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5 南方祠堂式,砖木结构,规模宏伟,工艺精湛,江西省萍乡花塘官厅

花塘官厅,位于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琴亭镇花塘村,距县城1公里,沿县城永安街可直达。原为清朝宣统皇帝汉文教师、曾受诰封太子少保朱益藩兄弟私邸,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建筑风格为南方祠堂式,砖木结构,规模宏伟,工艺精湛。

南方祠堂式,砖木结构,规模宏伟,工艺精湛,江西省萍乡花塘官厅


据当地人介绍,官厅原本一字排开建有三栋。每栋三进,两侧和屋后都有附属建筑,青砖白瓦,飞檐翘角,气势恢宏,风格别致。

南方祠堂式,砖木结构,规模宏伟,工艺精湛,江西省萍乡花塘官厅


官厅的左边一栋便是朱益藩所建。1911年,朱益藩母亲病逝时,他从京城回籍守丧,萌发告老回乡之愿,便在父亲故居的左边又建了一座官厅,亦称"新官厅"。官厅的瓦檐上装饰着半月形琉璃瓦当,上面有一楷体的浮雕福字,舌状的突出部分是篆书寿字,旁边饰以简洁的花纹。官厅的石雕门楣左右都镶有寓意福寿的浮雕蝙蝠和南极寿仙,中间刻着镇邪的阴阳八卦。而那雕梁画栋,也缀以祥云瑞草、长寿未央等图案文字。这栋民俗味儿极浓的官厅表现了福寿双全的良好祈愿,包容了北京四合院和南方山水园林的建筑风格,在江南极为少见,它集起居、教习、休闲、娱乐于一体,比之父兄所建的官厅又兼收并蓄了不少新的建筑元素。这与朱益藩见多识广、阅历丰富和生活习惯不无关系。

南方祠堂式,砖木结构,规模宏伟,工艺精湛,江西省萍乡花塘官厅


朱家两代人建了三栋官厅,却因为朱氏后代逐渐迁往异地,整个官厅便托人代管。随后,官厅的用途发生了很大改变,并与革命结下了深厚的机缘。1931年,官厅成了中共湘东南特委驻地,湘赣省委第一次党代会和省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都在此召开,红六军团前身湘东独立师、红十七师曾在此组编。官厅还办过"列宁学校",因官厅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历史,已辟为萍乡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益藩(1861-1937),字艾卿,号定园,益浚弟,江西萍乡莲花人。光绪庚寅翰林,官至湖南正主考,陕西学政,上书房师傅,考试留学生阅卷大臣。曾任北京大学第三任校长、著名书法家。

1892年(光绪十八年)散馆,取一等中馆元,授翰林院编修;1893年(光绪十九年)派为奉天乡试同考官;1894年(光绪二十年)升詹事府詹事,授湖北省乡试、会试副考官;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任翰林院侍读;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大考翰詹科道获第一名,擢翰林院侍读学士,钦命在南书房行走,兼充经筵进讲大臣,入值南书房、轮值养心殿为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进讲。任湖南乡试,会试正考官;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任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读学士;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为南书房行走,授为补行庚子、辛丑恩正并科浙江省乡试、会试正考官;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任陕西学政;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8月奉谕调补闽布政使,9月奉谕为山东提学使;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南书房行走;1907年12月25日调宗人府府丞;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派充廷试赴日、赴欧游学毕业生监考官及阅卷大臣;1909年(宣统元年)钦命为廷试游学生阅卷大臣;1911年(宣统三年)授副都御史,后授毓庆宫授读,毓庆宫行走、少保、太保、赏紫禁城骑马、乘坐二人暖轿、诰授光禄大夫、赐谥"文诚"。是"中国最后一位皇帝的师傅"即末代帝师。还是江西历史上出任全国最高学府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前身)总监督的第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