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 进曹营“一言不发”的徐庶最后去了哪?

在《三国演义》中,有几个非常出彩的人物,他们出场时,让人眼前一亮,但是落幕时就悄无声息,不知所踪。像这样的人物有四五个之多,比如徐庶、貂蝉、蒋干,还有一个神秘的曲阿小将。最近几期我们聊一聊三国中这些无故失踪的人!

进曹营“一言不发”的徐庶最后去了哪?

​《三国秘闻录》第013期:徐庶究竟去了哪?

刘备一生奔波,屡战屡败,但是他一直不知道自己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直到“跃马过檀溪”遇到了世外高人水镜先生。

水镜先生对刘备一心恢复汉室的决心,非常的赞赏,告诉了他屡屡失败的症结所在,那就是没有军师,也就是说刘备缺少一个能给他指引大方向,军事上能给他出谋划策,内政上能给他巨大帮助的谋士。并给他举荐了“卧龙”和“凤雏”两个大才。

进曹营“一言不发”的徐庶最后去了哪?


世外高人“卧龙”“凤雏”虽然一时间没有着落,但是刘备在返回新野的途中,他遇到一个自荐的谋士,这个人就是徐庶,徐庶化名“单福”投奔刘备。徐庶初到刘备营中就展露出非凡的才能。

曹仁入侵,摆下“八门金锁阵”,让刘备陷入困境,还是徐庶识破这个阵法,击退曹仁。这应该是刘备自参与争霸以来打得最痛快的一场战斗。打这之后刘备对徐庶是非常的信任。

但是好景不长,曹操见刘备突然开窍,猜测刘备身边必定出了高人,最后还是曹操身边的谋士程昱识破了徐庶的身份,并想出了一条挖墙脚的“妙计”,那就是把徐庶的老母亲接来,并模仿徐母的笔迹让徐庶脱离刘备。一般在这种情况下,身为诸侯在留不住大才的情况下,肯定也不会让他去敌方效力,但是刘备就是与众不同,放走了徐庶,徐庶非常的感动,并发誓“终身不为曹操设一计”。

后来徐庶参与了赤壁之战,看破了东吴的苦肉计、诈降计、连环计等一系列的计谋,但是徐庶没有告诉曹操,只是私会庞统时点破,目的是为了求一个脱身之计。好友庞统建议徐庶去散布一些西凉马腾入侵长安的谣言,让徐庶请命去长安镇守,这样赤壁火再大也不会烧到徐庶。徐庶用此计脱离了赤壁战场,但是从此之后也就没有了徐庶的消息。

进曹营“一言不发”的徐庶最后去了哪?


在《三国演义》中,徐庶的戏份在他离开后,就再也没有交代了,徐庶的去向也成了人们讨论的话题。

如果只看《三国演义》,就是翻遍全书也找不到徐庶下落的(因为书中根本就没交代),不过有本三国周边的书籍交代了徐庶的去向,倒也算是合理。

徐庶在镇守长安期间,的确与马腾军队有一些小摩擦,在一次小规模的战斗后,徐庶发现了一具与他长相十分相似的尸体,于是更换衣服,偷梁换柱,诈死隐居到了雍凉一带,从此不再过问世事 。

当然这只是一个杜撰的徐庶的去向,徐庶的下落在史书《魏略》还是有所交代的。

进曹营“一言不发”的徐庶最后去了哪?

徐庶离开刘备,并不是因为刘备在徐庶的帮助下打了胜仗,惹得曹操看着眼红,用计策诓骗了刘备和徐庶。真实情况是刘备败走江陵,在逃亡途中,徐庶的老母被曹军俘虏,徐庶为了老母的安危,不得不向刘备辞行,进了曹营。与他同去的还有徐庶的好友石韬。两个人在魏国做了官,徐庶先后被任命为右中郎将和御史中丞,后来还做到了郡守的位置,好友石韬也做到了典农校卫这一职位。徐庶的情况和夷陵之战被迫投降魏国的蜀汉水军大都督黄权的情况是非常相似的。要说刘备在众多君主中算得上是一个胸襟开阔之人,这种手下被迫投敌的事情先后经历了两次,每次都很大度的放行,着实不易啊!

诸葛亮在公元228年北伐的时候,听说了两人的情况,还发出感慨:“难道魏国的谋士太多了吗?为什么不中用徐庶和石韬呢?”

进曹营“一言不发”的徐庶最后去了哪?


前面写过一篇诸葛亮为什么不投奔曹操时就讲解过这个原因,曹操的谋士体系太完善了,外来人很难打进这个核心圈子。打不进圈子,能耐再大。也得不到施展。

徐庶、石韬投奔到曹操时,曹操已经占据了二人之一的天下,人才已经处于饱和状态,即便有个好的位置,那也是高位者自家先举荐,徐庶和石韬在魏国没有根基,没有家族背景,能做到这个位置已经是着实的不易了。

下期预告:四大美人之一有“闭月”之貌的貂蝉最后去了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