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武則天的四子李旦,頗有明君風範

李旦(公元661~716年),高宗第八子,武則天的第四子。

武則天的四子李旦,頗有明君風範

武則天廢中宗李顯之後繼位,當時的爵位是豫王,時年22歲,史稱睿宗。他雖然名為皇帝,實際上,武則天把他居於別殿,根本不讓他上朝理事。

武則天在李旦登基之後,下詔將年號改為“文明”,又將李旦的長子李成器立為太子。剛即位的李旦在後宮裡類似於被軟禁,沒有母親的同意,他和皇后不能隨便出宮活動。

即使在皇宮內部也不能隨心所欲地做事。說他是傀儡或許還不夠格一傀儡起碼要在皇帝寶座上坐一坐,他連寶座也不能常坐。

到了六年以後,在公元690年,武則天稱帝,廢掉了唐朝的國號,改成了“周”。李旦雖然被立為皇嗣,又賜姓武,但他的地位沒有什麼改變,還是個傀儡性的人物。

被姑姑武則天封成魏王的武承嗣很想代替李旦做皇嗣,準備以後繼承姑姑的帝位。為了達到目的,他千方百計地活動,但武則天卻在大臣們的勸說下,最終認清了立皇嗣的重要性,打消了立武承嗣為皇嗣的想法,這使武承嗣非常惱怒。

他收買武則天的貼身侍婢團兒,讓她誣陷李旦原來的劉皇后和竇德妃,說她們夜裡常一起詛咒武則天。武則天一聽大怒,也不辨真假就下令將她們二人凌遲處死。

接著,武承嗣又誣陷李旦要謀反,在大臣們的極力勸說下,武則天才打消了制裁李旦的想法。命雖然保住了,但李旦卻受到了很大的刺激,對皇位的事沒有了一點興趣,提出放棄以後的繼承權。

武則天的四子李旦,頗有明君風範

李顯被秘密接回來,李旦堅決退讓儲位,武則天病重的時候,大臣們發動政變,讓武則天讓出了皇位,李顯即位,便是中宗。

從朝廷糾紛中解脫出來之後,李旦對書法發生了濃厚的興趣,每天的時間幾乎都用在了練書法上。最後,他的草書和隸書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能和當時的一些書法家相比了。

他的兒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發動了兵變,除掉了韋皇后和安樂公主等人,李旦在他們的擁立下,再次登上了不再感興趣的皇帝寶座。

在立太子的問題上,李旦處理得比較好。他的長子是李成器,但李隆基的兵變之功顯然比他的哥哥要大得多。這讓李旦為難了很長一段時間,最後,李成器提出把太子之位讓給弟弟,同時,大臣們也支持立李隆基。

李旦在立李隆基為太子後,又封長子李成器為雍州牧,併兼太子太師,地位也很高。這樣便將一個很棘手的問題較好地解決了。

再次即位的初期,李旦在李隆基和李隆基推薦的宰相姚崇、宋璟的鼎力輔佐下,政績頗為突出,在選官制度、平反冤假錯案等方面都有所成就。如選官制度,在韋皇后時期被破壞,李旦登基之後,重新恢復了由吏部和兵部分別選拔文官和武官的制度,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同時,將韋皇后和安樂公主等人私自賣出的官位也全部撤消,還將各個公主府上的一些官員廢黜。另外,對於以前韋皇后等人制造的冤案也進行了平反。

不過,有人認為,李旦在即位的第二年,因為聽從太平公主的話,一下子變得昏庸起來。在官員的選任上,不辨忠奸,將一些奸佞之臣提拔到了宰相的位置上,嚴重敗壞了朝政。

武則天的四子李旦,頗有明君風範

典型的人物是崔湜,他本來是個小小的考功員外郎,因為與上官婉兒有私情,通過婉兒向中宗說情,終於得到了宰相之位。

時間不長,他就因為選拔官吏時接受賄賂而被罷官。等到韋皇后專權之後,他又重新當上了宰相。等到睿宗李旦即位後,很快又將他免官,他並不灰心,找到太平公主後,通過她向李旦求情,宰相之位又一次到了手。

從崔湜幾次宰相職位的失而復得,可以看出李旦時期政治是何等難以預測。史稱:

“公主所欲,上無不聽,自宰相以下,進退系其一言,……權傾人主,趨附其門者如市。”

顯而易見,太平公主在睿親的祖護下,權勢顯赫,也使李隆基一度處於危險的境地。

關於睿宗對太平公主的偏袒和縱容,舊史家多言睿宗昏庸懦弱,至今還有不少人持這一觀點,然而,另有一些史學家卻認為,睿宗性格懦弱是實,昏庸則不然。

從史籍看,李旦繼位後,他對國家大事和政治舉措頭腦非常清醒,與李顯相比較,有著本質的區別。

為了改革韋后弊政,睿宗召拜在中宗時期遭冷遇的兩位政治家姚崇和宋璟擔任宰相,而事實上,在姚、宋兩人的主持下,革除弊政,罷斜封官,綱紀修舉,還為中宗時期各種冤案平反昭雪,如追復故太子重俊位號,為敬暉、桓彥範等五人恢復名譽和官職。

武則天的四子李旦,頗有明君風範

這一系列的舉措,大有恢復貞觀之風的趨勢。可見,睿宗在政治上善於用賢,還是頗有明君風範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