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QQ出了本書

想不到的是,QQ已經走過了20年。

從開始的按鍵手機到現在的智能手機,QQ也從穩佔龍頭的社交軟件,逐漸”退居二線“。

微信是現在大多數人會選擇的社交軟件,但QQ一定程度上也成為了不能擁有的白月光。

存著最初的美好與記憶,有著時光暖黃的濾鏡。

抓住這點,QQ提出了20週年的策劃。

邀請客戶參與書寫與QQ的故事,匯聚成《Q友記》,這也是隻有QQ才能提出的策劃。

1.情懷

陪伴90後走過青春,8億客戶,有著最高的社交黏性——足夠大的規模與足夠深刻的回憶,成了QQ獨一無二的標識。

沒有人會聽不出來QQ的消息提示音,基本上90後都參與過偷菜,也曾經為了等級上的太陽整天將QQ掛在線上。

即便現在社交需求一定程度上轉移到了微信,許多人依然懷想自己在QQ上的日子。

甚至因為青春時期的獨一無二與明澈美好,QQ也成了值得一而再再而三拿出來回味的記憶。

抓住這一最大的情感共鳴點,QQ側重從“青春場景”切入。

QQ出了本書

青春的日子,無外乎三兩好友,在陽光明媚的路上招搖晃盪,招貓逗狗,揣著兜裡為數不多的錢去買最新的漫畫與雜誌,再拎著一起回家分享;或者聚集在一起打遊戲,為遊戲的等級而打的面紅耳赤。

吵吵鬧鬧,沒有過夜的爭執,沒有忽然離去的漠然,也沒有情感的背叛與背棄。

最大的煩惱在於明天如何吸引到心上人的注意,如何獲取一個過得去的成績。

這樣子的回憶,每一個人都有,且懷著“青春小鳥一去不復回”的惋惜反覆咀嚼。

QQ出了本書

QQ出了本書

〝Hi 芝麻Sesame(用戶暱稱),歡迎來到《Q友記》,這本可能是世界上最厚的故事書,邀請你和八億Q友共同書寫。你的那一頁不可或缺,快寫下你的QQ故事,別讓它們隨時間流逝。〞

“你的故事獨一無二”,文案從凸顯每個人的特殊性,來喚起人們書寫的慾望。

2.情境化

QQ出了本書

閃動的特效,就像是為時光施的魔法。單獨的紙張匯聚成一本書的過程展現,也容易喚起用戶的參與慾望:一想到這樣一本書裡有自己的一頁,就覺得很有成就感。

QQ出了本書

在這個場景中,乍一看看不出什麼特殊性。但創作團隊藏了小彩蛋:

“1999年2月10日是QQ的前身OICQ正式上線的日子;玻璃窗上留有QQ早期的手繪界面;桌面擺放著企鵝形象的設計手稿;相框裡的照片是騰訊大廈的建築概念圖;書架上放著2017年出版的《騰訊傳》;QQ 20週年太空鵝公仔也在其中。”

從過去到現在,一方書桌前,見證了QQ走過的道路。

而從另一個層面來講,這個狹小的空間,鏈接的是每一個人的私密空間。

現代人的精神空間不在手機上形形色色的軟件,更多的隱藏在書桌之前。

有寫日記習慣的,會把自己的心事,就著昏暗的燈光記錄在一頁頁紙上;沒有用日記來記錄習慣的人,人們會在書桌上完成碼字、看電影等活動。

逃離了喧鬧的城市,書桌,才是現代人精神安置的角落。

QQ出了本書

QQ出了本書

而那些有關於QQ的故事,或許因為一段感情而刻苦銘心,或許因為自己的記憶而不能忘卻。

QQ出了本書

(這些提示文案對於我這種肚子無一點墨的人來說真的太有必要了)

其實相對於視頻來說,我更加喜歡QQ團隊的這句文案:

〝時光終將流逝,好在我們可以留下故事——QQ團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