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空腹血糖6.7,餐后血糖8-10之间,这样血糖控制的怎么样?要不要加量?

zhy2826


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我国的二型糖尿病大多数人都是大吃大喝,大鱼大肉不忌口,不节制,人的内分泌失调紊乱胰岛素细胞产生抵抗,胰岛素细胞不能够分解葡萄糖,人的血糖开始升高居高不下,空腹血糖在7以上,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11.1,那么就得了糖尿病,我国一型和二型两种糖尿病达到1.2亿,后备军临近糖尿病1.5亿,人幸福了物质丰富吃出来的二型糖尿病。你空腹6.7标准是6.1,6.7一6.1=0.6,没有超过7,没有达到早期糖尿病,但糖耐量受损。餐后2小时8至7,标准11.1,11.1一8二10.3,没有超过11.1还没有达到早期糖尿病,然而这里指出的是,你已还没有达到临近糖尿病,然后糖耐量损失,自己不注意继续吃了很多那么糖尿病在你身上产生,自己要注意点大米饭,馒头少吃一点每天3两,早,中,晚各一两,坚持吃一个月血糖会保持正常标准,祝你成功。


戏迷阿德1


空腹血糖6.7,餐后血糖8-10之间,这种血糖控制的就特别好,都在正常范围内,降糖药物就按照原来的量吃,完全不需要加量。医学界认为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空腹血糖在6到7mmol/L之间,就算是正常的,而餐后两小时血糖在10到11mmol/L之间就是正常的。就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太大的影响。但对于正常人来说,空腹血糖在3到6mmol/L之间算正常,如果在6到7mmol/L之间就说明糖耐量受损,即胰腺分泌胰岛素功能已经受到损害,就需要注意了,平时尽量控制饮食量,并加强锻炼。如果不注意容易导致糖尿病。餐后两小时血糖在8到10mmol/L之间,如果在10到11mmol/L之间,就说明肾糖阈出现问题,需要控制饮食并加强体育锻炼了!

因此对于正常人来说,每隔半年最好测一次空腹和餐后血糖两小时血糖,如果有问题要早发现早治疗,将疾病扼杀在萌芽当中。

关注“医学慕课”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医学慕课


如果您是想知道题中的血糖水平是否还需要进一步控制,那就要看您的年龄和健康状况了:

1、对于身体状况尚可、没有心脑血管相关疾病的中青年患者而言,空腹6.7mmol/L的血糖以及餐后2小时8~10mmol/L的血糖控制的并不算好,对于这部分患者来说,最好能将空腹及餐后血糖均控制在正常标准以内,也就是空腹<6.1mmol/L,餐后2小时<7.8mmol/L;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稳定病情,才能有效推迟糖尿病并发症出现的时间;但是,我们并不建议马上增加药物的服用剂量,最好先通过进一步强化饮食控制和增加运动进行干预;


2、对于伴发有某种心脑血管疾病或者年龄大于60岁的糖尿病患者而言,只要空腹血糖<7.0mmol/L且餐后2小时血糖<10.0mmol/L即可;今日头条——综合内科张医生

您可以看一下自己属于哪种情况,另外,此处还要多说一句,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糖化血红蛋白也是很重要的,它可以有效反映患者在过去2个月内的血糖水平总体控制情况,所以,请注意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含量!


综合内科张医生


营养师小糖来为您解答。这个血糖控制得好不好,得看个人的病程和病情,下面小糖将分情况说明。

如果是初发病不久,年纪尚还较轻的话,这个血糖控制是不达标的。对于初确诊的没有并发症的年纪较轻者,建议按照正常人的血糖标准来控制血糖,即空腹控制在6.1以内,餐后2小时控制在7.8以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内。

如果已经患病有一段时间了,比如有5年病程或年纪较大(60岁以上)但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血糖控制范围可以初步定为空腹7,餐后10以内,糖化7%以内。那么,题目中所说的这种控制情况基本还是达标的。这个标准也是糖尿病人能否吃水果的判断标准。如果血糖控制没有达到这个范围,不建议吃水果,而建议暂且用黄瓜、番茄等代替水果。

至于这个血糖控制,要不要加药或者胰岛素,得看医生的建议,网友的建议仅供参考。大家也不要只盯着血糖看,糖化血红蛋白能够反映一个阶段内血糖控制情况,建议每3-6个月做一次糖化检查。

更多关于血糖和并发症的问题,大家可进入小糖的主页,私信发送关键字“血糖”来获取专业的学习资料。


糖人健康网


这个水平控制的好坏还是要看你的具体情况了。

比如说我一个病人45岁,血糖跟你差不多,近期才诊断为糖尿病,然后患者拒绝用药,我们同意先改善生活方式,如果饮食和运动不能改善血糖水平,那就要加药治疗,因为他还年轻,对血糖的要求更严格,可以减少各种并发症,如中风、心脏病等。

我还有其他的病人,60岁以上,中风的病人,这个血糖水平我觉得挺好的。第一不用担心低血糖的问题了,其次,因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对于那些年纪大的人而言,可能还没有发生慢性并发症已经因为其他原因去世,所以,安全第一。

ps:

有时候药物调整不调整的时候,可以调整一下生活方式,血糖水平也会有一定的改善的。比如,减少主食增加运动,很多病人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的,但主要还是靠药物治疗。

关于你说的要不要加量,就具体分析,请找你的医生指导你调整方案。

慢性病的科普,说说中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的小知识,健康无小事,知道多一点,健康多一点,欢迎关注爱跑步的小医生。

大脑梗知识


对于任何想要降血糖的人群,我有两个建议:第一,延长断食断食时间;第二,吃低GI碳水化合物。



延长断食时间


当我们摄入食物时,它会引起血糖水平的上升。而当血糖上升时,会引起一些潜在的健康危害,这时候,身体就会分泌出胰岛素来降糖。而当胰岛素开始分泌时,就会开始存储脂肪,所以不难发现大部分的糖尿病患者都属于肥胖人群。


如果你频繁进食,正餐之间吃零食,还整天吃宵夜。那么胰岛素就会频繁上升,从而导致胰岛素敏感度下降或胰岛素抗阻,这时候,身体就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降糖,后果自然是出现糖尿病、心脏病等健康危害。


所以,延长每个正餐之间的进食时间。当然,最好的办法还是使用间歇性断食。这是降血糖最好的饮食方式。



吃低GI碳水


GI值也叫做血糖生成指数,反应的是食物进入人体后所引起的血糖高低表现。GI值越高,血糖上升的越快(比如米饭、馒头、面条、精致面包等);GI值越低,血糖上升的越慢,并且更容易饱腹(比如地瓜、意大利面、黑米、糙米等)。


由于血糖上升的很慢,所以身体不需要分泌太多的胰岛素,因此更容易控制体重和保护健康。



最后


没有所谓的降血糖食物,都是骗小孩的。


那么以上就是我的全部回答,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这对你有帮助的话,请关注和点赞我哦~谢谢!

snow陈陈


糖尿病专科医生为大家解答,我是孙医生,关注孙医生讲糖,了解更多控糖知识。

要想知道我的回答,我们先来复习一下糖尿病的控制标准。糖尿病的控制目标有很多种,针对血糖来说,要根据年龄、病程、并发症或合并症的严重程度来确定血糖控制采取严格还是宽松的控制标准。

  1. 对于老年人、病情复杂、自立能力差、预期寿命不长的患者可以采用宽松的血糖控制标准。



  2. 年轻人、没有心血管并发症的身体状况比较好的,要求要严格,空腹血糖不超过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0mmol/L以下为血糖控制理想,10mmol/L以下为血糖控制尚可,超过10mmol/L那么血糖控制就比较差了。


  3. 而妊娠糖尿病患者,由于关系到祖国未来小花朵的健康,她们的血糖控制就更为严格,空腹要求3.3-5.6mmol/L,餐后1小时小于7.8mmol/L,餐后2小时为4.4-6.7mmol/L。




至于血糖控制的到底如何,单纯这几个数据尚不能说明问题。因为血糖测定为患者的瞬间血糖,代表不了整体控制结果。明确血糖控制情况,还要定期进行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我国的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化血红蛋白标准为低于7.0mmol/L,老人可在7.5%甚至8.0%以下,年轻人在6.5%以下,而妊娠糖尿病要控制在6.0%以下。


如果想知道糖尿病的控制情况,还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血脂、血压、体重、心脑血管、肾脏等的病变情况。

由此可见空腹血糖6.7mmol/L,餐后8-10mmol/L之间,这样的血糖对于大部分糖尿病人来说,应该说是比较好了,但是也要对照上面的情况来确定自己适合哪一种的控制标准,如果为妊娠糖尿病,那么还是要加用胰岛素量来更好的控制血糖的。


孙医生讲糖


糖尿病是我们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我们建议大家一经诊断,即应积极正规就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化治疗,以稳定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难以以下两项中任意一项均可:①有多食、多饮、多尿、消瘦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且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②没有上述典型三多一少的糖尿病症状,则需在非同日两次测得血糖达到上述任一血糖指标。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我们建议大家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应<7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应<10mmol/L。对于中青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可以更加严格一些,而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则可适当放宽。

所以,对于题主目前空腹血糖6.7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在8-10mmol/L,是控制基本达标的。建议继续保持目前治疗措施,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和规律服药,并注意监测血糖水平变化,定期复查。

本文由全科扫地僧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不足之处,敬请指正,文章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疗建议。

全科扫地僧


【专业医生为您做解答】在糖尿病的血糖控制中,将血糖控制在什么样的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关键是要将高血糖对机体的损害降到最低。而高血糖是通过损伤血管内皮,使之后受损后致使脂肪大量沉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进而造成多器官缺血缺氧引发病变。因此,对血糖的控制应当注意几个问题:

首先是要避免低血糖的发生,低血糖比高血糖的危害要大得多,发生一次严重的低血糖事件将抵消一辈子对高血糖的控制,特别是对老年人来说,本身由于衰老功能退化对血糖的利用能力下降,如果血糖降的过低将会有生命危险发生。

其次要避免血糖的波动,血糖高高低低的波动对血管的损害非常大,就像过山车一样,时间长了谁也受不了,所以控制血糖非常讲究平稳,即便血糖处于稍高一点的水平也比血糖大幅波动强的多。

第三是在避免上述两种情况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适的控制目标,一般为分两种情况:

  • 一种是较严格的控制目标,即空腹血糖小于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糖化血红蛋白小于6.5%,适用于糖尿病早期,尚未有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人,主要是指预期寿命较长的中青年人。
  • 一种是较宽松的血糖控制目标,即空腹血糖小于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5%,适用于糖尿病病程较长,已经有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特别是年龄65岁以上的人。

此外,要特别注意随着糖尿病患病年限的延长,往往同时会出现血压的升高,它经高血糖对血管的损害还要大,此时注重对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就尤其重要。因此,在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血糖控制目标外,还应把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1.8mmHg以下,才能更有效地阻止与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进展。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天天听健康


我是小眼睛医生

专注于心脑血管疾病

致力于公众健康

热爱于健身的心内科医生


我不知道你目前的血糖降糖方案,但是根据你目前的血糖水平,小眼睛医生认为,你的血糖控制还是可以接受的。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到什么水平就可以接受呢。

我们认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需要严格,但是不能过于低。餐前血糖应该控制到7mmol/L以下,餐后血糖应该控制到10mmol/L以下,这样的血糖应该就比较合适。但是,根据你目前的血糖水平,控制还是比较合适的。

那么下一步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虽然你的血糖控制比较合适,但是小眼睛医生认为你最好还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保证餐后能够步行走路,通过运动控制血糖。

另外,你最好能够学习糖尿病饮食的知识。

因为,血糖的生成只要来自于饮食,你的血糖升高不可避免的是来自于饭从口入,糖从口入的原则。因此,你可以经量控制饮食量,选择升糖较低的食物。

我是小眼睛医生

觉得我的回答欠佳,可以回复告诉我

觉得我的回答有道理,可以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