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隋唐故事:瓦崗五虎狂卷長蛇陣,第八好漢被誆走,第九好漢遭槍挑

由於《三國演義》的成功,在眾多歷史演義小說中,也大量出現了模仿的現象,其中被借鑑最多的,即使五虎大將這個概念,可以說,只要是在袍帶書中,基本都有五虎將出現,而且由於很多內容相似的書,由於創作者不一樣,同一個勢力的五虎將人選可能都略有不同。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隋唐系列小說中,瓦崗山五虎版本眾多。最普遍被接受的是單雄信、王伯當、謝映登、王君可和尤俊達的組合,還有說秦瓊、羅成、程咬金、裴元慶和邱瑞的組合,另外,除了這10位之外,還有些版本,將小霸王翟讓列入其中,總之,就是書中那些有名的大將,怎麼排序都是創作者一張嘴的事兒。比如在《興唐傳》中,羅成並不算瓦崗英雄的“原始股”,程咬金是混世魔王,秦瓊是大元帥,邱瑞和裴元慶還沒有上山入夥,因此,所剩的虎將中,也就那麼五六位人選。

隋唐故事:瓦崗五虎狂卷長蛇陣,第八好漢被誆走,第九好漢遭槍挑

書中也交代了羅成上山的原因,那是因為楊林一打瓦崗時,擺下了一字長蛇大陣,山上的英雄沒有人可以破陣,所以羅成才成為了眾家兄弟的救星。等到羅成臨時掛帥後,便開始了調兵遣將,首先派王君可、王伯當、謝映登、尤俊達和翟讓五大虎將攻打大陣正門,但他們的任務主要是破壞一字長蛇陣基本格局,打亂隋軍部署。而後讓秦瓊領著書中第一猛將,力大無窮但卻不會什麼武藝的羅士信負責挑釁楊林,只要調虎離山成功,大陣內一亂,破陣就成功一半了。而後自己親率主力,直搗陣眼,毀掉大陣,最後讓單雄信擔任幾路總救援,預防意外情況出現。

隋唐故事:瓦崗五虎狂卷長蛇陣,第八好漢被誆走,第九好漢遭槍挑

安排妥當後,各路人馬出發了,首先當然是五虎將率領的大部隊,直抵長蛇陣,一番奮力衝殺,給隋軍造成的損失不小,王君可素有小關羽的稱號,刀斬楊林手下兩家太保,包括其中最厲害的楊明遠;勇三郎王伯當不遑多讓,一馬當先槍挑敵將三員;神射將謝映登無愧於大名,先射羅芳後射薛亮,立下大功;鐵面判官尤俊達算是幾人中本事相對一般的,但也仗著手中三股託天叉擊殺敵將一人;小霸王翟讓更是神威大展,勢不可擋。就這樣,一字長蛇陣內部已然大亂,而陣中主帥,隋唐第八條好漢,靠山王楊林卻沒有合適的指揮與防範部署。

隋唐故事:瓦崗五虎狂卷長蛇陣,第八好漢被誆走,第九好漢遭槍挑

原因很簡單,楊林被秦瓊誆走了,因為楊林一直愛惜秦瓊的本事,想要招降他為隋朝效力,秦瓊當然不可能答應,但是在破陣之時,他卻忽悠楊林,說瓦崗山上已經害怕了大隋的軍事力量,想要投降,不知道楊林能否接受。正當楊林將信將疑,靠近秦瓊時,羅士信從秦瓊身後猛然殺出,一棍砸向楊林,饒是楊林經驗豐富,躲開了這一暗算,但他早已氣得火冒三丈,抬手摘下囚龍雙棒就追秦瓊。秦瓊當然知道自己這哥倆不是楊林的對手,撥馬邊跑,楊林追了一會兒,意識到可能是中計了,立刻就調轉馬頭,要回長蛇陣指揮,可是秦瓊一看楊林要撤,立刻領著羅士信追上去,偷襲楊林。這樣一來,逼得楊林只能對秦瓊動手,秦瓊哥倆再跑,如此一番拉鋸式的折騰,楊林就被秦瓊和羅士信纏住,無法順利指揮軍隊佈防了。

隋唐故事:瓦崗五虎狂卷長蛇陣,第八好漢被誆走,第九好漢遭槍挑

楊林不在,陣中最厲害的人,就是楊林的副手,也是天下第九條好漢,花刀將魏文通,有他在陣中,瓦崗五虎將也未必能佔到便宜,王君可和翟讓算是跟魏文通實力最接近的,但一方面有眾多敵人,他們無法碰面,另一方面,即使交手,瓦崗兩大虎將也未必能佔到便宜。就在這關鍵時刻,羅成飛馬殺到,抖起五鉤神飛亮銀槍,輕鬆槍挑魏文通於馬下。如此一來,一字長蛇陣失去了防禦,基本癱瘓。至於羅成與幫助楊林守陣的雙槍大將定彥平之間的恩怨,不是本文介紹的主要內容,就不細說了。

隋唐故事:瓦崗五虎狂卷長蛇陣,第八好漢被誆走,第九好漢遭槍挑

然而,不管怎麼說,這些故事,只是民間藝人虛構出來的精彩內容,本文中出現的人物,越是厲害的,越不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而這與《三國演義》中數一數二的戰神,呂布、關羽等人相比,便是一個比較明顯的差距,可能這也就是《三國演義》可以成為四大名著之一,而隋唐故事,只是市井小說的原因之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