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非洲農村中國人教種水稻,車接車送“哄”著來,殺頭羊管頓飯


中國一直致力於非洲地區的扶貧支援,中國人也會無私的將國內最好的水稻種植技術和優良種子帶到非洲大地,幫助當地人耕種。有時為了提高大家參與培訓的積極性,都會安排車子接送。

非洲的塞拉利昂地處低緯度地區,日照時間長,完全滿足水稻生長的熱量要求,具備一年三熟的水稻生產條件。

其肥沃的土地,豐富的水源為水稻生長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

而塞現有耕作方式原始,大部分稻田沒有田埂,灌溉任其自然,且一般依靠土壤的天然肥力,既不施有機肥也很少用化肥,使用化肥的比重僅為3公斤/公頃,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87公斤/公頃。50名學員在在水稻示範田邊進行實地培訓。

可以說,塞水稻生產缺少科學和技術,只要稍微增加技術含量,其產量就會有明顯提高。當地人傳統的收割工具不是鐮刀,而是剪刀。

中國帶來的一常規早稻品種,用其在當地繁育制種,通過種植三季,結果與當地的當家品種進行對比,當地品種生育期長20天左右,產量低,他們最好的也只有300斤的畝產。中國早稻通過技術培訓,可以獲得高產,摺合畝產達600-800斤,複種指數高,抗逆性強等優勢

參加培訓的50名當地農戶每人可獲贈一臺揹負式噴霧器。還有禮品包,禮品包括收音機,足球。每人還得到一份貴重的禮品,中國農業技術示範中心的生產的中國良種優質大米。

培訓當天,中心還為參加培訓的學員、參加活動的村民提供了可口的午餐。農民們品嚐了由中心自已種養新鮮蔬菜和肉雞雞蛋烹飪的重慶風味中餐。並殺了一頭自己養的羊,讓農民意識到自己養殖的不比“野味”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