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馬話三農
我們是豫東平原地帶,對於這樣的一句俗語我在家地的這幾年還是第一次聽說,所以我覺得這句俗語對於我們豫東地區應該不具備指導意義。今天已經是農曆五月二十六了,預報天氣預報的這兩天有中到大雨,所以也算是緩解了我們這裡的旱情,正好可以趕在這場雨以後,咱們老百姓可以噴施玉米地的除草劑,花生地可以進行第一次追肥了。
我們這裡關於秋收成的好與歹有這樣的一句俗語說的比較好。“六月立秋,兩頭不收,七月立秋,早晚都收”。今年立秋正好趕在了七夕情人節以後的七月初八。
對於我們這裡的這句俗語就比較適合我們這裡的農作物的收種。立秋的早晚關係特別到秋季農作物的收成。農曆六月立秋的話,受天氣冷的早的原因,對於農作物的生長是不利的,莊稼長不好自然收成差了。
立秋以後寸草結籽,對於農作物來說也是一樣的。這個時候正好趕在陽曆的8月上旬,對於我們的夏季農作物來說正是長棵的時候,如果說苗情長勢不好的話就就會影響生殖生長。從而影響了產量。
總的來說農業俗語的都有一定的區域性,所以對於此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豫東小農
剛剛有朋友發圖,又有地方下大雨發大水了,可是我們這北方的山區麥收正接近尾聲。山下的新糧接連入庫。
連日來,驕陽似火,雖然前一段兒時間非常乾旱,可是“天旱雨淋山”,山區的小麥卻也能達到每畝收穫七八百斤,這也是適合山區的小麥新品種給山區人們帶來的福利。
今年的下半場,就看秋收了!麥田地裡準備種一些晚熟穀子什麼的,如果有場透雨,播種順利,山區的秋收也就有希望了。
有一句農村老話就叫“收秋不收秋,就看五月廿六”!農村老話說的都是農曆,明天就是農曆五月廿六了,意思是如果這一天下雨的話,今年的穀子就能順利播種了,這在我們這裡山區是非常應時應景的老話。
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呢?應該是過去多年來農民的經驗總結,是有一定道理在的。
看一看天氣預報,明天有小到中雨,看來我們山區的農民要有福了,不但夏糧可以自給自足,秋收時如果穀子也豐收了,我們這裡的新小米可是暢銷貨呢!農民有吃有花,可以算是好年景了。
不過農村俗語是有地域性的,你們那裡也有這樣的一句老話嗎?希望明天五月廿六也是下雨天才好嗎?有什麼理由呢?歡迎留言交流。
村姑說村事
明天就是農曆的五月二十六,雖然看似很普通的一個日子,但是在農村卻不是一個普通的日子。在農村關於五月二十六有句俗語,那就是“收秋不收秋,先看五月二十六”,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
收秋不收秋,先看五月二十六的意思是要看秋天的收成好不好,就看農曆五月二十六的天氣怎麼樣,如果在這一天下了雨那麼今年肯定是個好收成,如果這一天沒有下雨,那麼今年的收成可能就會不佳。
在我們北方現在正是夏季播種的農作物快速生長的時候,萬物生長都離不開水,農作物也是如此。在我們北方並沒有梅雨季節的說法,夏天除了天旱還是天旱,在以前還沒有灌溉條件時人們只能期盼一場透雨讓缺水的農作物好好的補補水,所以這個時候一場降雨足以讓農作物好好的吸收水分,好好的生長。
那麼為什麼農曆五月二十六下雨就會影響到農作物的秋收呢?這是因為夏季播種的農作物差不多在每年的五月上中旬,五月二十六的時候正是農作物發芽後長出5-6片葉子進入快速生長的時候,農作物快速生長離不開水,如果農曆五月二十六還沒降雨,那麼剛發芽的農作物就有可能因為缺水而旱死,所以才有秋收不秋收,就看五月二十六的說法。
農村中很多關於天氣的俗語都有很強的地域性,而這句俗語多是指的夏季比較乾旱的北方,對於多雨的南方來說並沒有這句俗語。農村中關於天氣變化的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勞作和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雖然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但是幾乎是十年九準。那麼今年的秋收好不好呢,讓我們看明天到天氣後拭目之待吧!
悠悠鄉村路
這句還有下半句:五月二十六滴一點,黃狗不喝野菜粥。因為在古代的時候,民間很喜歡用農曆來記事,也是根據農曆來安排農事勞動的,因此這裡的五月二十六就是指農曆5月26日,今年6月28日就是農曆五月二十六日。
農村俗語“收秋不收秋,先看五月二十六”是什麼意思?
農諺的意思是說今年秋季莊稼的收成好不好,可以先從農曆五月二十六這天的天氣進行預測。如果這一天下雨了,哪怕是下了很小的雨,那麼後面也會是風調雨順的,因此莊稼會有好收成,就連家裡養的狗也不用去吃野菜拌稀粥了,當然了這個主要是用來形容當年的糧食豐收了。反之,如果在農曆五月二十六這天是大晴天,那預示著後面的雨水很少,可能會出現旱情,這樣當年的糧食收成可能就不好了。
老祖宗的經驗還準嗎?
老農諺的依據是什麼?
而這句農諺也是有一定依據的,古人發現每年到了農曆五月二十六這天的雨水普遍比較多,只要這一天下雨了,那麼後面的雨水就比較充足,往往三天下小雨,五天下大雨。反之,如果這天沒有下雨,那後面的雨水就很少,這個就是古人的經驗總結。而在農曆五月二十六這段期間已經進入酷暑了,氣溫比較高了不說,陽光也很充足,日照時間也很長,這樣各種作物的生長也是比較旺盛的,而作物的生長也是最需要雨水的時候。像水稻、玉米、高粱等作物都是喜水作物,因此這個時候下雨了,那對其生長有利,自然就可以預測今年秋季的收成如何了。但如果到了農曆五月底了還不下雨,那雨水就不多,而這對於莊稼來說是很不利的。
在有些地方還有類似的說法,比如“收秋不收秋,要看五月二十六。五月廿六灑一點,農夫吃飯撈大碗。”、“成谷不成谷,單看五月二十六”等等。今年6月28日即農曆五月二十六日,後期雨水多不多,讓我們一起來拭目以待吧!在你的家鄉有這個說法嗎?
農夫也瘋狂
今天正好是農曆五月二十六,這句收秋不收秋,先看五月二十六,就是說秋天的各種農作物是否豐收,就看今天這天氣了。今天如果能夠下雨,那就意味著秋天有個好收成。反之,到了秋天的季節,各種農作物有可能因為乾旱而減產。看看窗外的天氣,起碼此時此刻的天空是晴朗的,又查看了一下手機預報,說今天晴轉雷陣雨。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會有雷陣雨,真的希望快下點兒雨,田裡的玉米已經旱的都開始耷拉葉子了。
昨天下午去玉米地裡轉了一圈看看,土壤乾的要冒煙了,綠油油的玉米葉子都開始打捲了。像我們膠東地區,屬於丘陵地帶,有的地方的農作物可以澆上水,有的種在山裡的農作物根本澆不上水,只有等著老天下雨,如果伏季雨水合適,別說窪地的農作物能夠豐收,就是山上的花生玉米也會長得好。可如果伏季雨水稀少,窪地的還好些,能夠澆上水,種在山坡上的莊稼,就有可能顆粒無收。
現在應該已經到了雨季了,看見網上很多朋友都在說下雨,有的地方已經下了幾天幾夜,可我們這裡還是乾旱著,膠東這裡基本上是十年九旱。前幾天夏至,都說夏至雨點值千金,其實整個伏季雨水哪天都值錢。老人們都說,夏季莊稼在旺長期,三天不下雨一小旱,五天不下雨一大旱。我們這裡從春天就沒正經下過雨,只有在夏至前幾天下過一場不大的雨,那場雨總算讓農民們種上了夏玉米。
夏至的時候說,秋季豐收看夏至是否有雨,夏至那天下了雨就證明伏季雨水多,今天是五月二十六,又說秋天能不能豐收,看今天是不是有雨。也不知道究竟哪天管著秋天能夠豐收。其實不管什麼俗語老話,都是農民們對日子的一種期待,期盼著風調雨順,不管是夏收還是秋收,都能有個好年景。
如果今天真能下雨的話,倒是真的可以解決春玉米和花生的旱情,當然對秋收起著重要的因素,如此看來,收秋不收秋,先看今天五月二十六,似乎還是有些道理的。預報說今天雷陣雨,那我們就期盼著吧,期盼著收秋。
靈子
今天傍晚吃完飯,準備看看自己喜歡的電視打發打發時間,卻被爺爺喊到趕緊看看明天的天氣預報,我就納悶了,平時不都遇到種地的時候才看看,如今,水稻也栽上了,小麥也進倉了,現在急著看天氣預報幹嘛?爺爺說到,“明天就是農曆五月二十六了,收秋不收秋,就看明天天氣咋樣了”。看完了預報,說明天會有陣雨來臨,爺爺拍了一下大腿,笑道“那就差不多了”,留我在一旁不思其解。(附上明天的下雨情況圖)
這“收秋不收秋,全看五月二十六”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爺爺知道明天有雨還挺樂呵?
後來,爺爺在我詢問下告訴我說:“這是一直留下來的農諺,你們學習專業的農業知識,對這些農諺不瞭解,我們就是靠這這些老傳統來種田的,十分受用。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如果明天(五月二十六)會下雨,就說明在接下來的日子也會風調雨順,不愁作物長不好”。原來,古時候的人們還能根據天氣狀況來預估今年的產量如何,真是神奇的智慧啊!
那這畢竟是預測的,沒有科學依據,這結果可信嗎?從爺爺那樂呵的樣子,我是覺得他比較有把握,畢竟他種田的年歲比我都大。後來爺爺還說,“從他這麼多年的種地經驗來看,這理論十年就有九年準,五月尾還能下點雨水溼點地,後來的伏天必定會陽光充足,水分適合”,這樣看來,也確實對作物的生長比較有利。
對此,大家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理解哦!
想要了解更多農村資訊,那就請點擊右上角的關注吧!職業小農民會持續為大家分享的!
冒藍火的小農民
俗語“收秋不收秋,先看五月二十頭”的意思是如果五月二十六下雨,那秋季就會有個好收成。為什麼這麼說呢?有道理嗎?現在容姐就來跟你說道說道。
收秋不收秋,五月二十頭
容姐是河北石家莊村裡人,這是我們這從小麥養花以前下了一場透雨,到現在一直沒有下雨。現在直接播種的玉米,到中午已經旱的打蔫了,有的傍晚都還是蔫頭耷腦的。因此已經有人開始澆水了。今天剛好預報今晚到明天有雨,而且明天又剛好是五月二十六,如果下一場透雨,對於玉米的生長,會很有利的。
還有在我們這裡,有“五月旱不算旱,六月連陰吃飽飯”的說法。這五月的旱季就要過去了,如果五月二十六下雨了,那就是到了六月,雨水一定會多了起來,這樣人們的秋季農作物,就會有個好的收成。
有道理嗎?
道理就在於,經歷了五月的乾旱,下播的農作物都已經很是乾旱了。如果在這五月二十六的關鍵時刻,來上一場雨水,對於緩解農作物的旱情是很有幫助的,對於秋季農作物的豐收,是很有利的。
總而言之,我們的祖先總結的這些諺語,是很有道理的。在這乾旱的時候,誰都會期盼一場雨水的到來。也正是因為這場雨水的到來,讓各種農作物快速成長起來,奠定了秋季豐收的基礎。您說是嗎?
容姐花語
瞭解農村更多風俗趣事,請關注農技廣播站!
農民種地收成的好壞和天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所以農民才會說“靠天吃飯”。氣候好,收成就好,氣候不好,收成就差。由於以前沒有天氣預報這一說,所以大家也就只能靠以往多年的經驗來判斷天氣的好壞,看看年景如何。“收秋不收秋,先看五月二十六”這句俗語就是如此。
“收秋不收秋,先看五月二十六”
“收秋不收秋,先看五月二十六”只是這句俗語的其中一部分,原文是“收花不收花,先看五月二十八;收秋不收秋,就看五月二十六,五月二十六滴一點,快到堯頭買大碗,買回大碗咥米飯!“
過去人們認為,只要在農曆五月二十多號的時候下上幾場雨,那麼等到秋收的時候,糧食就會高產,有個好收成。
這句話其實是有著一定的道理的,因為農曆五月二十多號正是作物生長髮育的關鍵時期,此時對肥、水的需求都是非常大的(比如今天就是農曆的五月二十六日,玉米正、水稻都處於生長旺季)。如果天氣比較旱的話,那作物的長勢就比較差,收成自然不好。
不過話雖這麼說,但是這個雨也得看怎麼下。今年全國多數地區自打進入6月份(農曆五月份左右)以來,就一直陰雨不斷,哪怕是往年比較乾旱的東北地區,今年雨水也較往年高上不少。連續陰雨帶來的降水、低溫導致不少作物受到澇害,生長受到抑制,病蟲害也頻繁發生,尤其是降雨帶來的雷暴、冰雹等惡劣天氣,更是嚴重影響了作物的正常生長。
所以下雨也要有度才行,下多可不是好事。
農技廣播站
農村千百年來流傳著很多通過天氣預測未來糧食收成的俗語,千百年來能夠流傳至今,多少都是非常準確的,對於未來糧食收成的好壞有著一定的借鑑意義。這句“收秋不收秋,先看五月二十六”的俗語,就是典型的通過天氣變化預測秋天是否能夠豐收的諺語。
不過不得不說的是,這句俗語顯然更適用於北方地區,在我生活的漢中地區(也就是秦嶺以南地區)這樣的南方,顯然並不太適用。
(1)
我生活的漢中地區,現在正在經歷著類似江南氣候的梅雨季節,從夏至前幾天就開始連綿不斷的下雨,直到現在已經經歷了10數天,依然在不斷下雨,前天剛剛停了半天,半夜又開始下雨,到現在有越來越大的趨勢。而按照俗語“收秋不收秋,先看五月二十六”的說法,明天就是農曆五月二十六,可是天氣預報上現實未來10天漢中地區依然瀰漫在斷斷續續的雨水中,明天五月二十六更是全天都是雨。
按照這個趨勢,我們這裡是不是秋天要大豐收了?顯然不是,漢中地區有“西北小江南”之稱,氣候宜人,夏季不熱冬季不冷,而且漢中的水稻屬於優良香米,一年熟一季,況且漢中地區本就是水鄉,漢江水世世代代養育著這片土地。如果說五月二十六能少下點雨,我想還更有利於減少水稻的病蟲害滋生。可是無奈,如今進入雨季,連綿不斷不斷下雨。
(2)
再反觀我老家河北地區,以及陝北地區,這些以種植小麥為主的地區,在農曆五月上旬就收割了麥子,中旬基本上玉米都已經下地。但北方地區常年乾旱少雨,如果能夠在五月下旬玉米育苗期下一場雨,好好的滋養一下乾枯的大地,會更有利於糧食的生長成熟,為秋天的豐收帶來希望。
看了下天氣預報,明天我老家華北平原大部分地區依然以炎熱的大晴天為主,估計村裡一些老人又要唉聲嘆氣了。
其實在北方很多地區,一些老人都會依據天氣的變化,來預測未來一段時間的糧食收成,彙集成的一句句朗朗上口的俗語,通常都具有一定的準確性,像五月二十六下雨,大抵關乎未來一段時間的風調雨順,也就關乎秋收的豐收程度。
前兩天給家裡打電話,爺爺還說希望接下來的兩天能下點雨吧,俗話說“五月廿六灑一點,農夫吃飯撈大碗。”不過根據現在的天氣走勢來看,爺爺的想法又要泡湯了,明天老家不僅沒雨,氣溫還高達38度。
所以說“收秋不收秋,先看五月二十六”這句俗語確實有一定道理,也有一定借鑑意義,但得看放在哪個地區來說了,在區域上具有一定的侷限性。
李阿冰
以前的農民不像現在,種地都是靠天吃飯,沒有雨水的時候也是通過各種方式氣球下雨。所以就有很多諺語,比如“今冬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都是說今年有降水澆灌麥子,來年才有好收成,這個相對好理解,但是像“收秋不收秋,先看五月廿六”這個很多朋友不明就裡很難明白,這個也是流傳不多的願意,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講一講。
先來講一講五月廿六為什麼要下雨
為什麼農民先輩非要把日子,定在五月廿六這一天很呢?!,這個首先要說一下“城隍爺”了,在古時候,民間祈雨除了龍王之外,很多地方就會拜城隍,因為“城隍爺”架子小,較龍王爺好打交道,非常靈驗,也就慢慢形成了“要下雨找城隍”的習俗,每當天寒都會祭拜城隍爺。說到這裡重點來了,有寫朋友應該知道“城隍爺”的生日是五月廿八,相傳“城隍爺”每年都會在自己生日前兩天施雨,這一天也就是五月廿六,而且這一天下雨之後,秋天就會豐收,所以大家就很重視這一天,久而久之就有了“收秋不收秋,先看五月廿六”。
除了這句還有很多類似的俗語
就像一種規律一樣,只要是城隍爺在他生日的前兩天下雨,整個秋季就會風調雨順,到了秋收也是一片豐收的景象,當然也有城隍爺不高興的時候,那就不會下雨,當然了準不準,就要等到秋收之後才能知道。除了“收秋不收秋,先看五月廿六”之外,老輩人也延伸出了很多類似的,比如“五月廿六下一陣,家家戶戶添糧囤”,“五月廿六不下雨,秋後糧囤沒有米”,這些都是說五月廿六這天下雨的好處。
至於這話的合理性,我們並不好說。但是一下年齡大的老人說,這句農諺俗語十年倒有八年準,年紀大的老人卻表示,老祖宗傳下來的這些經驗是準確的,對於這個說法我們也只能按科學的眼光對待,有益的我們可以參考的,但是就算下雨應該也和“城隍爺”麼有多大關係。對於這個俗語大家相信嗎?有不同意見歡迎留言評論。
歡迎大家點擊關注按鈕,關注我的頭條號【呂家姐夫】,大家一起探討更多關於農村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