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 什么是七分饱?少吃更健康,多吃易得病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美食的追求也越来越讲究,但是肥胖人数居高不下,慢性病发病率剧增。这一切都归根于吃,吃太饱不仅不利于健康,还会引发多种疾病,减少寿命。长寿与健康是人类不变的追求。

什么是七分饱?少吃更健康,多吃易得病

现代科学也证实,吃七分饱就可以保证营养摄入,只要长期坚持,不仅有助控制体重,还有利于头脑保持清醒,甚至对三高等常见疾病也有一定的辅助预防功效。。每天少吃30%,有助于改善健康,更能延长寿命。

七分饱是什么感觉呢?

六分饱:有点饱了,绝对不碰自己不那么喜欢的食物。

七分饱:基本饱了,再吃只是锦上添花,喜欢吃的食物味道也没那么好了。

八分饱:肚子满满当当了,感觉肚子再吃就要鼓出来了。

九分饱:感觉胃有点涨,吃完就想立马去躺着。

十分饱:撑得胃好痛,肚子胀鼓鼓的好难过。

人们摸索自己七分饱的饭量,需要一个不断感受和调整的过程。有一个标准需要牢记,那就是如果吃饭时间相对规律、固定,这顿吃了七分饱,第二餐之前是不会提前饥饿的。也就是说,如果提前饿了,就意味着没吃到七分饱,可以适当再增加一点饭量。

吃太饱不但不利于健康,反而容易撑出病。

什么是七分饱?少吃更健康,多吃易得病

吃太饱容易出现哪些病呢?

1、胃病

食物在胃部消化吸收,而胃部的容量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吃得过饱所带来的直接危害就是胃肠道负担加重,消化不良。人体胃黏膜上皮细胞寿命较短,每2-3天就应修复一次。如果上顿还未消化,下顿又填满胃部,长期以往,胃始终处于饱胀状态,胃黏膜就不易得到修复的机会,胃大量分泌胃液,会破坏胃黏膜,产生胃部炎症出现消化不良症状,还可能发生胃糜烂、胃溃疡、胃癌等疾病。

2、肠道疾病

科学家发现,如果吃太饱,脂肪会很容易堆积在肠道里,造成肠阻塞,使大便呈现黑色或便血。就会出现肠道堵塞、便秘等等的肠道疾病!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肠癌这样恐怖的情况,因此在生活中吃的太饱是一件需要我们重视的事情,只有这样次啊可以有效的减少肠道健康遭受损害的几率!

什么是七分饱?少吃更健康,多吃易得病

3、肥胖

经常吃的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消化起来更加困难,多余的"营养物质"堆积在体内。无数科学研究证实,肥胖会带来包括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动脉硬化、胆囊炎等,再加上由此带来的并发症,可能达到上百种,其后果就是肥胖和一系列富贵病。

4、疲劳

吃得过饱,会引起大脑反应迟钝,加速大脑的衰老。人们在吃饱后,身上的血液都跑到肠胃系统去"工作"了,容易让人长期处于疲劳状态,昏昏欲睡。

5、肾病

饮食过量会伤害人的泌尿系统,因为过多的非蛋白氮要从肾脏排出,势必加重肾脏的负担。

什么是七分饱?少吃更健康,多吃易得病

6、老年痴呆

有数据表明,30%~40%的老年痴呆病人在年轻时都有长期吃的太饱这样的经历,要知道长期吃的太饱,很容易的就会导致血液循环的速度变慢,大脑供血供氧不足,老年痴呆自然就会出现在身体上。

建议:吃饭之前先喝汤,可避免饭后喝大量水;再吃蔬菜,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控制食欲,延缓餐后血糖的升高;最后吃主食和荤菜,减少摄入量,也能控制油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