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董卿:愛讀書的人,不會被時間辜負

46歲的董卿依然很美,這種美不會隨著年齡增加而衰減,因為它是學識帶來的優雅從容。

看著舞臺上她的舉止笑談,我們才明白什麼叫“腹有詩書氣自華”。

董卿:愛讀書的人,不會被時間辜負

聽她主持,是一種享受,如沐春風。

在《中國詩詞大會》上,董卿鼓勵五年級的小選手時,她引用了《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

在《朗讀者》中,當有一位選手告訴董卿,自己的父親是一位盲人,十幾年來口口相傳教他讀詩時,動情的她脫口而出博爾赫斯的詩:

“上帝給了我浩瀚的書海,和一雙看不見的眼睛,即便如此,我依然暗暗設想,天堂就是圖書館的模樣。”

董卿:愛讀書的人,不會被時間辜負

除了主持,作為節目的嘉賓,她深刻的點評也讓人眼前一亮。

在《主持人大賽》上,她在點評姚軼濱時說:“醫生是在看人的病,記者是在看病的人”。

這句話,值得反覆回味。

董卿:愛讀書的人,不會被時間辜負

說到主持的藝術,她引用生僻的古籍《文心雕龍》:

主持人的主持稿最重要的就是“馭文之首術,謀篇之大端”,所有的一切,是為了讓人聽出你在說什麼意思。

在點評中談到慾望,她金句頻出,“低級的慾望通過放縱就可獲得;高級的慾望通過自律方可獲得;頂級的慾望通過煎熬才可獲得。”

這些“教科書式”的評論,不僅讓選手醍醐灌頂,也直戳觀眾的“靈魂深處”。驚歎董卿怎麼這麼有料。

除了這些,更讓人拍案叫絕的是,她在緊急關頭從容應對的勇氣和能力。

董卿:愛讀書的人,不會被時間辜負

在“歡樂中國行”元旦直播節目裡,現場出了意外狀況,突然多出2.5分鐘的空檔,這考驗著出主持人隨機應變的能力。

董卿馬上緊急救場,她落落大方走到舞臺前,用“歡樂的笑”、“感動的淚”、“奔波的苦”這樣的排比句式,即興創造優美句子和觀眾互動,剛好填補了空當。

在場的人無一不為之鼓掌。

董卿:愛讀書的人,不會被時間辜負

在驚歎董卿是“央視一姐”,被她的才華和能力征服的同時,我們心中很容易冒出一個問題:都是主持人,她為什麼這麼厲害?

深厚的底蘊、專業的素質,離不開長期紮實的積累。

但董卿不僅是一名主持人,同時還是央視的編導和節目策劃,在策劃《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時,甚至連地面材質都要跪在地上親自比對,她這麼忙,哪兒有時間學習?

在一次訪談中,董卿說出了自己的秘訣:每天睡前讀一個小時書。

這看似簡單,其實很難,因為她已經堅持了幾十年。

但是,當記者問她是如何堅持下來的時候,她的回答卻讓人恍然大悟。

她說:“我這個好像無所謂堅持不堅持,這是我的一個習慣,就自然而然地、安安靜靜地看書,然後接著就可以睡覺了。”

董卿:愛讀書的人,不會被時間辜負

年輕的時候,小鮮花小鮮肉出名很容易,但僅僅靠顏值,他們的舞臺生命力就很短暫,稍微上了年紀, 顏值不如更年輕的人,再賣萌就有些尷尬,會慢慢被追求新鮮刺激的觀眾忘卻。

相反,那些時刻注意提升專業素質的人,也許年輕時並不起眼,但日積月累,總會被觀眾記住。

董卿正是這樣一個人,在初登舞臺時,她毫無名氣。1999年,她在上海衛視工作,收視率一塌糊塗,她只是一個不起眼的角色。

但她沒有虛度光陰,而是考取了華東師範大學古典文學研究生,工作期間,不忘充電。

董卿:愛讀書的人,不會被時間辜負

猛一看,作為主持人的她學習古詩詞似乎南轅北轍,毫無用處,但如今看來,這帶來她後來策劃《中國詩詞大會》的靈感和豐富的知識儲備。

後來,她被央視聘用,就在所有人都羨慕她端上了穩定多金的鐵飯碗時,她沒有停下求學的腳步。

2007年,她考入上海戲劇學院攻讀MFA藝術碩士學位。

2014年4月,年過不惑的董卿,在父母的反對中,毅然在事業高峰期急剎車,暫別央視赴美國南加州大學留學。

因為她知道,以自己目前的水平,已經不足以在這個舞臺長久地立身。面對中年危機,她拿起書本作為最有力武器。

董卿:愛讀書的人,不會被時間辜負

果然,2016年,董卿帶著《中國詩詞大會》重返央視,節目開播就掀起流量高峰。

接著,她策劃的《朗讀者》帶給了人們更大的驚喜,成為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

這兩期節目將傳統文化和觀眾喜愛的表演形式結合在一起,在流量和口碑上獲得雙豐收,離開沒有讓她被忘卻,反而讓她更耀眼。

董卿說:“主持人應該是文人而不是演員,不讀書就像沒有吃飽飯一樣,精神上是飢餓的。”

她從不標榜讀了多少書,但有內涵的靈魂,自己就會發光。

就連“毒舌”金星都忍不住說:“真正的美人,有聞過書香的鼻,吟過唐詩的嘴,看過字畫的眼,董卿的再度走紅,讓我們看到了不顯山不露水的古典美。”

她的美不在容貌,在歲月沉澱下的智慧,隨著時間流逝愈發迷人,沒人可以奪走。

愛讀書的人,不會被時間辜負。

董卿:愛讀書的人,不會被時間辜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