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寄語營口:遼河口改道更名文明不應該拐彎兒

寄語營口:遼河口改道更名文明不應該拐彎兒

渾河原為遼河最大支流上游航拍圖

遠在新疆支教的文君姐問我:“前段時間遼河更名,營口朋友圈吵鬧得沸沸揚揚……依你對遼寧地理、民俗、風土人情的瞭解,遼河怎麼就改成渾河等,為什麼呢?”

文君姐是大伯父的小女兒,在營口市中等專業學校當教師。兩年前,姐姐姐夫雙雙到新疆援疆支教。2019 年 3 月,營口市中等專業學校委員會授予她為“2018 年度先進工作者”; 2019 年 6 月,新疆烏蘇五中授予“最受學生歡迎教師”稱號; 2019 年 8 月,營口市婦聯授予“營口十大最美家庭”; 2018——2019 學年,她率領的班級中考質量大幅度提升,被評為“最佳奉獻獎”; 2019 年 9 月,被烏蘇市教育部門授予“援疆事業突出貢獻獎"……2018年自駕環行新疆,我還專門看望過姐姐姐夫。她問我這個問題時,我正與《航空畫報》走讀東北項目組穿越中國冰雪絲路兩江兩河流域,這其中就包括遼河曾經的兩大支流渾河和太子河。剛完成旅行回到家裡,為姐姐和她熱愛的家鄉,我也要寫這篇文章。

寄語營口:遼河口改道更名文明不應該拐彎兒

渾河支流滿族的母親河蘇子河(黃輝/攝)

我曾主筆寫過有關渾河的水利文獻專著,對文君姐和營口市民熱議的遼河改道改名問題,雖然算不上專家,但可以站在更客觀的角度解釋。

歷史上,渾河曾經是遼寧省第一大河遼河最大的支流。清朝末年,由於人類活動增加,上游西遼河兩岸水土流失嚴重,遼河含沙量大增,下游河道淤淺、頻繁決口,經過自然選擇和人為治理等,目前的遼河主流已經改道盤錦入海,這是一個客觀事實。

營口市大多數市民大概不瞭解這個情況,以為遼河依然流經營口,所以當國家和省市地圖測繪部門,公佈渾河流經營口市入海這個準確測繪結果時,一時在心理上難以接受,可以理解。

寄語營口:遼河口改道更名文明不應該拐彎兒

隱藏在渾河水霧中的白鷺(張國勇/攝)

1958年,為根治遼河下游洪澇災害,堵截了從六間房流向三岔河,納渾河與太子河入海的遼河東支流,現實的遼河不再與渾河相通,渾河成為獨立於遼河之外的獨立水系。渾河與太子河流量相當,按照河源唯長標準,渾河為幹流,太子河是渾河最大支流。 由於歷史情懷及管理等原因,渾河納太子河後從三岔河到營口河段,約定俗成仍然被稱為“大遼河”, 這也是歷史事實。

渾河流經遼寧省中部城市群,人口稠密,傳統重工業發達,渾河及支流太子河承擔中部城市群幾乎全部供水任務,包括大連等城市也使用的是渾河上大夥房水庫的水源,它對整個遼寧省的發展貢獻巨大,全省任何一支河流無法與之相比。

寄語營口:遼河口改道更名文明不應該拐彎兒

渾河畔永陵滿族小學學生傳承滿族剪紙文化(張國勇/攝)

拜讀營口的陳徵先生詩歌《遼河在述說》,我能感受到陳先生和廣大營口市民的悲憤心情:

遼河在鳴咽,遼河在哭泣

是誰重寫了入海口的標註

是誰分割了血脈相連的古燕大地

是誰改畫了流淌著路脈的版圖

是誰釀造遼河與營口骨肉一朝分離

遼河在嗚咽,遼河在哭泣

百年老街也許再沒有了遼河的名字

歌舞劇院也許再沒有了遼河一席廣場

路街也許再沒有遼河稱謂

報刊雜誌也許再沒有了遼河印跡

遼河在嗚咽,遼河在哭泣

寄語營口:遼河口改道更名文明不應該拐彎兒

這次渾河口與遼河口成為焦點之爭

歷史上渾河也曾經是遼河第一大支流,但遼東的相關山川河流,歷史上的稱謂並沒有輕易更改,比如渾河支流蘇子河並沒有叫渾河,鴨綠江支流渾江也並沒有叫鴨綠江……營口是遼河沖積平原上形成的城市,遼河儘管改道入海,但並沒有改變屬於遼河流域平原這以千百年形成事實。除了特殊地理標誌,現在有關歷史文化形成的文化特徵,比如老街、比如劇院、比如廣場、比如報刊雜誌等等。根本不需要改,也沒有必要改,遼河改道了,但文明不能拐彎和改道,強化對遼河古道的的思念和銘記,不僅屬於遼河,也屬於渾河,更屬於營口這個偉大的城市。

寄語營口:遼河口改道更名文明不應該拐彎兒

渾河上的薩爾滸大戰古戰場(張國勇/攝)

作為渾河上游的普通市民,我要向下遊的營口市民介紹一下渾河的歷史過往和經歷。

渾河幾乎串聯起遼寧省大部分縣市,自東向西,依次流經清原、新賓、撫順、瀋陽、遼中、燈塔、遼陽、臺安、海城、大窪、大石橋、營口等地,最後於營口市西注入渤海。

渾河古稱潦水、遼水、小遼水、貴端水、渾河。其實也叫小遼河,瞭解這些歷史營口更不應該“一刀切”的改名字,尤其是在過去文化傳承上,但從地理測繪表述入海口上,渾河口是科學的定義。

寄語營口:遼河口改道更名文明不應該拐彎兒

中國最後一個王朝清朝肇興之地新賓永陵(黃輝/攝)

漢代及三國時期,渾河稱遼水或小遼水。《漢書,地理志》載:“高句麗,遼山,遼水所出,西南至遼隊(古地名)西六十里入大遼水。”

魏晉,渾河仍被稱為小遼水,《水經》雲:“又玄菟,高句驪縣有遼山,小遼水所出”。

隋唐,渾河叫貴端水。《舊唐書·程務挺》記:“又率兵破高句驪於貴水,焚其都城,殺其甚眾”。

《資治通鑑》記載:“永徽六年五月壬午,名振等渡邊水,高驪見其兵少,開門渡貴端水逆戰”。

寄語營口:遼河口改道更名文明不應該拐彎兒

渾河平原上的白雪(黃輝/攝)

渾河名稱最早的文字記載始於遼代,《遼史·地理志》載:“渾河在東梁與範河之間”。《大元統志》殘本記載:“水勢湍激,沙土混流,故名渾河”。明代仍沿襲稱之為渾河,《讀史方輿紀要》卷三十七記載:“渾河在司西北,一名小遼水,源此塞外,西南流”。

明清,北方河流多用滿語稱呼。渾河滿語為瑚努呼河,上游河段名納魯河。《盛京通志》卷二十五記載:“納魯河,城東北八十五里,源出納魯窩集,流入安巴尼雅勒瑪山,即為渾河”。

寄語營口:遼河口改道更名文明不應該拐彎兒

走讀東北穿越中國冰雪之路《航空畫報》封面上的渾河景色

人不知古今,牛馬而襟裾,知今而不知古,謂之盲瞽;知古而不知今,謂知陸沉。

今天的歷史是由昨天演變而來的,不瞭解昨天,就不知道今天,更不可能展望明天。瞭解遼河與渾河的歷史,可以幫助人們瞭解歷史和現狀,給人們以智慧和啟迪。

君住河之尾,我住河之頭。作為撫順市民,我們與營口一衣帶水,謹以這篇小文向營口人民致敬,希望營口與撫順一樣,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