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姚广孝——明成祖的大谋士,死后原来埋在了这里……

姚广孝墓塔,全名“太子少师荣国恭靖公姚广孝之塔”,位于北京房山区常乐寺村北,建于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年间,坐北朝南,为八角九级密檐式砖塔,高约33米。塔前立有明成祖朱棣"敕建姚广孝神道碑"一座,碑立于宣德元年(1426年),高4米,宽1.1米,厚0.33米。

姚广孝——明成祖的大谋士,死后原来埋在了这里……

姚广孝墓塔在北京西六环之外

姚广孝塔须弥座束腰浮雕寿字和花卉,其上为3重外倾莲花瓣,上承塔身。塔身东、西、南、北四面雕仿木隐作隔扇门,其它四面则雕花棂假窗。正面门楣上嵌石1方,上镌楷书:“太子少师赠荣国恭靖公姚广孝之塔”。塔身之上为9重 叠涩檐,各角悬铜铃。塔刹铁制,由8条铁链锢于檐角吻兽上,状似葫芦。日伪时期,姚广孝塔被盗,墓塔地宫内劫后之余的明代青花瓷缸曾被抬至房山城,后来下落不明。

姚广孝——明成祖的大谋士,死后原来埋在了这里……

姚广孝墓塔

建国以后,姚广孝塔先后进行了两次修缮。第一次是在1980年,这次工程填平了盗掘后留下的地穴,并围塔基筑石砌基座,将塔基加固。1985年又进行了全面修缮,恢复了基本面貌。

姚广孝——明成祖的大谋士,死后原来埋在了这里……

姚广孝墓塔

姚广孝塔前原有享殿一座,殿侧有围墙,殿前有门楼。享殿前自南而北原有神道一条。在大约距塔30米处的神道正中,姚广孝神道碑尚存,螭首龟趺,碑额篆书“御制荣国公神道碑”。碑的外围有砖砌的围挡,1980年添建了护碑楼。

姚广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暗,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学家,文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

姚广孝——明成祖的大谋士,死后原来埋在了这里……

姚广孝墓塔塔顶

姚广孝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精通三教, 与明初儒释道各家学术领袖都有不错的关系。 洪武15年,被明太祖挑选,以"臣奉白帽著王"结识燕王朱棣,主持庆寿寺,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朱棣靖难第三年,姚广孝留守北平,建议朱棣轻骑挺进,径取南京,使得朱棣顺利夺取南京,登基称帝。以区区燕地一方土地敌全国兵马,且最终获胜,历史上绝无仅有。

姚广孝——明成祖的大谋士,死后原来埋在了这里……

姚广孝墓塔

姚广孝——明成祖的大谋士,死后原来埋在了这里……

姚广孝墓塔

永乐二年,姚广孝拜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并复姓为姚,赐名广孝。明成祖命姚广孝蓄发还俗,被姚广孝拒绝。明成祖又赐他府邸、宫女,他仍不接受,只是居住在寺庙中,上朝时便穿上朝服,退朝后仍换回僧衣。

形如病虎。姚广孝早年曾游览嵩山寺,相士袁珙对他道:"你是个奇特的僧人!眼眶是三角形,如同病虎一般,天性必然,嗜好杀戮,是刘秉忠一样的人!"姚广孝大喜。

姚广孝——明成祖的大谋士,死后原来埋在了这里……

姚广孝墓塔

姚广孝——明成祖的大谋士,死后原来埋在了这里……

石碑

妙解落瓦。成祖起兵之时,突有暴风雨来临,将王府的檐瓦吹落在地。风吹落瓦在当时被视为不祥之兆,因此成祖不禁变色。姚广孝道:"这是吉兆啊!自古飞龙在天,必有风雨相从。王府的青瓦堕地,这预示着殿下要用上皇帝的黄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