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霍去病攻下河西走廊,汉武帝为4座城命名,我国至今从中获益

霍去病攻下河西走廊,汉武帝为4座城命名,我国至今从中获益

引子

秦朝是我国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此时的秦始皇虽统一了六国,但其疆域也仅有约340万平方公里。古往今来,世人总爱将“秦皇汉武”放在一起作比,的确这两位帝王都为中国的版图扩张立下了功劳。在秦朝的基础上,汉武帝又将中国的领土扩展到了更远的地方。

西汉王朝经过汉文帝、汉景帝的治理,国力逐渐得到了恢复,到了汉武帝时期,西汉的国力已经达到了顶峰。面对匈奴的入侵,汉武帝没有再选择隐忍,而是选择了积极的扩张。并一举占领了西域地区。而在占据西域的过程中,抢先占领的河西地区又是起到了重要的“过渡”作用。

霍去病攻下河西走廊,汉武帝为4座城命名,我国至今从中获益

汉武帝剧照

01

说到河西地区,即乌鞘岭以西地区,总面积达到了27.8万平方公里。在此地的崇山峻岭之间,存在着一条东西向的狭长通道,即著名的河西走廊。从地图上就可得知,河西地区就像一根扁担,这头挑着汉朝另一头挑着西域。是汉朝与西域甚至欧洲国家联系的重要通道。


起初,此地并不属于汉朝,早在秦汉之前,此地就已经有包括大月氏、乌孙等二十六个少数民族政权。到了秦朝末年匈奴崛起,冒顿单于横扫整个河西地区,成为了河西地区的霸主。众所周知,少数民族对中原王朝历来奉行的就是敌对政策。而河西地区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即可以放牧也可以种田,无论是经济价值还是军事价值都十分突出。匈奴以这里为基地,进可攻退可守,能够四面出击,严重威胁西汉王朝的核心统治地区,战略位置极为突出。

霍去病攻下河西走廊,汉武帝为4座城命名,我国至今从中获益

匈奴骑兵

公元前126年,张骞从匈奴那里回国,将自己的见闻告诉了汉武帝。汉武帝才由此得知,原来在匈奴控制的河西地区的西面还有很多国家。也就是说,如果能够控制住这个地区,就能够把匈奴切断,进而让他们失去进攻关中的能力。

02

于是,在5年之后的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遣大将军霍去病率军攻打匈奴,由此爆发了第一次夺取河西的战争。在战斗中,霍去病采用了“闪电战”,千里奔袭,直捣匈奴大营,斩首近9000,杀2王,擒获浑邪王子。此战汉军大获全胜,甚至少有人伤亡,霍去病从此威震匈奴。

霍去病攻下河西走廊,汉武帝为4座城命名,我国至今从中获益

霍去病剧照

紧接着,汉武帝有发动了第二次河西之战,依旧令霍去病为先锋。此战霍去病同样不负众望,在大漠之中纵横驰骋,杀敌30000余,擒获匈奴受降匈奴贵族数百人。此战以后,匈奴彻底丧失了和汉朝叫板的实力,在之后汉帝国一连串的打击之下,不得不退出了河西地区。

03

此后,为了巩固对河西地区的统治,汉武帝在此地建立了四座城市,并亲自为其命名,分别为武威、张掖、酒泉和敦煌。下面我们就来一一解释这四座城市名字的含义。

  • 在这四座城市之中,武威这个名字最好理解,即“武功军威”,汉武帝靠着强大的军事实力占领河西,而此城正是有着宣扬国威,纪念军功的意义。
霍去病攻下河西走廊,汉武帝为4座城命名,我国至今从中获益

河西地区风光

  • 另外一座城市——张掖,顾名思义,张掖就有着“张开胳膊”的意思。张掖即“张中国之掖”。的确,在当时河西走廊确实像是西汉王朝伸出去的一直有力的臂膀,将西域紧紧地搂在怀里。
  • 而第三座城酒泉,最初的说法是因为此地有一处甘甜的泉水而得名。但笔者更倾向于另一种说法,在酒泉当地流传着这样的一则故事。当年霍去病攻打酒泉之时,粮食已经吃完了,时期因此变得低落。于是霍去病将皇帝赏赐的御酒导入一处泉水之中,与全军将士共饮,汉军士气大振,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霍去病攻下河西走廊,汉武帝为4座城命名,我国至今从中获益

酒泉城关

  • 至于敦煌,从字面意思来看“敦”即是“大”的意思,而“煌”乃是繁荣昌盛的意思。合起来便是盛大兴盛,饱含着汉武帝对此地的美好祝愿。

正是借助这四座重镇的支撑,汉帝国才能牢牢掌握住河西走廊,也正是因为控制了河西走廊,中国才能最终将如今的西南、西北地区收入囊中。

霍去病攻下河西走廊,汉武帝为4座城命名,我国至今从中获益

敦煌莫高窟

河西地区不光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还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以及重要的粮食产地。在汉宣帝时期,西汉国内爆发灾荒,而河西地区却连年丰收。此地出产的粮食为维持汉朝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古老的河西走廊再度焕发了新的活力。这条强健的臂膀再一次将中国与世界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包括中国在内,凡是与其相关的国家都将从中获益。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汉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