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徐州未來十至二十年的發展會怎樣?

永遠CK


徐州是江蘇省的一個地級市,地處江蘇省西北部、華北平原東南部,長江三角洲北翼,京杭大運河從中穿過,隴海、京滬兩大鐵路幹線在徐州交匯,素有“五省通衢”之稱,徐州是華東重要門戶城市,重要的科教、文化、金融、旅遊、醫療、會展中心,江蘇省重要的經濟、商業和對外貿易中心。



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讓地處蘇北、連貫東西的徐州的發展有了無限的機遇,徐州能夠充分的藉助這一戰略規劃,發揮現代綜合交通樞紐的優勢,讓中心城市的功能大步提升,區域競爭力大大增強,可以讓徐州成為歐亞大陸橋上的非常至關重要的經濟鏈,徐州可以由此加深與其它國家地區的深度合作。


徐州在2017年上半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8%左右,工業經濟穩步提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高居全省第二,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8%,快於全省2.4%,新增城鎮就業5.98萬人,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01元,增長了9.5%,居全省首位。

徐州不僅工業基礎優勢明顯,各大高等學校林立,民風純樸,交通非常便利,飛機、高鐵,省高速數目較多,目前徐州的環境也比以往好了很多,江蘇省更是下發重要文件《支持徐州建設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意見重點任務分解方案》全力支持徐州發展,這份文件明確指出要把徐州發展成為淮海區域經濟核心,輻射蘇北、安徽北部、山東南部、河南東部等地區。


大大咧咧聊聊家常


徐州的發展在東部,無論是新城區,還是經濟開發區,還有高鐵,都是在東部,當然更遠的還有一個觀音機場,還有更廣大的徐州大後方。

我覺得現在的規劃非常好,城市向東看,徐州的一盤棋就活了。到時候地鐵開通了,賈汪片區,潘安湖大學城科教創新區,大吳、旗山片區,大黃山大廟片區,金山橋金龍湖高鐵片區,新城區將和老城區完全融合一體。

當然如何吸大量引外來人口來此入住是個難題,需要看政府的魄力了,因為人來之前,得有一個工作來解決自己的溫飽吧。所以如何大力發展旅遊業,如何大力發展高科技企業,如何大力發展會展、物流企業,如何大力吸引更多的大學來此落戶,將是未來市政府機關的重中之重了。



徐州是一個勁的往東發展,但作為淮海經濟中心城市的意義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往東發展越來越偏離淮海中心位置,對於西邊。北邊的幾個城市來說,影響力越來越少,而往東發展的意義是什麼?東邊只有一個連雲港,難道想把連雲港併入徐州的版圖,把小日本劃入淮海經濟中心?


言之躍


會繼續比較快地發展下去,繼續鞏固自己在蘇北和淮海城市群的老大地位,會繼續沿著自己強三線弱二線的定位發展,好了估計能到二線中間梯隊。但要想比肩強二線城市諸如周邊的南京,蘇州,青島,鄭州,西安等難度較大,可能性很小。


狩獵者3768


沒有一流的學校、醫院、企業和管理,發展快不了。


用戶59967607042


我認為徐州未來10年發展會很迅猛,這裡有2點註定徐州會突飛猛進。

第一是徐州雖然地處蘇北,確仍然是核心區域。當之無愧淮海區域老大。

蘇北整體實力偏弱(對比蘇南),但是徐州爭氣,能擠入頭排,成為第二梯隊,是蘇北幸,也是徐州幸。

首先徐州本來工業基礎就好,學校也多,民風也好,交通便利,飛機,高鐵,省高速應有盡有。底子好,發展起點就高。徐州觀音機場,徐州東,高鐵,新沂火車站,這幾個我都做過。這幾年發展很迅猛,周邊輻射力很強。

之前走睢寧,八里路況差,做客運汽車抖來抖去。現在開車去舒服許多,交通改善許多。以前好像說寧繞三千不走宿遷;寧報停,不走睢寧。說的就是交通差,收費站還多。現在都是文明城市,創建改善明顯,特別是路況,人居環境。徐州睢寧縣原來的王市長後調入宿遷當市長,主抓創衛創文明城市,宿遷2017年獲得全國文明城市第一名。這一點也反應出徐州在這方面確實有經驗。

我是宿遷人,每次外出跨省都需要從徐州經過,都可以看到不一樣的徐州,一個越來越好的徐州,一點比一點進步,優秀。

劉邦的老家,雖成天自嘲蘇北,卻真的有真材實料。自古就是軍事重鎮,現代更是重要工業城市。特別是徐工集團,特種設備機械很多。之前徐州號稱一半煤礦一半城,天空灰濛濛的,是礦山機械為主,現在也開始轉型,摒棄礦業,轉入製造業。

這些年徐州礦停了許多,之前挖煤的現在村裡老一點的人都去山西挖煤了。煤礦關停,環境好了許多,之前挖的坑,現在填上水,變成水上公園,環境陡然高大上許多。

第二是徐州政策支持,文件支持,定位是淮海經濟圈核心城市。

去年開始省裡下文件重點支持徐州發展,淮海區域影響力最強的徐州當仁不讓的要做核心龍頭。這樣一來經濟人文社會教育各方面配套設施也會大幅度提升,那個文件名字為《支持徐州建設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意見重點任務分解方案》有興趣可以搜索下。

有人說徐州是未來淮海省省會,我雖然不贊同這個有這個淮海省,但是我很贊同省會這個說法。如果有可能肯定是徐州,淮安實力不足,影響力弱,要是改名淮陰說不定知名度會高一些;宿遷位置好,但是定位是後花園,搞生態特色;連雲港鹽城偏離太東。外省的那幾個更是唯徐州馬首是瞻,屬於輻射區。

該文件明確指出把徐州發展成淮海區域經濟核心,輻射蘇北,安徽北,山東南,河南東部地區。這個第一次啊,用公文命令形式出現,肯定是省策之一,多年內是不會改的,首次文件形式規定了徐州的發展未來。這一區域也只有徐州可以擔當此重任。

這樣一來,資金方面省裡會大力支持,國家方面雖然還在爭取但有很大希望。

鼓勵高新技術企業轉移徐州,發展徐州。這樣不出幾年,蘇南的眾多企業優先入駐徐州,引入徐州,帶動徐州發展。經濟肯定會更上一臺階。配套設施會更加完善。區域內部結構會調整變化很多。 唯一的缺點就是有可能高汙染企業會混入,到時候需要甄別,剔除。

教育是最大的紅利,人才引進方面會給與更多支持。文件中提出要給成立一個徐州大學。這個太厲害了,大學跟學院不能比,而且還是應用型大學。這一來徐州相當於多了一個211和985了。這個教育提升比較慢,但是人才基礎培養具有持續性,影響力很強。作為宿遷人非常的羨慕,因為宿遷除了一個宿遷學院就沒了,而且還是學校,跟大學檔次差一大截。等徐州發展起來,說不定一高興,隨便給個分支學院,或者搬遷幾個繫到宿遷,就樂壞我們了。

這政策還給徐州一個便利,就是可以嘗試優先改革。這個太厲害了,只要不違法,不違背底線,都可以嘗試。這相當於給了嘗試和犯錯的機會,只要能發展,都可以試。

當時宿遷也是這樣的環境,作為江蘇窪地或者沼澤地吧,壓根就啥都沒有幾個貧困縣拼成的。有次市長去省裡開會,省長問宿遷要什麼。宿遷市的仇和說我啥都不要,你給個話吧。省裡說行,在不觸及法律底線時,允許宿遷最大化改革。仇和回來後,宿遷提出敢試趕創,全民創業,招商引資,醫療私立等實質性措施和內容,這個雖然有點激進和左,也存在很多負面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宿遷發展迅猛,已經快追上第12的連雲港了。

現在省裡也給了徐州機會,你可以去試,大膽的做,有成績發揚,沒成績保留消掉,不懲罰不叫停,所以會有很大的機會。

作為宿遷人,我從旁觀者角度觀察,發現徐州目前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市中心發展好,周邊縣一般,特別邊緣縣發展不是很好,特別是新沂和睢寧離宿遷比較近的地區,貼吧上都有言論,不如跟宿遷吧,反正也近,說不定區域組合還能有大發展。這觀點雖然偏激,也說明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均勻,帶來許多不滿。

如果能重視這個問題,各縣區一視同仁,大家齊心合力,同心同德,大家擰成一股繩,相信未來徐州會有更大突破。

綜上所述:徐州人爭氣,底子好,在加上扶持優先發展未來經濟社會不論那一個方面都會發展迅猛。





海陽Vlog


先帶大家看一下徐州現在的樣子

1、先看2017年上半年,徐州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8%左右。工業經濟穩中趨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二位。

不僅是經濟總量勢頭良好,徐州實體經濟的結構調整同樣步伐穩健。1-5月份,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9.5%;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收入增長26.5%;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27.9%;六大戰略新興產業產值增長21.2%,而六大高耗能行業產值增速低於全部工業2.6% 。

徐州現為四省結合部經濟實力最雄厚的城市,傳統優勢產業是能源(煤礦、煤電等)、建材(板材、水泥、鋁型材等)、冶金(鋼鐵、銅)、機械(徐工、礦用設備等),這幾個產業是徐州老底子。護住底子、開闢新產業是徐州的經濟基本政策,所以徐州這幾年大力發展新能源(亞洲第一大硅材料基地)、醫藥、新能源車(徐州是最大摩托三輪車產地)等產業。一句話總結:徐州的底子很厚,但是難以支撐經濟的持續增長;新產業起步晚發展快,成為徐州經濟的脊樑還需要時間。

徐州經濟引擎也正在快速升級。看今天的徐州經濟,要去中關村信息穀,要去淮海智慧產業園,要去開發區,要去高新區,要去大數據產業園,要去物流園……看罷這些地方,你就會感受到,徐州的未來科技發展空間是非常廣闊的!

2、徐州是未來的交通樞紐城市。

在漕運時代,徐州是京杭運河上的明珠;在高鐵時代,徐州是最早通達動車組的城市之一;今天,徐州通行兩條高鐵(京滬、鄭徐),在建兩條高鐵(徐連、徐宿淮鹽),若干條高鐵正在規劃中(合青、徐菏、京滬二通道…);徐州市屬的新沂,作為一個縣級行政區將通行三條高鐵;京滬高鐵重返時速350公里,首發實驗在北京-徐州區間進行……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徐州的交通樞紐地位都不可撼動。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密集的交通網絡,對區域發展的帶動作用不言自明。在全國交通大發展的背景下,徐州與華東的關係更緊密了,徐州與華北的聯繫更頻繁了,徐州與華中的交流更密切了,徐州與華南的貿易更繁忙了,徐州與西部的對話更便捷了……這難道不是徐州自身加速發展、對外展示魅力的一大機遇嗎?

3、人才是新世紀最重要的發展資源,這一點已成為全球共識。關於人才的引進和使用,徐州有優勢也有短板,有規劃也有抓手。

作為地級市,徐州擁有12所高校,其中1所國家211重點大學,6所本科院校,在校大學生約20萬人…強大的科教實力是徐州發展的人才富礦。

不過而作為人口大市,徐州也是人力外流大市,這一點值得關注。

關於人才引進,徐州也有具體舉措:2016年,徐州開始對高端人才在徐生活保障、項目審批、購買住房、辦理戶籍等提供一系列便利;打造"產業+企業+平臺+高校+人才+金融+政策"全鏈條區域創新體系。

可以說,爭取人才的戰場上,徐州後勁十足,大有可為!

4、“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而今天的徐州,就是遍地金銀的生態寶地。

採煤塌陷地變身溼地公園,徐州人的創舉被人民日報、央視點名表揚;

“龍鬚溝”變身國家水利風景區,丁萬河入選“最美家鄉河”;

全國生態園林城市,徐州排名第一;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徐州全省第一。

“綠色經濟”是未來重要的發展增長點,徐州在這方面潛力無窮!

5、文化上,徐州是一座有根有底蘊的城市。徐州的碾莊鎮和鐵富鎮,分別入選全國第一批和第二批特色小鎮,而在創建特色小鎮的活動中,徐州還有大批鄉鎮表現亮眼,有特色旅遊小鎮,有水果種植小鎮,有桑蠶文化小鎮,有新型電商小鎮……鄉鎮的活躍,為徐州織起了龐大的根系,也是新型城鎮化的發展方向。

作為區域中心城市,徐州的文化輻射力同樣首屈一指。漢文化、美食文化、養生文化、書畫文化、戰爭文化、玉文化、民俗文化……徐州文化在周邊地區乃至全國影響深遠。

這樣一座有情感紐帶、有辨識度、有影響力的城市,未來必將匯聚越來越多的人才和資源,徐州發展的“軟素質”同樣過硬!


一株小野菊


徐州發展上高層次難?地處江蘇北部,四省交界處,都是四省落後區域,都不被重視,徐州自己科技能力不強,處於落後經濟區塊,爭取了個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帽子,想得很美,是空帽子,除徐州外誰還接受這頂帽子,避而遠之而唯恐不及,本來還和你握握手,現在手也不願意去握了,我去替你撐帽子?勞而無功,擺擺!自己玩吧。現在沿海地帶有更好的發展機會。連雲港大發展了,對徐州有很大推動作用,就像上海和南京一樣聯帶關係。連雲港會有發展,但有特大發展難,首先江蘇省對發展連雲港不感興趣,江蘇還是一心樸在南京,蘇州和無錫,擔心連雲港發展起來,會被獨立出去,白化錢。八十年代,國家要大舉發展連雲港港口和建大鋼廠,徐州作為連雲港港口後勤基地,但被江蘇擋了回去,江蘇不積極,連雲港幾個大工程都泡湯了。大鋼廠改建到上海寶山,港口被山東日照搶下一半,還有一半下馬了,連雲港渴了點湯。連雲港果真發展成特級城市,徐州發展必然的加快,區塊效應。大海州灣都是很好的建港口區域,港口與陸上交通運輸特方便,比上海在海中的幾個小島上建碼頭,多省多少錢?減少多少運輸費用?節省多少時間,少浪費多少人?無耐小地方沒人重視,沒有伯樂看重,就是有人看到,人微言輕,也是沒有用,你連雲港人說話值幾個錢!連雲港和徐州是貧富區塊鏈,要麼永久窮下去,大富大貴難啊。國家是越富地區越投入,對窮地方只是摘帽子,但雄安是例外,國家重點投入。江蘇對連雲港是摘落後帽子,不能拖江蘇奔小康後腿。徐州也不能拖江蘇奔小康後腿,徐州,連雲港,宿遷,淮安,鹽城是江蘇落後的班車上。南通,泰州市,揚州自我認為是蘇中,有別與蘇北五大窮市區分開來,其實經濟無大進步,就是自我安慰。


雲湖洋


眼界決定境界,格局影響結局

1992年,徐州三環路竣工

徐州成為國內少數具備三環路網的城市之一

如今27年過去,

在一些城市仍在規劃三環路之時

徐州的城市框架已經拉到了五環

這,就是時代對於先行者的回報


我愛的是你愛我8535131


徐州十年定位要向西北部傾斜發展,強力帶動豐縣,沛縣衛星城的起動。豐沛人才濟濟,地理優赿,只是江蘇最北邊兩城市。她又是山東,安微,最南最北邊境城市,所以發展的很堅難。還望有長遠眼光的省市領導及能人把這兩塊玉石頭精雕細琢。早日發光。這也是徐州發展的後勁。加快交通設施建設,是當務之急。愚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