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別讓“供需”式感情捆綁自己,愛情不是趁“需”而入!

​有一種說法,治癒情傷最好的方法是踏入另一段感情。誠然,猶如一條斷流的小溪,迫切需要清泉的滋養。情感最為脆弱的時刻,能有一段新的感情,不失為撫慰心靈的良藥。可與此同時,人的心理防線無疑也會降低,對於任何一絲的溫暖,也容易產生“飢不擇食”的需求。這時,保持理智,尤為重要。

一位曾經的同事最近邀我喝酒,向我講述了最近的情感掙扎。他和現女友是在跟前女友分手後好上的。但事實上,與現女友的相識是先於前女友的。之前兩人也嘗試談過,但實在擦不出火花就作罷了。

據同事自述,在失戀後那段灰暗的日子裡,他甚至死的心思都有過。說到這時,他怕我笑話,為此還敬了一杯酒。誰都曾年輕過,再荒唐也不過如此,談何笑話不笑話,誰比誰也好不到哪去。聽我這樣說,他才接著講下去。

別讓“供需”式感情捆綁自己,愛情不是趁“需”而入!


現女友一直不曾放棄過他,尤其是在他消極度日,深埋在痛苦中不能自拔的時候。對他噓寒問暖,關懷備至。我想或許還有投懷送抱,只是同事含蓄地避而不談。他自己很清楚,這不是愛情,只是異常強烈的感激之情。他覺得自己無以為報,唯有以身相許。

可想而知,這樣的關係難得久遠。他說完後,面部顯得很扭曲,內心的糾結袒露無遺。雖然十分想勸他及時放手,但“寧拆十座廟,不破一樁婚”思想早就把我同化,我只是簡單地對他說了三個字:“你沒錯!”

別讓“供需”式感情捆綁自己,愛情不是趁“需”而入!


這並不是敷衍,他確實沒有錯,錯的只是人心。人的心耐不住寂寞,忍受不了孤獨,更別說承受痛苦。我們都向往“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愛情,可實際生活中,正在發生的往往是一種被趁“需”而入的情況。但是,因供需而走到一起的兩個人之間稱不上愛情,頂多算一種關係,或者某種相對寬泛的感情。當人逐漸被滿足後,自然是慾求不滿,想要更多,更加新奇的。

這種供求關係的存在,某些情況下也是無可厚非的。

我的父親喜歡看當地臺的一檔相親節目,與非誠勿擾的流程類似,只是主要針對的是老年人群。某次。一位老大爺不幸遭到所有女嘉賓的滅燈,灰頭土臉倍感失望。但在類似非誠勿擾“愛轉角”的環節中,一位老大媽為他站了起來。老大爺甚至瞧都沒瞧見人在哪裡,主持人發問:“有人為你站起來,你願不願意牽走?”他邊四顧尋找,邊一個勁地說願意。可能是內心極度渴望陪伴,也不在乎外貌等其他條件了,大概是個人他就滿足了。

可是,更年輕的人對男女關係的要求,能做到如此單純嗎?你甘願在一段沒有愛情的關係中度過餘生嗎?。我想多數人的答案是否定的。且不論主觀意願。靠供需維持的關係,對方所給予你的關懷 ,陪伴,乃至新鮮感,總有一天會讓你厭煩。並且另一方也不可能永遠毫無怨言,死心塌地地為你付出。這都是客觀存在的發展趨勢。所以,趁“需”而入的感情並不牢靠。或許像我的那位同事一樣,還會讓自己陷入兩難的境地。

別讓“供需”式感情捆綁自己,愛情不是趁“需”而入!


有時候,別人的善意和愛意確實盛情難卻。或許是懷著感激,甚至清楚那不是愛情,但總不至於以身相許。這樣的回應無疑是害了對方,讓其越陷越深,到一定程度,即使自己也搭進去,不能輕易抽身。一時的殘忍,好過終身愧疚。不愛時,一定要說清楚。因一己私慾,割捨不掉對方對自己的好,耽誤的卻是彼此。

孤獨,寂寞是獲得真愛的必經過程。牛郎織女隔天相望,固然飽經考驗,但相擁的那一刻,一切的苦楚皆成浮雲。等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降低了愛情的標準。愛情是難能可貴的事,標準又是什麼?

別讓“供需”式感情捆綁自己,愛情不是趁“需”而入!

愛情是緣分,一種概率極小的事件。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換今生一次擦肩而過。

愛情是一種心動的感覺,一種克服一切困難的動力。不是靠著“你對我好,我便對你好”來維持的關係。而是一種無私的衝動,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

愛情是“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執著。不懼天荒地老,不畏海枯石爛。

愛情並非趁“需”而入的短暫溫暖,短暫的溫暖只會讓人愧疚。而真愛才能長長久久,彼此心安。

而愛情的準則便是:非你不可。不因任何“供需”而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