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 什麼是七分飽?少吃更健康,多吃易得病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美食的追求也越來越講究,但是肥胖人數居高不下,慢性病發病率劇增。這一切都歸根於吃,吃太飽不僅不利於健康,還會引發多種疾病,減少壽命。長壽與健康是人類不變的追求。

什麼是七分飽?少吃更健康,多吃易得病

現代科學也證實,吃七分飽就可以保證營養攝入,只要長期堅持,不僅有助控制體重,還有利於頭腦保持清醒,甚至對三高等常見疾病也有一定的輔助預防功效。。每天少吃30%,有助於改善健康,更能延長壽命。

七分飽是什麼感覺呢?

六分飽:有點飽了,絕對不碰自己不那麼喜歡的食物。

七分飽:基本飽了,再吃只是錦上添花,喜歡吃的食物味道也沒那麼好了。

八分飽:肚子滿滿當當了,感覺肚子再吃就要鼓出來了。

九分飽:感覺胃有點漲,吃完就想立馬去躺著。

十分飽:撐得胃好痛,肚子脹鼓鼓的好難過。

人們摸索自己七分飽的飯量,需要一個不斷感受和調整的過程。有一個標準需要牢記,那就是如果吃飯時間相對規律、固定,這頓吃了七分飽,第二餐之前是不會提前飢餓的。也就是說,如果提前餓了,就意味著沒吃到七分飽,可以適當再增加一點飯量。

吃太飽不但不利於健康,反而容易撐出病。

什麼是七分飽?少吃更健康,多吃易得病

吃太飽容易出現哪些病呢?

1、胃病

食物在胃部消化吸收,而胃部的容量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吃得過飽所帶來的直接危害就是胃腸道負擔加重,消化不良。人體胃黏膜上皮細胞壽命較短,每2-3天就應修復一次。如果上頓還未消化,下頓又填滿胃部,長期以往,胃始終處於飽脹狀態,胃黏膜就不易得到修復的機會,胃大量分泌胃液,會破壞胃黏膜,產生胃部炎症出現消化不良症狀,還可能發生胃糜爛、胃潰瘍、胃癌等疾病。

2、腸道疾病

科學家發現,如果吃太飽,脂肪會很容易堆積在腸道里,造成腸阻塞,使大便呈現黑色或便血。就會出現腸道堵塞、便秘等等的腸道疾病!嚴重的甚至會出現腸癌這樣恐怖的情況,因此在生活中吃的太飽是一件需要我們重視的事情,只有這樣次啊可以有效的減少腸道健康遭受損害的幾率!

什麼是七分飽?少吃更健康,多吃易得病

3、肥胖

經常吃的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消化起來更加困難,多餘的"營養物質"堆積在體內。無數科學研究證實,肥胖會帶來包括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動脈硬化、膽囊炎等,再加上由此帶來的併發症,可能達到上百種,其後果就是肥胖和一系列富貴病。

4、疲勞

吃得過飽,會引起大腦反應遲鈍,加速大腦的衰老。人們在吃飽後,身上的血液都跑到腸胃系統去"工作"了,容易讓人長期處於疲勞狀態,昏昏欲睡。

5、腎病

飲食過量會傷害人的泌尿系統,因為過多的非蛋白氮要從腎臟排出,勢必加重腎臟的負擔。

什麼是七分飽?少吃更健康,多吃易得病

6、老年痴呆

有數據表明,30%~40%的老年痴呆病人在年輕時都有長期吃的太飽這樣的經歷,要知道長期吃的太飽,很容易的就會導致血液循環的速度變慢,大腦供血供氧不足,老年痴呆自然就會出現在身體上。

建議:吃飯之前先喝湯,可避免飯後喝大量水;再吃蔬菜,可促進消化液的分泌,控制食慾,延緩餐後血糖的升高;最後吃主食和葷菜,減少攝入量,也能控制油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