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我在縣裡工作22年,副科職級,是否屬於不上進的了?

以文溫暖三農


在縣一級機關事業單位,22年混到副科,不能說好,肯定也算不上差,因為,比這還不如的大有人在

縣級機關事業單位受平臺影響,晉升空間本身非常有限。比如一個行局的局長或者鄉鎮書記、鄉鎮長,在縣裡已經是相當了不起的人物,屈指可數,可就是一個正科級。很多縣裡的幹部,三十來歲就提拔了副科,按照這個提拔進度,如果在市級以上機關單位,三十五六歲撈個正科不過分吧,可在縣裡,很多人早早提拔了副科,結果十幾二十年後還是原地踏步,停留在副科水平,你能說他不求上進嗎?顯然不能,在體制內誰不想進步,可有時候進步不是你想就能來的,需要具備很多條件。

一是平臺。為什麼縣裡很多幹部難提拔,說白了還是平臺太小,位子太少,屬於金字塔底。同樣的能力,如果你把他放到中央部委,可能他能幹到正廳甚至副部,放到省直機關至少也是正處,市級機關保底正科,可在縣裡,有時候幹一輩子也就是個副科科員的命。

二是人脈。混體制,能力是基礎,人脈是根本。誰掌握了圈子和人脈,誰就佔據了先進。箇中細節,大家都懂,小公就不在這裡多說了。

三、機緣。在體制內有進取心是好事,但有時候提拔也需要一點運氣。比如鄉鎮要提拔一批90後副職,你剛好在範圍之內,其他條件又符合,上了就上了,提拔就是這麼簡單。科有時候你想力爭再進一步,就像題主這樣想提個正科,結果乾了二十幾年未能遂願,這裡面除了關係因素外,有時候可能也和機緣不夠有關。

說這麼多,無非想表達一個意思,在縣級機關事業單位幹,平常心最重要。特別是提拔方面,一定不能強求,有機會上固然好,沒機會作罷,泰然處之,方能幹得舒心愉悅。更何況新公務員法實施後,公務員開始實施職級並行政策,以後大多數公務員都能拿到二級或一級主任科員職級,相當於以前的正科待遇,幸運的話甚至可以到四調,完全沒必要糾結職務上的提拔。


80後小公


在縣城裡面,最高級別是處級,副科級也算是一個局的副局長了。一個縣才有幾個局呢?我覺得你已經算是上進了。

我父親在縣城幹了一輩子,兢兢業業,操心費力,最後是在局長的位置,也就是科級位置上退休的。我叔叔也是縣城一個局的局長。我爺爺就特別知足,一家出兩個局長,在縣城裡面,已經是光宗耀祖的事兒了。這說明在縣城這樣的處級城市裡,混個科級,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後來,我弟弟考到了省城的公務員,從科員、副主任科員、科員,才三十出頭,一溜煙兒的就到了副處調的級別。我父親知道後,又開心又不開心,開心的是兒子進步挺快的,有出息了,不開心的是,年紀輕輕的毛頭小夥兒,級別竟然比他這一輩子的老革命都高了。我弟弟這個提拔,是按年限的,只要有職位空缺,你的年限又夠了,很快就上去,所以這個含金量,和縣城的科級,還是有區別的。

城市越小,級別越低,職級往上越困難,科級在縣城,是一個單位的管理人員,已經很不容易了,但是在省城,處級也就是單位的中層幹部而已,再往上到首都,處級也算是最基層的吧。

工作22年,現在也就是四十多歲的樣子,已經做到了副科,非常不容易了,正是年富力強幹事業的好時機。但是在縣城裡,混到科級不算很難,處級就非常不容易了。祝你更上一層樓。


錦瑟談職場


工作22年,推算下來,應該是四十三四左右年紀,副科職級,已經很不錯了。畢竟在縣城裡工作,還有很多人,到退休也不一定熬到副科。

說一個案例

我的表哥,在我們縣城某局工作,28歲就是一個部門的副科長,應該是個副股級別,剛提拔的時候,真的是意氣風發。

幹了五六年,等他們部門正職一退休,我表哥順理成章的成了部門的負責人,級別是正股級,這時不到35歲,正是幹事創業的時候。

可是十多年過去了,表哥愣是沒有再前進一步,期間也有機會,可是競爭太過激烈,所以,目前仍然是正股級,相當年氣度軒昂的青年,已經是老氣橫秋,再無進取心的的職場老油條。

在提倡幹部年青化的大形勢下,估計表哥很難再獲得提拔,不出意外,表哥將會在現在的級別下幹到退休。

在縣裡工作,實在是僧多粥少,行政級別每前進一步,都真的很難。

1.調整心態,樹立對工作上進的正確認識。

每個職場人,都希望自己的事業平步青雲,職位不斷高升,可是,工作再努力,能否如願,還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職場競爭激烈,人材濟濟,職位就是那麼幾個,能脫穎而出的畢竟只是少數,能如願以償固然是好事。工作的成功並不僅僅在於職位的上升與級別的提拔。能從自己的工作中,獲得快樂,同樣了同樣也是事業成功的另一種標誌。

2、家庭幸福美滿,也是人生成功的標誌

人到中年,家庭幸福,孩子學業有成,也是人生成功的另一種標誌,有好多事業有成的中年人,孩子青春叛逆,不愛上學,讓孩子搞的焦頭爛額。

3、知足常樂

積極工作,以平常心對待職位的晉升,行政級別能不能再獲得提拔,真的不是光憑自己的努力工作就能實現的!

總之,人到中年,說實在的,職位的上晉升,已經不是人生最重要的,有很多需要的事情可做,只要認真工作,孝敬父母,培養子女,家庭幸福美滿,身體健康,就一定會是人生的最大贏家。

EDN!


歡迎【關注】長鹿生,專注解答職場類問題,歡迎您在評論區留下您的觀點,咱們共同探討。謝謝,如果喜歡的回答,麻煩點贊、轉發、評論。謝謝


長鹿生


工作22年就提到了副科,向進心還不錯,現又向正科高攀,這已經是很上進了,級別是什麼?是個人、家庭的榮耀嗎?對特別看重這一點的人來說,確是如此。本人工作近40年,民師6年,從事林業工作32年,52歲被退養,回到老家農村,因單位機構改革所致,從開始的林業企業職工到退休還是原形的企業職工(從中任過小學校長4年,林業工作站長14年,是經過考核錄取的招聘幹部),有一次,我的一位親戚還因此看不起我,說我沒本事,工作幾十年,沒一官半職,連城都進不了,只是在"雞窩裡尋食"(意思是,走不出去,又滾回老家),對此,我能怎樣反駁呢,只能一笑而過。所以,對已經過去了的事,儘管有點不盡人意,但都不要過份在意,只要自已所做的事,對得起黨和人民就可以,其餘的都不必強求,順其自然就是。


我愛我家綠水青山


我82年中專畢業,在縣司法局、公安局等機關工作,04年才晉升副科實職,07年升正科實職,混得一般,到現在正科封頂,套轉晉升一級主任科員,再有三年多退休,我看你和我差不多,別洩氣,大部分人都是這樣的,知足常樂吧。


用戶9987248014629


就憑你問這句話,說明你心態不好。論證“現實存在事物”沒有意義,這個世界上的任何對比都是相對的,與一輩子小職員相比,你就是“官”了;與上面密密麻麻的各層次“官員”相比,你就是金字塔底座的小石子。你現在的問題是,22年工齡,44歲,縣區基層副科,還有什麼想法?是知足常樂,還是削尖腦袋再上一層樓?

我大學畢業,一竿子被捅到基層一線工作了兩年。我們大隊長才是股級。副科級,是我能見到的最大的“官”了。那個年代,副科級下基層,都身披軍大衣的,脾氣都是很暴躁的,見到我們這些基層大學生都是鼻孔朝天的。我們背後稱他們“身披黃大衣,嘴裡馬勒戈壁”的人,就是副科級。

在一箇中等縣區裡,副科級實職,也是“了不起”的成績了。我們基本來算一下,一箇中等縣區200萬人。最高級別是正處級(極少數是副市級兼任一把手),科級幹部屬於縣區中層幹部,也是縣區各大部門和局委辦的擔當力量。那麼,一個縣區有多少科級幹部呢?

先說處級(在職),縣區五大班子正副職屬於縣處級,一般是50人到100人。縣區有多少科級單位(部門)呢?縣委縣府各大部門,各局委辦,各鄉鎮,直屬單位,再加上醫院、學校等事業編,大數算200個,一個科級單位平均5個科級幹部,總共有在職科級幹部1000人。200萬人的縣區,有處級100人,科級1000人。你算不算是兩千分之一。如果在一個農業大縣,你是不是人中龍鳳了。

再說我們那批大學生吧,十多年來,混到副科級的也沒幾個。你瞧不上的“副科級”,對一些人來說“望洋興嘆”。

再來說說,縣區裡副科級實職的“威力”吧。如果是在縣委、政府部門部門的副科長,實權部門的副科長,社會資源還是很豐富的。如果是大局的副局長,比如,ga局副局長,那都不得了了。如果是鄉鎮副職,分管一攤業務,也是能幹點事的。為何你這麼憂傷?

最後談一談,你應該怎麼辦吧?

【一】42歲的基層副科級,還算是“青壯派”,雖然已經過氣了,但奮鬥成正科級,還是有希望的。在縣區裡,正科級的局長、鎮長、科長,還是能辦點大事的。

【二】42歲的基層副科級,如果提拔正科級沒有希望了,比如,你們縣區一刀切到40歲,一般情況下,可能不會再培養你了。你也要擺平心態。正科級一把手固然風光,但也有他的風險和壓力。有人說,吃飯吃素的,當官當副的。你調整心態,讓自己過得健康舒服,難道不好嗎?正處、副處,再過幾年,都到老年處。

【三】42歲的基層副科級,基本沒有希望再去市、省裡了。如果你在實權部門單位,接不上一把手,你也可以申請去一個相對比較閒職的單位,調整成正科級,了卻你的心願吧。再說一些清閒部門,你可以發揮自己的愛好,做一點自己喜歡的事情。


職場火鍋


在縣一級,縣四大班子正副職是處級領導,除此而外,還有幾個縣委常委,包括組織部長、宣傳部長、統戰部長、政法委書記、公安局長等,享受副縣級待遇,法檢兩院是垂直管理部門,一把手也是副縣級。其他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大都是正科級,一個縣40多個黨政機關、群團機關,200左右的事業單位,正副領導加一起,也就六七百科級幹部。再加上非領導職務,科級幹部大概有一千人左右,佔到所有的公職人員的10%左右。

按照統計,只有一成的科員可以晉升為副科級以上幹部,而晉升到縣處級的只有4.4%,進一步晉升到司局級(市廳級)的比例為1%。這樣看起來,縣區的副科級幹部雖然不算什麼,但也是十分之一,也算是一個小領導了。縣區的許多優秀幹部,都普遍得的是“副科病”,這是領導職數所限,也是一種現實,需要正確面對。

所幸2015年開始有縣以下職級並行,對於公務員和參公人員多了一條出路。今年6月份以後,這項政策擴大到了全體公務員和參公人員範圍,享受的職級在職位出現空缺時,也可以調任,對長期得不到提拔任用的公務員,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出路。希望接下來事業單位改革,會有相應的優待政策出臺。


職言管語


工作22年,晉升至副科,算不上成功,但也談不上不上進。

第一 ,平臺有限。體制內發展,平臺非常重要。如果是在國家部委,再差也能到正處級,相當一部分人能解決副廳;在省直廳局,副處很容易解決;到市直單位,正科不會是問題;而到了縣一級單位,職數和職級限制非常大,鄉鎮正職和局辦正職才是正科,題主能調副科已屬不易。所以有人戲言縣一級公務員有“副科病”,這是客觀條件所限,非人力所能改變。

第二,背景平常。體制內晉升,背景、能力、機遇缺一不可。如果非要在三者之間排序,我的排序是背景>能力>機遇。體制內選拔晉升的特點之一,就是存在相當大的主觀性,而且相對於企業特別是私營企業而言,對於工作成績的要求不高,判斷工作成績彈性很大,所以一直有“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的說法。不可否認,現在有背景的和平民子弟,在發展路徑和前景上仍然存在很大差別,甚至是天壤之別。很多家世好的人,晉升是有路線圖的,甚至可以說,有的人一出生就註定能到某個位置。從題主的目前的境況看,我感覺題主家世平常。

第三,努力不夠。現在體制內雖有不盡如人意之處,但是上升通道從來都沒有堵死。能力出眾的人,還是有很多機會可以脫穎而出,甚至青雲直上。請相信,無論何時,也無論哪個國家,都存在世家政治問題。但是無論何時何地,命運都會垂青那些有想法、肯付出、能堅持的人。結果是不會騙人的。從結果上看,我覺得題主之前的努力程度不夠,或者說,努力的方向不對。

工作22年,題主現在應該40多歲。從題主能問出這個問題,我感覺題主是個有思想的人,應該也是個有能力的人。這個年齡不算大,還大有可為。至少再進一步,搏一下正科實職不全是奢望。

我從旁觀者的角度,說句不腰疼的話:別放棄努力,沒到混吃等死的年齡呢,也許我們這一代人不一定成功,但是至少我們要下一代人趟趟路子,盡力創造更好的條件,哪怕是失敗的教訓,也是有價值的。

而且,現在還有個好消息,公務員職級並行6月份就要開始實施,縣一級單位晉升四級調研員還是很有可能的。

不忘初心,奮力前行。與題主共勉。


雷人說


在縣以下單位,工作22年混個副科只能說是一般水平吧,但也不能說不上進,畢竟縣裡最高級別才是正科級。

公務員職務層次有嚴格的區分,從低到高分別有科員、副科級、正科級、副處級、正處級、副廳級、正廳級等,縣以下單位和鄉鎮一級是正科級,縣領導才是副處級,在市直單位是正處級、在省直單位才是正廳級,所以,在縣以下單位任副科級領導幹部很正常。

你目前已工作22年,如果大學本科畢業參加工作的話,現在大概45歲左右,在縣裡40多歲才提拔副科級幹部的情況比比皆是,甚至有人一輩子也就是個科員。因為每個單位都有職數限制,就拿縣人社局來說,一般也就只有30個左右的行政編制,按照一正三副配備領導幹部的話,也就只能配備4名科級領導幹部,再加上2名科級非領導幹部,一共可以配備6名科級幹部。也就是說30個人裡邊,只有6個人可以提拔,只佔20%的比例,並且很多領導幹部都是直接從外單位調入,本單位想要提拔個副科級幹部也是很難的,所以在縣裡能混到副科級幹部已經很不容易了。

就因為縣裡公務員發展前景特別受限,很多人窮其一生也就是個科員,所以才出臺了職級並行政策。最新職級並行政策從今年6月份開始執行,將來即便職務得不到提拔,在縣裡也可以晉升到四級或三級主任科員,想到於享受副科級甚至更高的待遇。

總之,在縣裡40來歲才提拔副科的情況很多,並不能說明你不上進。

歡迎關注中省直遴選,有問題歡迎隨時交流!


中省直遴選


對於題主的問題:我在縣裡工作22年,副科職級,是否屬於不上進的了?

我想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並不是一個肯定或者直接否定的回答,因為題主提到兩個詞:縣裡、科級,說明題主是在縣裡面的事業單位,工作了22年,這個22年,如果放到社會外面職場單位,絕對算得上是老員工級別了,而且如果個人能力出眾的話,升職加薪真的不在話下。

我想,題主的情況還不算不上進,因為事業單位的晉升本來就比較複雜的多,不是僅僅靠工作年限工作資歷就可以了的,相對來說只是算一般,不算特別出色,也不算不上進。

得出上述結論的理由是,我認為:

01 縣裡屬於比較低級別的行政單位,很多時候都是面向基層的工作和各種部署,甚至本身就是執行的單位。

縣裡的事業單位一般事比較多,而且面向的群體主要是縣以下的人事物,比較紛繁複雜,事物都是比較基層基層繁多的,工作比較辛苦,繁雜,龐雜,但是不容易顯得突出,業績很難做得非常拔尖出色。

02 縣裡的事業單位,想要獲得升職加薪不僅僅是看工作年限,還有人脈,同事對自己的評價,甚至還有不言明的後臺關係等等。

縣裡的事業單位,說不上所有的晉升所有的關係都是完全公開透明的,很多時候也會有一些隱形的關係包含在裡面。

因此,除了要會做事,還要學會巧做事,巧做人,因為太老實的太呆板的人,很難獲得升職。

03 工作22年,副科級幹部,其實在同齡人當中,確實不算出色,一般的養家餬口還可以,貴在穩定和持久。

如果按照20歲開始工作就業,工作22年,那就是42歲,42歲是一個副科級幹部,其實確實很一般,但也是一個小領導,對於一般求安穩的人來說,也不算太差勁。

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使命,只有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地做事,並且保持不斷學習一直前行的心,時刻保持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才有機會一直在職場中保持主動的地位,

加油,希望以上建議對你有幫助。

歡迎關注我【職場琉璃】:多年職場經驗,專注寫職場相關知識,分享職場成長乾貨。新出欄的第一個專欄寫作課,限時特惠已經更新完畢,現在訂閱,就可以享受15節滿滿的頭條號寫作乾貨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