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專家,為什麼一發表言論就被罵,從什麼時候開始專家成了過街老鼠

轉眼間已經2020年了,第一批90後也已經30歲了,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前那些“冬天露腳踝”的90後也過上了“保溫杯裡泡枸杞”的“養生生活”,“養生”這2個字大家一定不陌生,近些年來常常被人們提起。

專家,為什麼一發表言論就被罵,從什麼時候開始專家成了過街老鼠

既然“養生”火了,那麼“養生專家”當然要出來說說話,順便賺點“小錢”,打開電視,隨便就能看到各種“養生節目”,一會兒又是根治糖尿病的專家,一會兒又是苗醫傳人當代“活骨王”,一會兒又是包治百病的養生專家……相信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騙人的。

可咱們知道是假的沒用吶!無數看電視的老年人可都上了當,紛紛打電話掏錢購買這些“奇藥”,就算最後知道被騙了,也不知道如何討回公道,“養生專家”們賺得盆滿缽滿便消失了,於是“磚家”這個詞出現了。

專家,為什麼一發表言論就被罵,從什麼時候開始專家成了過街老鼠

磚家,泛指那些不學無術、誇誇其談的人,含有強烈的貶義和諷刺意味,這個詞一經出現,很快就火遍全網,時至今日仍然是大家口中的“熱門詞彙”,由於它的誕生,很多真專家也因此遭殃,老百姓們沒有辨別出專家身份,就把他們罵得“狗血淋頭,人人喊打”,此乃專家被罵的第1個原因。

第2個原因,專家們不夠接地氣。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專家們表示,農村燒柴火、燒煤球、搞牛棚等都會汙染環境,要拆除,他的出發點我們都知道,是為了保護環境,可如此不考慮實際情況的分析,又不給出解決方案,一個“拆”字就沒了下文,讓人怎麼接受?

專家,為什麼一發表言論就被罵,從什麼時候開始專家成了過街老鼠

第3個原因,利益的誘惑。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利益的地方就有衝突,即使他們原本是真專家,守護著自己的初心,結果這時候有人拿出了一大筆金錢,表示只要他們幫忙“打廣告”,就能得到豐厚的回報,長此以往,又有幾個專家能堅守初心。

比如2009年,一對農村兄弟帶著自己的傳家寶《嵩陽漢柏圖》(乾隆御筆)來到某鑑寶節目現場,希望專家劉巖幫他們看看,作為中國書畫、陶瓷鑑定專家,劉巖看完畫後直接表示它不是真跡,頂多3萬元,看他們兄弟倆可憐,他還專門找了個“朋友”以17萬的“高價”買下了《嵩陽漢柏圖》,兄弟倆可高興了,連連感謝專家的幫助。

專家,為什麼一發表言論就被罵,從什麼時候開始專家成了過街老鼠

結果1年後,朱雲兄弟發現他們的傳家寶在拍賣會上拍出了8736萬元的天價,才知道自己被騙了!可專家劉巖表示,“藝術品拍賣都是天上一腳地上一腳的”,自己頂多算看走眼,怎麼能說他騙了倆兄弟呢?由於沒有足夠的證據,這件事便不了了之。

劉巖靠著“這一齣戲”,那是賺了個盆滿缽滿,但中國鑑寶界的名聲,一夜間被他給“搞臭”了,無數好專家因此揹負罵名,無數真專家也開始效仿劉巖,畢竟光靠鑑寶是不能“發大財”的,一句“看走眼”就能解決的事情,做就做了。

專家,為什麼一發表言論就被罵,從什麼時候開始專家成了過街老鼠

其實,無論是“專家”還是“磚家”,他們都只是人性的一個縮影,無論是什麼行業,都會出現好人和壞人,我們無法改變他們,只能擦亮自己的雙眼,維護自己的利益。你們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