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茶樹菇要想或高產,栽培技術要先行,茶樹菇的高產栽培技術

茶樹菇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

一、生長條件

茶樹菇可利用油桐、楓樹、柳樹、櫟樹、白楊等闊葉樹作栽培材料。可充分利用麩皮、米糠、餅肥、雜木屑、蔗渣、稻草、棉籽殼、菌草等作為氮源。茶樹菇屬中溫型食用菌,在26℃條件下孢子經24小時就能萌發,經48小時後,肉眼可見到微細的菌絲。菌絲生長的最適溫度23—28℃,超過34℃停止生長,在零下4℃可保存3個月。子實體原基分化的溫度範圍是12—26℃,最適溫度為18—24℃。茶樹菇栽培的培養基含水量應掌握在60%—65%,即用手抓一把培養基,用勁捏,指縫間溼潤,稍有水滴但不流下,手指鬆開成塊,落地後散開為宜。茶樹菇對二氧化碳十分敏感,通氣不良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易造成菌絲生長緩慢、子實體菌柄粗長、菌蓋細小、早開傘、畸形菇等現象。茶樹菇是需光性真菌,子實體具有趨光生長特性,適宜的漫射光是完成正常生活史的必要條件。茶樹菇菌絲喜弱酸性環境,最適pH5.5—6.5。


茶樹菇要想或高產,栽培技術要先行,茶樹菇的高產栽培技術

二、制種方法

茶樹菇可分春秋兩季栽培。春栽宜當地氣溫穩定在18℃時往前推2個月接栽培袋,秋栽氣溫穩定在24℃往前推2個月接栽培袋。茶樹菇母種,常從栽培的子實體或野生子實體中,選擇生長良好、朵形圓整的用作組織分離材料。 母種培養基配方及製作: 配方1:馬鈴薯200克、葡萄糖20克、瓊脂20克、水1000毫升。 配方2:馬鈴薯200克、葡萄糖5克、蔗糖5克、瓊脂20克,麩皮50克(煮汁)、硫酸鎂0.15克、水1000毫升。 按常規配製、分裝、滅菌、制斜面備用。

分離培養。在無菌條件下,將菌柄剪短、縱切掰開,在菌柄與菌蓋連接處,切取組織一小塊移接到斜面培養基上。置於25±2℃恆溫箱中培養,菌絲長滿斜面即為母種。培養基及製作:原種常用麥粒培養基或木屑培養基,用蘑菇瓶分裝。栽培種因用種量大,常用木屑為主要原料作培養基,用聚丙烯袋分裝,木屑培養基與栽培料配方相同。將原料加水拌勻(麥粒需浸、煮),然後分裝入瓶、袋中,壓實。中間打一孔穴,掃淨瓶袋粘著物,制好棉塞,按常規滅菌、冷卻。 在無菌條件下接入母種(或原種),每支母種可接原種5瓶左右,栽培種40—45天培養,菌絲可長滿瓶(袋)。

茶樹菇要想或高產,栽培技術要先行,茶樹菇的高產栽培技術

三、栽培技術

茶樹菇可春栽和秋栽。栽培場所,既可室內栽培也可室外栽培,栽培形式則分為層架式袋栽、牆式袋栽和床式覆土栽培等。各地可因地制宜加以選擇。

1培養基配方 配方1:雜木屑76%、麩皮20%、糖l%、過磷酸鈣1%、碳酸鈣1%、石膏l%; 配方2:雜木屑68%、麩皮15%、茶籽餅粉15%、糖1%、石膏粉1%; 配方3:雜木屑58%、棉籽殼20%、麩皮20%、糖1%、石膏粉1%; 配方4:雜木屑60%、甘蔗渣18%、麩皮或米糠20%、過磷酸鈣1%、石膏粉1%; 配方5:雜木屑60%、玉米芯20%、麩皮或米糠19%、石膏粉1%; 上述配方含水量為60%,自然pH,秋季栽培應加入0.1%—0.2%的多菌靈;油茶栽培地區可加10%的茶籽殼粉,能有效提高產量。

2室內袋栽 用於室內袋栽的場所,要求乾淨、衛生,遠離作坊、倉庫及家禽家畜欄舍,調溫和透光性能良好。栽培前須進行全面殺蟲和消毒,首先打掃清洗乾淨後用500—800倍的敵敵畏溶液噴灑殺蟲,隔3—5天后,再用硫磺或甲醛溶液燻蒸消毒,以防治雜菌孳生。 按照選定的栽培料配方,稱取各種原料,加水拌勻使含水量達60%—65%,用手工或裝袋機分裝人17×33×0.005釐米的聚丙烯折角袋內,鬆緊一致,料面平整,裝料高度為13—15釐米,上加無棉蓋體或套環棉塞封口。常壓100℃保持10小時,悶過夜或高壓0.138兆帕保持1.5小時滅菌。

茶樹菇要想或高產,栽培技術要先行,茶樹菇的高產栽培技術

3.接種培養 經滅菌冷卻後的料袋,在無菌條件下接人1接種鏟栽培種,套塞上無棉蓋體或套環棉塞。菌種儘量成塊狀,避免過碎以防死種。將接種後的菌袋豎立排放在室內的層架上,在25℃條件下培養45—55天,菌絲即可發滿全袋。發菌期間,室內儘量保持黑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