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優質、高產、高效、最佳模式探究

為提高水稻種植調控水平,挖掘增產潛力、提高產量、改善品質,促進我場水稻綜合生產能力增強,推進我場水稻生產再上新臺階,

結合我場實際情況制定水稻優質、高產、高效最佳模式試驗方案。

水稻優質、高產、高效、最佳模式探究

1試驗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供試品種:龍粳36,主莖11片葉,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數130天左右。需逸10℃活動積溫23到50℃。試驗方法;設2個處理,並且與大田進行對比。插秧規格,寬窄行,行距20釐米、40釐米間隔,株距10釐米。水稻中耕要求,生育期中在株行間進行的表土耕作,水稻在分櫱期進行,一季作物約中耕3到4次。中耕深度應掌握淺-深-淺的原則,即作物苗期宜淺,以免傷根;生育中期應加深,以促進根系發育;生育後期作物封行前則宜淺,以破板結為主。

水稻優質、高產、高效、最佳模式探究

2結果與分析

2.1試驗地

整地前、收穫後基礎地力水平2.2試驗地氣溫、光照、降雨量等氣象條件彙總。試驗地點2014年氣象條件2014年無霜期為157天,活動積溫2756.4℃,今年的氣候因素,4月份是播種和秧田管理的時期,平均氣溫7.5℃,降水量16mm;5月份氣溫逐步回升,5月平均氣溫達到14.1℃,降水量85.2mm;6月份水稻處於營養生長期,平均氣溫達到21℃,降水量70.8mm;7月份水稻正處於孕穗、抽穗關鍵期,溫度迅速回升,平均氣溫到23℃,降水量為13.9mm為全年最高;8月份溫度也處於20℃以上,降水量達為43.7mm;9月份溫度逐漸下降,降水量80.2mm,利於水稻的後期成熟。

水稻優質、高產、高效、最佳模式探究

2.2主要農事操作和生育進程

主要農事以及秧田管理;秧田管理嚴格按照《寒地優質高產水稻生產技術規程》執行。園區試驗棚育苗於4月10日播種,4月19日出苗,出苗整齊。整地;4月20日泡田,4月25日攪漿機攪漿,水耙輪耙平。5月5日整地結束。插秧標準;5月11日人工插秧,插秧規格為寬窄行,行距20釐米、40釐米間隔,株距10釐米。基本苗數保證130株。標準達到:淺、勻、直、齊、密、滿。肥料管理;以葉齡診斷技術為依據,整個生育進程肥料施用情況如下:施肥比例:氮肥按基:櫱:促花:保花肥為4:3:1:2的比例施用;磷肥全部用作基肥施用;鉀肥50%用作基肥,50%用作穗肥。肥料品種:尿素(N46%);磷酸二銨(N18%、P2O546%);60%氯化鉀;噸田寶。

水稻優質、高產、高效、最佳模式探究

施肥時期:基肥在水整地時施用,氮肥用量為投入總量的40%,磷肥全部投入,鉀肥投入50%;櫱肥在水稻插秧後7-15天施用,用量為氮肥總量的30豫;促花肥施用在7.5葉期,用量為氮肥總量的10%,鉀肥總量的50%;保花肥施用在10.1-10.5葉期,用量為氮肥用量的20%。噸田寶:30到60毫升/畝兌水15到20千克拔節期(6月15到20日)和灌漿期(7月20到31日)施用兩次。

水稻優質、高產、高效、最佳模式探究

2.3水層管理

水稻在花達水插秧後及時放水扶苗,水深苗高2/3,以不淹沒秧苗心葉為準,以水護苗,以水增溫,促進水稻早返青;水稻返青後,進行淺水灌溉,保持水層3到5釐米,做到以水保溫,以水增溫,以增加水溫和泥溫,加快水稻分櫱;水稻進行晾田後進入間歇灌溉,灌3到5釐米水層後停灌,讓其自然滲幹,直到無地表水,腳窩尚有淺水時,再灌3到5釐米水層,如此反覆但減數分裂期不能缺水;水稻進入抽穗期保持水層3到5釐米,齊穗後由淺水層轉入間歇灌溉;水稻抽穗30天以上,進入臘熟末期再停灌,到黃熟期再排幹。

水稻優質、高產、高效、最佳模式探究

2.4植保措施

本田除草本田前期雜草防除:移栽前3到7天封閉除草,稻思達6克+10豫吡嘧磺隆20克+30%苄嘧磺隆10克+阿羅津30毫升/畝,採用噴霧器兌水甩噴法施藥。本田二次滅草:於移栽後15到20天進行用藥,阿羅津60毫升+10%吡嘧磺隆15克/畝,藥土法均勻施藥,保持水層5天以上。本田防蟲:應該以預防為主,今年病害發生量小,在移栽後6月上旬用速可斃33ml/畝進行預防。本田防病:包括葉瘟、穗頸瘟、鞘腐病、褐變穗及髒穗等。水稻破口期和齊穗期各用1次拿敵穩15克/畝;紋枯病則在水稻拔節初期加噴施1次拿敵穩15到20毫升/畝。施藥方法為揹負手動噴霧器噴液量20到30公斤/畝;機動彌霧機噴液量5到10公斤/畝,並配合農場航化綜合防治。不同處理對水稻生育期的影響。

水稻優質、高產、高效、最佳模式探究

2.5不同處理產量分析

調查方法:成熟期取樣,每一小區取有代表性的10穴,測定每穴穗數、每穗粒數、結實率和千粒重,考種測產,對籽粒重量進行測定。通過試驗數據調查結果表明,中耕的水稻比不中耕的水稻每平方米莖數、穗粒數、結實率和千粒重都高,所以有增產了效果,增產比為2.1%。但大區示範比試驗都高,說明中耕對水稻的產量沒有影響,只要按照水稻旱育稀植“三化”栽培技術進行栽培管理,水稻也有一定的產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