率。二,一般複合肥總養分不低於25%的,單一養分不低於4%的屬於低濃度複合肥。總養分大於等於30%的屬於中濃度複合肥。總氧分大於等於40%的屬於高濃度複合肥。氮磷鉀的含量沒有具體劃分,什麼屬於高氮或者高磷複合肥。三,氮鱗鉀的含量多少?要看用在什麼作物上,比如說玉米追肥要求28:6:6總含量在40%以下,或者氮含量高點,鉀含量地點,例如氮磷等於30:6。給小麥做底肥,要求含量在40%以上,磷含量高一點氮含量低一點,例如,25:10:5或者28:12:5。如果跟蔬菜,洋蔥,土豆要求磷鉀高一點,含量是15:15:15避免只長棵不結果。


南陽老劉


磷是一切生物所必需的營養元素,是構成核蛋白磷脂和植素等不可缺少的組分,參與植物內糖類和澱粉的合成和代謝。施用磷肥可以促進農作物更有效地從土壤中吸收養分和水分,增進作物的生長髮育,提早成熟,增多穗粒,籽實飽滿,大提高穀物、塊根作物的產量。同時,它還可以增強作物的抗旱和耐寒性,提高塊根作物中糖和澱粉的含量。

  一、磷肥的種類特性

  不同磷肥品種特性不一樣:

  1、水溶性磷肥:主要有普通過磷酸鈣、重過磷酸鈣和磷酸銨(磷酸一銨、磷酸二銨),適合於各種土壤、各種作物,但最好用於中性和石灰性土壤。其中磷酸銨是氮磷二元複合肥料,且磷含量高,為氮的3~4倍,在施用時,除豆科作物外,大多數作物直接施用必須配施氮肥,調整氮、磷比例,否則,會造成浪費或由於氮磷施用比例不當引起減產。

  2、混溶性磷肥:指硝酸磷肥,也是一種氮磷二元複合肥料,最適宜在旱地施用,在水田和酸性土壤施用易引起脫氮損失。

  3、拘溶性磷肥:包括鈣鎂磷肥、磷酸氫鈣、沉澱磷肥和鋼渣磷肥等。這類磷肥不溶於水,但在土壤中被弱酸溶解,被作物吸收利用。而在石灰性鹼性土壤中,與土壤中的鈣結合,向難溶性磷酸方向轉化,降低磷的有效性,因此,適用於在酸性土壤中施用。

  4、難溶性磷肥:如磷礦粉、骨粉和磷質海鳥肥等,只溶於強酸,不溶於水。施入土壤後,主要靠土壤的酸使它慢慢溶解,變成作物能利用的形態,肥效很慢,但後效很長。適用於酸性土壤用作基肥,也可與有機肥料堆腐或與化學酸性、生理酸性肥料配合施用,效果較好。

  二、磷肥的用法與用量:

  磷肥最好在移栽時作基肥施入,這是因為作物磷肥營養臨界期一般都在生育早期。因此,用少量普鈣等拌種,蘸秧根等,是充分發揮磷肥肥效的重要方法。其用量需根據土壤的肥力情況和作物生長的不同時期,適量使用,一般用基肥時為50千克/畝,條施、穴施、撒施時一般在10~20千克/畝。

  三、磷肥在輪作中的合理分配

  1、水田輪作磷肥分配:稻稻連作時,磷肥重點用於早稻,晚稻少施或不施。因為早稻生長前期氣溫底,土壤供磷能力弱,如底肥磷肥施用不足,將影響禾苗早發。在較缺磷水田中,早、晚稻磷肥分配比例以2:1為宜,在不太缺磷的水田中,磷肥可全部施在早稻上,晚稻利用後效。

  2、水旱輪作磷肥分配:水旱輪作通常是指麥類、油菜、綠肥與單季稻或雙季稻輪作。水稻土由旱地條件轉變為淹水條件時,可以促進有效磷的釋放,並增加磷的擴散,從而提高土壤磷素供應強度,磷肥應首先用於旱作,可使同樣數量的磷肥增加更多的農產品。

  3、旱地輪作磷肥分配:在旱地作物輪作中,由於冬、夏溫度不同,土壤磷素釋放數量差異大,冬天溫度低,土壤磷素釋放少,夏天溫度高,土壤磷素釋放多,磷肥應重點用於冬作上。豆科作物或綠肥與糧食作物輪作時,磷肥應重點用在豆科或綠肥上,可以促進固氮作用,達到以磷促氮的目的


農村小夥卡特柒


先要測土,看土質才能配合適的肥料,找專業測土質的專業人員好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