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果美元霸權不在,美國GDP是否會降一半?

胡說八道賈磚加


先進行肯定的假設,美元霸權不在造成了美國GDP下降了一半。2018年的GDP從20萬億美元跌到了等同於10萬億美元的經濟總量。美國的人口數量為3.27億,也就是人均GDP降到了3.05萬美元。這裡就以高出發達國家水平不多的韓國為參照物,韓國2018年的GDP1.6萬億美元,人均GDP3.1萬美元。

美國的GDP下降一半而人均GDP還是接近韓國水平,也就是還處於發達國家的行列!


從經濟總量上來看,下降一半即10萬億美元GDP的美國排在了全球的第二位置,中國就以13萬億美元輕鬆地成為了全球經濟總量最大的國家。可是中國的人均GDP剛剛接近1萬美元,按照5%的經濟增長速度,還需要至少22年以上才可以跨過中等收入國家陷阱,使得人均GDP達到了3萬美元,真正成為了一個發達國家。人均趕上美國預計也要超過30年時間。

可是美元不在,還有什麼貨幣可以成為全球貨幣呢?


世界上幾乎清一色地有政府通過央行來控制國家的貨幣發行權,只有美國沒有中央銀行,而是通過私有銀行聯合體美聯儲來控制貨幣發行權,不聽命於政府最高決策者,是有美聯儲、華爾街和國會形成的一個完整的相互的制約來體系來管理。而且經過100多年的不斷演變和發展,形成了一個十分複雜的完整的金融體系。

世界上除了美元不受制約國家權力,可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都無法擺脫國家對銀行發行權的控制,也就是貨幣會成為地方促進經濟發展的需要。還有哪個國家可以替代美元成為全球貨幣?要不就是進入了一個各自為政的貨幣世界,要不就是根本就不在有所謂的世界貨幣。美元再不爭氣,在全球的貨幣市場裡還是美元最具有其安全性,這在未來很長的時間裡也很難得以改變。


美元的霸權是跟美國的政治、軍事、經濟、科技、人口、地位、區域等各方面相互融合再一起的結果。

在陸基時代亞歐非地區才是世界的中心,俄羅斯、中國、印度都是重要的核心地帶,可是在進入海基時代以來,西班牙葡萄牙的快速發展,大英帝國的崛起,以及後來的美帝國主義的稱霸世界,都無法離開地理位置帶來的作用。

而在整個美洲地區的地位位置,剛好處於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核心位置,其位置價值更是具有其絕對的優勢,美國還會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稱霸世界,而美元體系的複雜性和獨立性還會繼續承擔世界貨幣的重要角色。

總之,這個世界我們無論如何的不心甘情願,可是美元的全球性和美國的霸權還會繼續存在。假如美元霸權不在,世界也將會出現金融大波動。美國GDP下降了一半,世界其他地區的經濟還會持續高速發展呢?顯然也是一場全球性的災難,沒有那個國家可以置身事外!


鞅論財經


一、美元壟斷世界貿易的格局正在不斷打破。2017年,美國的GDP總量為19.37萬億美元,佔到世界總比重為23.12%;2018年,美國的GDP總量為20.5萬億美元,但是世界部分國家的GDP總量還沒有公佈。不過,美國2018年經濟增長了2.9%,世界經濟平均增長率預測為3.2%(世界銀行的預測)。所以,美國經濟佔世界經濟比重應該有所下降,具體應為23%上下浮動。

二、美國內需消耗大。

(一)軍事開支世界第一。

1、11支航母戰鬥群。每年開支舉世無雙,這筆內需支撐著美國國內經濟發展。

2、核大國地位,無出其右。

3、海外軍事基地無出其右。

(二)國民高消費。

美國1萬美元家庭屬貧困戶。3.1億人口年耗3.1萬億以上。

三、高科技出口貿易,仍然是美國占主導地位。

四、石油進口。化工機械出口。

因此,短時間內,即使美元壟斷地位不保,美國GDP不會下降50%。


黃金時代當家


美元在國際結算佔比大約40%,歐元大約30%,然後是英鎊、日元,人民幣大約2%佔比。

人民幣目前還不能自由兌換,人民幣的使用主要是政府間貨幣互換,其他就是鄰國邊民互市使用。人民幣國際化十分遙遠,主導地位無法預測。

這種情況下,反對美元意思不大,因為不知道支持誰更有利於中國。有些話題具有民族主義,但沒有可操作性。

中國最優路線不是發展與發展中國家的親密關係,中國需要融入發達國家的思維和價值觀,這有利於理順社會思潮,團結一致向前看。中國人均GDP還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經濟面臨諸多結構性問題,快速發展的勢頭長期無法拉起,需要與發達經濟體合作儘快改善經濟結構,提速換擋。

美國是享受了鑄幣稅,歐盟也一樣,其他強勢貨幣英鎊、日元、澳元、加元、坡幣、人民幣也符合經濟創造性的小小的發揮自己的作用。中國在成為發達國家之前,人民幣不可能成為主導貨幣。


雲端美


有這種看法的人那是對美元的一種誤讀,美元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氾濫,美元在全球貨幣中應該算得上最穩健的貨幣。美聯儲對美元的管理是有節制的,並不像一些央行毫無紀律約束,道德底線崩潰。

一是美元國際貨幣地位是源自於美國自身的經濟實力,儘管美國經濟受經濟週期影響,但從康波週期來看,這種週期越來越長。08年雷曼危機以來,美國經濟緩慢復甦,美聯儲七次加息修復資產負債表,目前美國經濟在全球屬於最好的國家之一,美元指數,美國股市、債市、就業率都處於近十年來最好水平。

二是在全球一攬子貨幣中,納入結算貨幣的除美元外有歐元、日元、英磅、人民幣。人民幣雖然在國際結算貨幣中比例有所提高,但佔比仍然很小,人民不可自由兌換的癥結註定不可能走得太遠。歐盟、日本、英國由於經濟問題纏身,也難於挑戰美元。

三是美元管理機構美聯儲是獨立於美國聯邦政府的一個協會組織,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制定並不受聯邦政府影響,加息降息購債由成員會議決定。是一個有紀律約束的組織。近十年美元的增長量不到40%,相較於我們M2增加400%不值一提。

四是美元的霸權地位正受到挑戰,為了規避強勢美元對自身的傷害,歐盟正在籌劃繞開美元建立自己的結算體系,俄羅斯、中國等為避免美元的制裁也積極繞開美元建立自己的結算體系,尤其是即將發行的人民數字貨幣將為人民幣國際結算開闢道路。現在全球最俱挑戰美元的數字貨幣天秤幣也呼之欲出,但取代美元國際結算貨幣地位的貨幣何時出現是個未知數。

即便今後會出現如天秤幣類似的的國際結算貨幣,美元國際結算貨幣地位喪失,但美元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影響力不會消失,比如對大宗商品定價權的影響等,更不會影響美國GDP的增長,因為GDP的增長與美元霸權關係並不大,而是取決於他的經濟結構,科技實力以及經濟效率。


烏蒙金融號


美國維持它世界老大的位置,依靠三樣東西。第一個是美元霸權,第二個是美國的軍事能力,第三個是美國的科技能力。這三樣東西相互依存,相互支撐。所以如果題主的假設發生了,那除非是美國的軍事能力和科技實力都同時下降,才會使得美元霸權不存在。那這個時候美國的gdp很有可能降到一半了。


但是我們如果假設,只是失去美元霸權而其他的條件沒有變化,美國還是世界老大,我們再來討論一下會發生什麼?。我們先來看看如果美元霸權消失,這個世界會出現什麼變化。哥哥,國家他們還處多種多樣可能有人民幣歐元日元等等美元只佔其中的一小部分,美國無法再通過降息和加息來剪全世界的羊毛。

後面美國的gdp會不會降到一半?那就要看美國的經濟增長了。

如果美國經濟增長不錯,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吸引國際資本的能力還是很強的,錢還是會流入美國,美元會升值,由於美元的預期升值,國際資本進一步到美國。美國的日子就非常好過了。gdp可能不會下降。

但是。這種增長一般是不可持續的。一旦美國發生經濟危機。國際資本流出的時候,美國的經濟危機就沒那麼容易恢復了,因為失去了美元霸權,就無法像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把風險轉嫁到全球了,就只能自身消化了。那個時候美國經濟會出現斷崖式的下跌,GDP降一半還是有一定可能性的,但是比較小。然後再一個平穩的狀態。這個時候美國可能還是世界第一大國。因為他的科技創新能力依舊,還是再次能夠吸引國際資本的流入。


莫水宏觀經濟


先說結論:50年之內不會,但長期來看是會的。

我曾經認為過美國的強大建立在他金融/美元霸權上的,也曾經認為美國的強大是建立在他軍事霸權上的,也曾經認為美國的強大是建立在他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二戰隔岸觀火的基礎上,但是思考了以後我查閱資料發現1900年前後美國就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一的工業國,如果沒有大規模建設高等教育人才美國是做不到吸收轉化創新歐洲工業革命成果的。

1.美國國力根本在於人才方面

美國作為全世界最重視的教育人才的國家可能有之一可能沒有之一,從他理工開國班底成員開始就瘋狂的建設高等教育。在美利堅合眾國成立之前,全美僅有9 所高等院校,當百年國慶之時,全美高等院校總數已達700 多所(平均一年建成7所高校),而當慶祝建國200 週年之際,院校總數已超過2800 所, 如今美國共有4810 多所高等院校。1862 年美國聯邦政府通過《莫里爾贈地法案》該舉措更是把美國的高等教育推向了一個新次元的教育支持,很快美國便憑藉高等教育的人才吸收、轉化、二次創新了來自歐洲的科學技術,並且迅速發展上位。也正是這些高等教育人才奠定了美國機械、電氣、醫藥、航空、航天、軍工、汽車、醫械、集成電路及芯片等多家企業的基石,在宏觀方面,美國的經濟學人才建立了佈雷頓森林貨幣體系,美國的軍事學人才建立了快速反應廣泛佈局的全球性的軍事戰略基地等等。

上個世紀末期,世界上的頂級高校美國的哈佛、耶魯、斯坦福,日本有東大,英國有牛津、劍橋,蘇聯有莫斯科,法國有巴黎高等師範,德國有慕尼黑工業,瑞士有蘇黎世大學等等百花齊放,但是現在呢?美國在頂尖高等教育幾乎是世界壟斷地位。

最恐怖的還有極高的人才留存率,即前往美國就讀高等教育的人才大量留在的美國的科技企業中發展。

2015年美國共授予博士學位5.5萬人,科學與工程領域佔75%,其中有1.4萬人為外籍,中國、印度和韓國籍加起來佔了一半。

2、醫藥、醫械、醫療行業

首先是高精尖的醫藥行業,在世界頂級藥企超過百億級別的24家企業中,美國以12家遙遙領先,美國入選top50藥企一共有16家,可以說基本都在頂端。美國藥企是出了名的高投入研發,平均研發/收入大約在15-25%,對比之下中國中藥企一般平均不超過3%,現代化學藥不超過10%。

然後是醫械行業,美國在全球十大醫療器械廠商中獨佔7家,GE、美敦力、強生等企業實力十分雄厚,例如強生的一次性超聲刀在很多發展中國家的醫院中會反覆使用5-10次。

3、航天行業

航天一直是一個國家最高精尖科技的整合體現,在多年前,美國航天不算寂寞,有毛子和歐空局陪美國玩一玩。現在美國已經無聊到只能自己陪自己玩了。

美國NASA毫無疑問是最強的航天科研機構,

美國ULA擁有目前最強的氫氧火箭發動機RS系列(後看不見來者),ULA總體發射成功率超過95%,德爾塔四火箭發射成功率100%。現在美國ULA在全力研發下一代火神火箭。

4、航空行業

世界十大民用飛機公司,美國佔據五家。其中波音作為世界頭號航空公司,佔據了50%以上的市場份額,緊隨其後的是法國空客的30%+,除此之外美國還有灣流、賽納斯等中小型飛機的知名公司。

5、其他很多產業型的方面我就不一一一列舉了,因為要花很多時間而且看這個回答的人可能也沒太大的興趣,比如美國的農業、畜牧業在科學科研推動下的發達等等,我們學習中學物理知道有個名詞叫加速度,美國的衰落的最大前提是推動美國加速的加速度沒了(高等教育人才),如果美國一直有加速度,即使美國的加速度在變小,但是從物理學來說發展速度依然是在提升的,加速度10和1都是在加速中。只要有加速度,那麼美國就會有源源不斷的本土或來自各國的養分去成長為下一個波音、輝瑞、SpaceX等企業,SpaceX成功發射重型獵鷹的一週內收到了10W份海內外的簡歷,大量都是斯坦福、麻省理工這樣的畢業生這就是一種良好的相互促進典範。

所以,就你能想到的所有高精尖行業裡面,美國都處於領先和霸主地位,而且起碼領先世界至少50年,如果美國全行業的霸權地位喪失,那他的GDP減少才有可能。


楚說財經


美元霸權不在,美國GDP也不會猛的一下子下降一半。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美國的經濟肯定沒有現在的地位,逐步萎縮是極有可能發生的。因為美元的霸權奠定了美國現行經濟運行的基礎。



美元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流通貨幣,其在美國本土之外的流通規模是美國本土之內的數倍。而美國也藉助美元的地位,實現了世界財富的引流,由於美元這個工具,美國相當於世界的最低窪地帶,全世界的財富都吸引和匯聚過來,美國在對這些財富進行整合利用,讓美國享受到半個多世紀的世界財富紅利。



然而美元的霸權不在,美元就是一個普通貨幣,只能在固定區域內流通。當它不再具有世界級貨幣屬性的時候,其他國家的財富自然不會不斷的對美國匯聚,美國政府也就無法向向世界各國借來錢。這時的美國也就變成了高地,水無法向高處流。

然美國而沒有世界各國的財富彙集,無法剪世界各國的羊毛。自然會導致美國競爭力變弱,之後的美國自身的運行全部要依靠內部的發展。所以美國會經濟行動能力逐步變弱,經濟規模也會逐漸萎縮。但要和經濟下降一半,倒不太可能。但萎縮的1/3卻是極有可能的。



而且之後的美國人再也無法消費全世界了,因為其他各國的人再也不會為美國提供財富。準確的說美元霸權不在也就標誌著美國整體霸權的崩塌,美國也就從一個世界霸主國家變成普通的美洲國家,最多算是一個美洲地區強國。


大正看世界


不可否認,美元仍然是世界貨幣,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結算、計價和儲備貨幣,也是美國世界霸權的重要支柱之一,但是要知道,不是美元成就了美國經濟,恰恰相反,美元霸權是建立在美國強大的綜合實力之上的,即使美元霸權不再,以美國的實力來看,美元也會是世界上重要的貨幣之一。就比如英鎊,當初它的地位和當今的美元一樣,雖然它的世界貨幣地位被美元取代,但如今英鎊依然是世界上主要貨幣之一。因此美元霸權不再,對美國經濟來說會有很大影響,但美國GDP不會降一半那麼多。



美國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自19世紀末美國經濟超過英國以來,美國已經連續120多年經濟總量保持世界第一。2018年美國GDP高達20.49萬億美元,仍然穩居世界第一,排名第二的是中國,GDP為13.6萬億美元,相當於美國的2/3左右。美國各方面都很強,其擁有世界最發達的金融業,最強大的軍事產業,最多最強的高科技公司及高等院校,因此即使美元霸權不再,美國也不會一蹶不振。



美元霸權不再,對美國影響最大的就是它的金融業,但金融業佔美國GDP的比例只有1/5左右,即使美元霸權瞬間瓦解,美國金融業遭受巨大沖擊,但也不至於瞬間化為零,因此美國GDP不可能降一半。當然,美元霸權崩塌對美國經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因為美元失去了霸主地位意味著美元在國際支付結算體系被顛覆或受到了破壞,美國政府就不可能通過美元的寬鬆或緊縮來剝削全國其他國家了,也就是說美國再也無法向全世界各國徵收“鑄幣稅”了。

與此同時,美元一旦失去了霸主地位,這將意味著美國藉助外來經濟力量來發展自身經濟優勢,或者藉助世界經濟力量來消化自己經濟問題的能力就會喪失,這對美國經濟來說,破壞力非同凡響。


錦繡中源


如果沒有霸權不在,那麼是有另一種貨幣取代今天的美元地位?還是會出現美元、歐元、人民幣三足鼎立局面?亦或是“群雄並起”?這幾種可能性都存在!作為一箇中國人🇨🇳,最希望的局面當然是取代美元今天的地位。從目前的局勢看美元獨霸的形勢已在慢慢下沉,未來十年世界貨幣最起碼也會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那麼美國gdp是否會下降一半?

美元霸權地位被取代

如果是美元霸權地位被取代,那麼美國的gdp也就不再以美元計價,而是以取代他地位的貨幣計價,這種情況下是無法衡量的,因為標準不一樣!

世界貨幣市場群雄並起

如今的各國貨幣皆與黃金脫鉤,也就是說幾乎每個國家的貨幣都是信用貨幣。那麼如果美元霸權不在,美國霸權也就必然隨之逝去。世界沒有了一超霸權,同時也沒有出現霸權聯盟,那麼世界局勢陷入相對不穩定狀態是必然,在這種大爭之世你不服我我不服你,各自為政,貨幣之間難以相互計價,亦沒法去預估美國gdp走向。

以上兩種情況雖然不能預估其具體的數額,但可以肯定的是其國家整體實力必然比現在降低60%以上,也就是說佔世界三層以下!

世界貨幣三足鼎立

今天的中國是最有實力挑戰甚至終結美國霸權的國家,但歷來世界霸權你不打他是不會倒的,就如掃帚不到灰塵不會跑掉一樣!今天的中國穩紮穩打埋頭苦幹,不好高騖遠亦不妄自菲薄,抓緊解決好自己的問題進而為世界提供中國🇨🇳模式或者中國方案,就算今後不能領袖群雄,但成世界鼎足之勢則是毋庸置疑的,本質上這是中華文化決定的!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美元在世界通用貨幣市場的份額最多佔有三分之一,也就是說會從如今的60%左右降低一半。如若美元不會隨著美國國家整體實力的衰落而崩潰的話,那麼如果美元霸權不在,美國🇺🇸gdp亦將隨之減半是可以預見的!

今天的美國,拋棄了所有的仁義道德,民主與自由差不多已成了最後的遮羞布,可是特朗普卻連這布也不想要了。於是可以莫須有的罪名扣押任正非的女兒;可以明目張膽的逼迫日韓加增鉅額軍費;可以赤裸裸軍事入侵敘利亞說就是為了石油。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如今只剩下地理,衰落是必然的,除非全世界人民都瞎了!


聖哲同學


要動搖美元霸權,必須先動搖美元霸權的基礎,即科技霸權和軍事霸權。實際上美元,科技和軍事是美國霸權的三大支柱。三大支柱相互支持,相互促進,維持美國霸權不倒。三大支柱中,又以科技霸權最為根本。目前美國科技創新能力依然強勁,既享有第一先進科技大國的地位,又有新科技不斷湧現,這就註定了美國霸權短期內難以動搖。

對於我們以及世界上所有被美帝剝削和壓迫的國家而言,對美鬥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目前我們已擁有對抗美國的軍事能力,攻雖不足,守已有餘,不怕它軍事攤牌。科技上我們也正迎頭趕上,每年培養出的工程師和科學家數量遠超美國,追上美國只是時間問題。人民幣國際化雖剛剛開始,但是不願受美元剝削的國家很多,只要美國不改變利用美元霸權薅世界各國羊毛的政策,選擇將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的國家必然越來越多。

總之,中美之爭是個長期的演變過程,時間在我們這邊。對於未來,我們中國人可以持樂觀態度,併為之奮鬥!

下圖為美國科技的核心地帶,硅谷。流浪漢拉的屎快把美帝變成印度了[奸笑]

最後回答主題,如果美元霸權不在,美國面臨的可能就不是GDP降低一半的問題了,很可能分崩離析。在目前依然享有霸權紅利的情況下,美國都已出現分離主義傾向。一旦失去霸權,由移民組成,缺乏凝聚力的美國還能繼續存在嗎?真的以為那麼多移民,包括中國過去的,是衝著所謂“自由,民主”的價值觀去的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