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樂昌廊田樓下村“科第”多“名家”

在樂昌東面,有一個約二十公里長,五公里寬的小型盆地,盆地上因三面高山環繞,由北向南漸低,狀如一條不規則的“Λ”型綠色走廊,廊內充填如從“天府之國”切割出來的數萬畝膏田而稱廊田。廊田鎮,古稱“興隆墟”,清乾隆7年(1742年),張應朝籌建的廊田墟位於南面約4公里,史稱東鄉。在廊田鎮五公里處,分佈著一個古色古香的村落——樓下村。

樂昌廊田樓下村“科第”多“名家”

樂昌最大的古村落之一

樓下村距離武江只有五六公里,過去的水路可以南下廣州,北上坪石,交通非常方便。樓下村現有590戶,3614人。據樓下村《鄧氏族譜》載,以鄧姓為旺族,沈、袁、張、陳、何、彭、吳、朱、龔、李、許、鄭、譚、羅、曾、鄺、黎、王、陶、杜,共21姓。隋朝初年(582-592年),始祖鄧亨甫從湘廬陽縣(現汝城縣)坪塘村來梁化縣(現樂昌市)任縣令,致仕後到樓下定居,繁衍46代,至今已有1400多年,是樂昌市最大、歷史最悠久的村落。南齊時代聞名天下的十大宮廷貢酒“靈溪春”、“桂花”佳釀就出自這一帶。“靈溪春”,唐李肇《唐國史補》說:“……河東之乾和蒲萄、嶺南之靈溪、博羅宜城之九醞、潯陽之湓水、京城之西市睦、蝦蟆陵之郎官清、阿婆清。”對靈溪酒的出處,屈大均在《廣東新語》裡有所補充:“靈溪在樂昌東北,源出泠君之山,以其水釀,曰靈溪酒。”生產的米酒,清醇可口,濃香沁人。

人才輩出的古村落

樓下村與湘粵交界,與樂昌、曲江、仁化、乳源、汝城、宜章六縣區(市)接壤,這裡地勢開闊,水源足夠,光照優越,土地肥沃,達3636畝,年產稻穀六萬擔,人稱:“廊田是樂昌的糧倉,樓下則是廊田的糧倉。”樓下村曾有72座拱橋,7座水樓(圍)。村南側曾稱“金錢落地”的古墟鎮,北隅幾株千年奇樹依舊遒勁有力,枝繁葉茂。樓下村的先輩們,博學明識,無所不貫,謙恭慎密,浩德欽明,以仁為本,以義治之。宋、元、明、清輩出6位進士,8位舉人,任縣令以上官職者達25人。

始盛於宋紹聖年(1094-1097年),鄧榮首位中舉人,掘開本村金榜題名先河。宋建炎年(1127年),鄧晹中進士,任保昌縣令;宋淳熙年(1174年),鄧黨中進士,授官南思府監稅。接踵榮登進士的是宋淳祐年(1241年)鄧夢薦,授翰林學士,皇宮教授,封朝散大夫。樓下村名震韶關,一座座廳堂、公祠等有濃厚公利性建築如雨後春筍,拔地而築。元朝達極至,元至正9年(1349年),鄧元考取解元(鄉試第一名),並任枝江縣令。村巷初具規模,圍牆,門樓成防禦體系。沈孟五郎及子沈福善從南鄉沈洞村來此沈家坊定居,與鄧和睦一村。明清達鼎極。明正統7年(1443年),鄧顒中進士,授江西永豐知縣,後剿賊遇害,封光祿寺少卿,諡忠毅;明景泰7年(1456年)鄧瑗中舉人,任湖廣按察僉憲;鄧欽任北京國子監演掌公巽;鄧宣任吳縣縣令;鄧守任安遠縣縣令;鄧宿任漳浦縣令;鄧祚任長陽縣縣令;鄧大行任四川巫山縣縣令;清光緒6年(1881年),鄧榕芳中舉人。至清末,巷道基本完善,有富鬥巷、中心巷、五福巷、坑蜃街、田子巷、東邊頭、水樓巷、沈家坊、聯芳巷等多條主巷,8座寶塔。

現存“科第名家”、“纓簪世奕”、“文武閣”、“五福巷”、“積德流芳”等形態各異的門樓、古巷、樓閣,巷道縱橫交錯,曲折有序,走進去猶如迷宮,難覓歸途。有人高山鳥瞰,驚異地發覺,整個村莊呈八卦形,此種結構村落,粵北難覓,堪稱樂昌第一村。

門樓是村中的文化寶典

村中的精神支柱——鄧亨甫公祠是村民的崇拜中心,“科第名家”門樓、“纓簪世奕”門樓、國魁“文魁閣”、五福巷文魁閣堪稱村中文化寶典。

“科第名家”門樓,是單層拱圈式磚砌巷門,歇山式屋頂四角飛簷翹起,樓脊中央正中是葫蘆形琉璃剎頂,瓦面是灰色板瓦,脊兩端照樣飾有鰲魚頭吻獸。據資料介紹,此門高2.8米、寬1.9米。上部比下部稍寬3釐米,保留明代拱門的建造風格。該門樓是樓下村鄧氏正中大門,是該村的主要門戶,清朝時曾遭火災,爾後又作過多次修葺,門額上原有“科第名家”匾額,讚頌鄧氏世代名賢輩出。原匾在“文革”時已毀,現匾為文革後重立的。

樂昌廊田樓下村“科第”多“名家”

“奕世簪纓”的巷門,離“科第名家”門樓不到30米,同一方向,門樓通面寬3.2米,進深3.6米,也是拱圈式磚砌巷門。門高3米,寬2米,門樓脊頂裝飾與“科第名家”門樓不同,是磚砌灰塑透雕,但已殘破,屋脊正中那幅壁畫也只剩下白色的灰了。門樓左邊,新開一間“升榮髮廊”,裝修一新,門關著,裡面傳出流行歌。新與舊,動與靜,在這巷門下對比著。

這個門樓始建於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清初時作過修葺,據《鄧氏族譜》記載:清乾隆年間,《族譜》編為:“科、第、名、家、奕、世、簪、纓”字號,每字計族譜七部,族中共領56部。一部族譜,道出了這兩個門樓與家族的聯繫。緊挨著“升榮髮廊”,是“積厚流芳”門樓。簷下四塊粉紅階磚刻著“積厚流芳”四個繁體字。字下門上,是“科第名家”門樓,是單層拱圈式磚砌巷門,歇山式屋頂四角飛簷翹起,樓脊中央正中是葫蘆形琉璃剎頂,瓦面是灰色板瓦,脊兩端照樣飾有鰲魚頭吻獸。據資料介紹,此門高2.8米、寬1.9米。上部比下部稍寬3釐米,保留明代拱門的建造風格。該門樓是樓下村鄧氏正中大門,是該村的主要門戶,清朝時曾遭火災,爾後又作過多次修葺。字下門上,是松石花鳥磚雕。

樂昌廊田樓下村“科第”多“名家”

樂昌廊田樓下村“科第”多“名家”

國魁“文魁閣坐西南向東北,北映一泓碧池(稱“圓明代塘”)。《樂昌縣誌》載:“文魁閣”為“明代巫山縣知縣鄧大行建。”氣宇軒昂,體態魁梧,與奎文閣近義。奎為28宿星之一,西方白虎之道,有16顆星,“屈曲相鉤,似文字之畫”。《孝經》載:“奎主文章”,後人把奎星演化為文官之首,喻孔子為奎星。2層,通高6m,面闊3.15m、進深均3.15m。拱券式懸山頂磚砌門,3m高,2.45m寬,內設方框木門,置2枚飾八卦圖紋圓形木門簪。灰板瓦和琉璃瓦蓋歇山式寶葫蘆剎,如太上老君留下的寶物。2只頭朝墊座的飢餓鰲魚頭吻獸,4角神獸尾翹,形如美國西部牛仔掛上去的帽子。飾蓮花紋琉璃瓦勾頭滴水,山牆排山溝滴,如大力士的腰帶。正面旁外轉輔作斗拱挑轉角鬥拱成挑頂抹角梁。正簷鑲 “文魁閣”匾,下嵌黑匾下繪梅石水墨畫圖軸。拱券式磚砌巷門,高3m,寬2.45m。後暢通五福巷。頂懸“國魁”匾。閣門背書“五福巷”,古雅端方,較完整。

五福巷文魁閣俗稱水樓文魁閣、五福巷巷門,巍然聳立於村西北五福巷西端。清代光緒6年(1881年)鄧榕芳建。高約2層青磚屋上書“五福巷”,是通往村外的總門樓。歇山式屋頂灰板瓦和琉璃瓦覆蓋,青綠色寶瓶剎,2端對稱飾鰲魚頭獸吻,琉璃瓦當勾頭滴水,4角微翹各置外轉4輔作斗拱挑簷成45°斜拱,南開稜形透窗,框下磚砌11個“十”字小窗,窗頂鑲白底藍楷字“文魁閣”匾,配聯“文星居北極,奎光射鬥牛。”神震嶺南。拱券式磚砌門,面闊6m,進深4.5m, 3.2m高,2m寬,閣下南北通達。“歲魁”門樓是光緒二年丙子科考選樂昌縣第一名貢生鄧漢楚所立。雙閣體形俊美,堪稱樓下村文化圖騰。

樂昌廊田樓下村“科第”多“名家”

樓下村門樓,對研究我市明清時期門樓建築有一定的價值。因此,“鄧亨甫公祠”、“科第名家”門樓、“奕世簪纓”門樓、“積德流芳”門樓、“文魁閣”被列為“樂昌市不可移動文物”。2017年,樓下村被第七屆全國生態旅遊文化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組委會授予“最美古村落”稱號。(米振華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