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中國汽車芯片如何“突圍”

在中國汽車行業的未來發展中,不論是國家政策的推動,還是出於自身降本和供應鏈穩定性的考量,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的進一步本土化都將成為必然趨勢。

而芯片行業作為產業鏈的最基礎環節,本土品牌的缺失讓產業鏈上的眾多參與者在行業發展的進程中都稍顯被動。

中國汽車芯片如何“突圍”

在2019(第九屆)高工智能汽車開發者大會(北京站)上,地平線生態合作總監劉繼鋒表示,基於這樣的考慮,地平線自我定位為汽車產業鏈的底層賦能者,攜手各生態合作伙伴,助力汽車產業本土化的進程,為其在中國的未來發展打下更加牢固的根基。

堅持“三個開放”

當前整個行業處於轉型階段,越來越多的玩家參與其中,產業技術的快速迭代,客戶需求的持續更新,對整個汽車行業都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因此打造行業生態系統尋求共同發展顯得尤其重要。

作為國內自動駕駛產業生態建設的關鍵環節,地平線一直致力於打造共贏的行業生態圈,而關鍵的第一步就是要有開放的心態,要做到思想開放、產業開放、視野開放。

其實對於自動駕駛分級,全球並沒有完整精確的評價體系。如何通過解決用戶和商業的痛點,最終實現順暢、高效、安全的出行模式才是各企業應該關注的核心。

而地平線主張的“思想開放”,就是倡導各企業首先從自身的業務邏輯中解放出來,不應讓自動駕駛的分級成為智能駕駛相關企業發展的桎梏,而是真正從用戶根本需求觸發,通過構建不同的應用場景去解決終端用戶的痛點。

其次就是“產業開放”, 這也是打造本土自動駕駛生態圈的關鍵。地平線一直抱著開放的心態,願意與整個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分工協作,互相支持,通力配合。

地平線選擇“退”到產業鏈最底層進行賦能,不遺餘力地降低功耗比、提升芯片性能,通過協同優化軟硬件以適應智能駕駛更多樣的場景需求。

同時把工具鏈開放出來,支持客戶去做算法和產品決策,在保護芯片效能的同時兼具友好性與開放性,助力客戶在ADAS乃至自動駕駛領域的方案落地。

從客觀條件來看,目前很多企業採用的智能駕駛領域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在本土化落地時受到了阻礙,

而 “視野開放”就是要求各企業應當立足於中國複雜路況下的實際場景需求,通過提升差異化、定製化產品的研發能力,減少應用落地層面的衝突,以滿足中國智能駕駛市場的需求。

目前,地平線的視覺感知算法對中國複雜道路環境做到了特殊場景的“人無我有”,如道路駕駛中的超車識別,而在一些關鍵算法指標上的數據表現已經達到或超過國際頭部企業。

在未來,針對中國場景優化的芯片算法與產品也必將成為地平線助力各企業本土化進程的關鍵。

劉繼鋒表示,希望通過開放生態的建設,讓地平線賦能更多的客戶、合作伙伴,在中國ADAS及自動駕駛領域的發展進程中實現共贏。

AI芯片賦能

征程二代芯片J2是地平線第一款車規級芯片,根據其對外公開的車規級芯片研發路線圖,地平線未來會緊貼行業需求,在工藝製造、算力、功耗、功能安全等級等方面不斷優化升級。

明年地平線將發佈製程16納米的新一代芯片,之後會推出搭載地平線高性能計算架構BPU3.0的征程芯片。

車規級作為汽車電子行業的第一道門檻,對於產品的可靠性,一致性,環境承受力,產品生命週期等都提出了非常嚴苛的要求。

而對於一家創業公司而言,通過車規級方面的測試認證更具難度。地平線率先推出征程二代芯片不僅實現了中國車規級AI芯片量產零的突破,也補齊了國內自動駕駛產業生態建設的關鍵環節。

對於主機廠及一級供應商來說,設計系統及產品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功耗,單一器件功耗如果做不到可控的話,整個系統是失控的。

地平線一直致力於最大程度減少芯片功耗的同時提高芯片算力,目前地平線的芯片算力利用率達到了90%以上,典型功耗僅為2W。

作為芯片供應商,地平線力求超越主流的一些芯片方案廠商,在功耗、算力方面,爭取比同級產品有更強的表現。此外,地平線還將很多指標基於中國特定場景進行了優化,保證性能的同時充分發揮了本土化優勢。

多樣化應用

征程二代主要的功能就是視覺感知,通過多樣化的應用實現多方位賦能。

其中,面向ADAS市場的征程二代視覺感知方案可在低於100毫秒的延遲下有效感知車輛、行人、道路線、地面標誌、車牌、紅綠燈等多達24大類的物體檢測以及上百種的物體識別。

不僅如此,針對國內市場的特點,該解決方案還專門針對中國道路和場景進行了優化。而各主機廠對其方案進行評估後,肯定了其識別結果的豐富性和準確性,並積極開展後續合作。

比如,地平線基於感知數據推出的高精地圖建圖和定位方案,充分發揮了其感知數據的應用價值。劉繼鋒表示,未來不能說L3、L4一定會有高精地圖,但從應用場景來講,一旦這個場景需要介入的時候,必須要有高精地圖。

地平線作為Tier 2,不做應用、不碰數據,而是從底層賦能各合作伙伴,為未來高精地圖眾包收集和實時更新提供助力。

此外,基於征程二代芯片的車內多模態識別方案,可以做到FaceID識別,表情識別、手勢、語音,基於對車內視覺和語音感知實現多模交互,大幅度的提升行車安全及用車體驗。

比如,在明年即將量產的搭載著地平線多模感知方案的一款車型上,如果有人在車內抽菸,車窗會自動降下來,內循環自動轉為外循環,讓車內更加的通風,保證車內環境的舒適。

同時,為了更好地服務於客戶,地平線基於芯片推出開發套件及計算平臺,幫助客戶驗證、評估產品,方便主機廠和一級供應商去做產品開發,實現產品的快速落地。

比如,地平線發佈的AI芯片工具鏈Horizon OpenExplorer( 地平線“天工開物”),就是為客戶提供參考模型樣例和參考整體軟件方案,幫助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智能駕駛相關企業結合自身特定的場景需求開發產品,在保證芯片效能的同時兼具友好性與開放性。

開放賦能合作伙伴

建立行業生態圈,是自動駕駛行業長期發展下去的保障,而各成員要做到開放,互相扶持,是打造行業生態圈的必要前提。地平線作為服務於智能駕駛領域各企業的賦能者,在支持的範圍、時效性、力度上有明顯優勢。

除了無法忽視的本土優勢外,地平線的企業定位更積極表明了他與各生態成員尋求共同發展的決心。

中國汽車芯片如何“突圍”

劉繼鋒表示,地平線從2015成立到現在,作為一個初創公司一直在尋找自己的發展方向,在尋找的過程中,會去找一些突破點、適合自己的方向。

經過5年多的摸索,地平線在智能駕駛產業中的定位已經非常的明確了,就是做芯片、賦能、Tier2。

而為了貫徹執行底層賦能者的角色,地平線不會碰數據和上層應用,只會為合作伙伴提供芯片、感知方案和必要的技術支持,還可以開放工具鏈,合作伙伴可以自己開發應用。

只要開放,自然會形成信任,劉繼鋒認為,開放是信任的最大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