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出來是幹什麼的?

帶你看搞笑的歪果仁


計算機專業畢業去向大致分如下幾種類型,對應不同職業規劃如何要學好這個專業以,要有不同路徑:

1 軟件開發工作

1)客戶端開發,網頁h5前端開發,服務器後臺開發,大數據分析,數據工程。

這一類型我稱為純軟件開發。大學四年要學好計算機相關的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

數學類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線性代數、離散數學,概率論、數理統計。

語言類

主要課程:C語言、C++、Java

專業類

主要課程:模擬電路,數字電路,數據結構,編譯原理,操作系統原理,數據庫原理、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系統結構、多媒體技術與應用、Matlab等

選修課

主要課程:計算機網絡與通訊、軟件工程、圖形學、人工智能、系統結構、圖形學等

如果定位畢業從事這一分類的工作,在上述課程中要重點關注標註粗體的專業課程,大部分本科從事軟件開發工作其實對於數學要求不高。所以我建議在這一分類中大學四年非粗體的課程,學懂,明白課程內在的邏輯關係即可,不用花太多時間,考試70,80分即可。因為要把時間留給課外提升軟件開發的實際技能。提升軟件開發技能可以有如下途徑:

a: 針對不同種開發類型,要額外補充學習,因為這些大學四年一般很少講,甚至不講。

例如: 客戶端開發,要學習android,iOS開發技術。服務器開發,要學習java web開發技術,還有熟悉常用開發框架: spring boot,mybatis。中間件技術: dubbo,redis等。數據分析,要熟悉數據庫sql語句,還有了解kafka框架等

b: 參加計算機競賽

可以參加ACM,數學建模競賽等競賽,提高理論與實踐結合能力,同時通過競賽可以接觸一群進取向上的夥伴,如果競賽得獎對於大四就業會有競爭優勢。

c : 參加公司實習,進行軟件開發項目實操。

如果在大四就業前,能參加一些公司軟件項目的實際開發實習,不僅是對自己大學學習的查缺補漏,也會同樣提高畢業就業競爭力。

2)嵌入式軟件開發

少部分計算機專業畢業會從事嵌入式軟件開發,比如: 單片機軟件開發,嵌入式linux應用開發,驅動開發(對於計算機類學生難度較大),fpga開發等。

同樣還要首先學好上述專業課,同時要把重心偏向模擬電子,數字電子,微機原理,單片機原理,ARM原理,EDA開發技術等這些課程。這裡很多課程並不是計算機專業重點涉及的,但是也會在選修課或專業課中有所涉獵。這方面的書籍和視頻教學資料非常完善,淘寶上買個開發版百十元就可以自己做些小程序檢驗所學。

這裡還是著重推薦通過參加競賽,提高自己開發嵌入式軟件的技術,可以參加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摩托羅拉嵌入式大賽,大學生機器人大賽。注意,計算機專業學生還是偏重於做嵌入式軟件的開發比較好,嵌入式硬件開發難度較大,不適合計算機專業學生選擇。

當然有條件還是參加相關企業實習,真實接觸實際項目進行開發。

2 產品經理工作

如果經過大學專業的學習和自己興趣的分析,自己不適合做軟件開發,也可以選擇產品經理的工作。產品經理是IT企業,特別是互聯網企業的核心,關鍵崗位。負責產品的策劃,需求制定,產品商業策略制定,產品運營策略制定等產品全生命週期的管理。

而大大的遺憾是,中國還沒有針對這個需求量大,且十分重要的職業設置大學專業。只能從計算機相關專業畢業省中挑選。所以如果目標為產品經理的化,大學專業課,還是要首先學懂,弄懂很多課程的底層邏輯,重點放在知識的聯繫和原理上,不用苛求細節和數學知識。

除計算機專業課程之外,就要課外補足作為產品經理工作的核心技能課程:

管理類:

計算機信息系統項目管理,敏捷開發,表達與溝通類的課程

市場營銷類:

產品文案設計,傳播學基礎,市場營銷,尤其是互聯網營銷等

認知與心理學類:

社會心理學,產品設計心理學,消費心理學,互聯網思維繫列,大數據思維繫列,邏輯學基礎,版權法律等法律通識課等等

大學裡可以通過參加大學生創業設計競賽,挑戰杯競賽,磨鍊產品設計的能力。當然能去互聯網企業做實習產品經理,更是一線磨鍊技能的好途徑。

3 測試工作

1) 功能測試,這類工作要求較低,能理解軟件產品需求和功能針對性的,以各種方式和場景的使用產品進而發現問題。

如果定位這類工作大學專業基本學懂就行。不用追求高分

2)自動化測試,這類工作除了功能測試的基本技能外,還要額外學習自動化測試技術,常用工具使用,有簡單開發的能力。大學四年,除了專業課簡單學懂,還有補足簡單的程序開發能力。

4 銷售工作

如果不想從事技術工作,畢業轉向銷售崗位,那麼計算機專業得學習就要滿足課上能聽懂各門課程的基本內容,主要說的是什麼事情即可。考試能滿足畢業要求就行。把餘下的時間精力。放在個人表達力,情商,逆商,抗壓力的提高上。

還要補足經濟管理,市場營銷的專業知識,可以通過輔修的方式。

大學還可以參加學生會鍛鍊組織能力,領導力,表達能力,情商等。參加各種創業競賽,提高自己的商業洞察能力,參加兼職,實習等活動不斷精進自己的銷售技能。甚至可以通過談戀愛,瞭解人性,提高與人交往能力。

5 考研,讀博

如果畢業定位繼續深造,重點就要把重心放在學好,精深各門專業課上,不僅要學懂原理,還要就其知識細節,聯繫。針對考研專業幾科還有不斷做題,形成知識肌肉記憶。

爭取每門課程無論主課還是選修都要爭取前列,可以大四時提前保研。在學習上要重點學習數學,算法類的課程,而不是計算機編程,開發框架等實用技術。因為未來讀博工作主要是研究算法等,那時編程簡單學學足以滿足工作研究要求。

另外一些研究生畢業從事機器學習,推薦算法,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解析等工作,更多面對的也是數學,機器學習算法等專業知識。


道哥說說


1990年代初,當時記得我十幾歲的時候,看中央電視臺一期節目,後來知道那叫”紀錄片“,裡面講二十一世紀是計算機科學和生物科學的世紀。我記下了那一句話。

後面,考學,家裡人也給不什麼意見。我就報了計算機專業。那時候,廣大的農村還沒有見過計算機,知道計算機的就更少了。

1990年代中期,我在學校第一次見到了計算機---長城0520。還有啟動他的軟盤,那時候,中國還沒有windows。

只有軟盤DOS系統,可以做的事,就是寫basic代碼。第一門語言,那個課大家學的很認真,我也是,因為考課的老師很漂亮。

後來,計算機就成我生存的工作工具,和工作內容。

所以,我們那個時候,選專業這事,對大多數人來說其實是很偶然的,不知道以後會會有那麼大的影響。

現在信息發達了,大部分人瞭解的信息多了很多。但選擇對人的影響,依然是巨大的。選擇的大腦,也沒出現大的進化。

在現實,我依然見到很多人誤打誤撞地決定,比如家裡人認為鐵路失不了業,就選擇了鐵路動力專業,其實鐵路行業職工過得並不富裕(我說的是以前);

還有的覺得石油挺牛逼,選了勘探專業,畢業後在深山沙漠裡一年見不到人,後來實在受不了轉行了。

這裡不是說哪個行業不好,而是說大家在做選擇時,受限於自己的認識,選專業時以自己侷限的認識,想像某個職業的美好,

真正進到那個行業,才瞭解到與自己當初意想大相徑庭,也不得不承擔選擇的後果。

到現在,回老家,親戚會問,在工廠裡看機器是不是發工作服。他們以為,計算機的工作場景類似於內燃機修理工作,只是沒有油而已。

回到問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目前是一個很寬的專業,就業的面也很寬。各行種業都要使用計算機,現在養豬餵雞都使用計算機系統科學管理了。

農田裡跑的拖拉機,也由計算機搖控制了。

目前計算機專業畢業後,最大的一塊是軟件開發方向。做這個行業的人工作的場景是這樣的。

對著一臺電腦,手上不停地敲鍵盤。工作場所裡,有水、飲料、咖啡喝,有零售吃,有空調吹,不冷不熱,不吹不曬。

放心吧,比大多數工作強。當然,學了這個專業,也不妨礙你幹別的工作。

比如,當老闆。。。


知路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