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中國“大型保險公司”的產品為什麼“很貴”?

感動一句話


大家有沒有這樣一種感覺,好像感覺網上賣的保險,要比身邊代理人賣的保險便宜很多,那麼網上的便宜的保險真的不好嗎?或者說代理人賣的貴的保險就一定好麼?

其實說的都不是很對,我們就以重疾險為例,大家記住如約的3句話

1.貴的保險不一定好

為什麼呢?因為你的保費之所以貴,可能沒有貴到點兒上,可能是貴在了廣告費、貴在了品牌溢價上。

2.好的保險一定很貴

這句話就更好理解了,這個貴就是貴到點兒上了,好的保險肯定是貴的,不分組多次賠付的重疾險肯定要比分組都次賠付的貴,可以去私立醫院的高端醫療肯定比只能去公立醫院的百萬醫療要貴,這一點無可厚非。

3.便宜的保險不一定不好

我們配置保險最主要的是什麼?1是保障全面,2是保障充足,保障全面的意思是重疾險、醫療險、壽險、意外險都要配置,保障充足的意思是保額一定要充足,那麼為了滿足這兩個標準,又不想增加自己的保費預算,怎麼辦呢?只能選一些沒有身故責任的消費型重疾,或者是定期的重疾,但是保額一定要充足,所以,便宜的保險不一定不好,適合自己才最重要。

那麼,今天就讓如約和大家聊一聊,保險的保費到底是由什麼構成的,大家來看看自己買的保險是不是貴到點兒上了。

其實,我們購買的保險保費其實包含了很多部分,不過大致可以總結為由純保費、附加保費和產品利潤三大部分組成。接下來如約將給大傢俱體分析一下,這三個部分都是什麼。

首先,我們來看下純保費,其實聽名字,我們應該也能猜個大概出來,這部分保費很純粹,沒有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就是和保障有關的費用。純保費的其中一項費用叫做風險保費,這個風險保費就更好理解了,對於人身險來講就是保障被保人風險的,我們以壽險來舉一個通俗易懂的例子,壽險,我們大家都知道,就是如果被保人身故的話,那麼他的受益人就能拿到一筆賠償金。而壽險的價格就是根據生命表來確定的,我們做一個簡單的假設,假設有10個人,那麼這10個人的死亡率是10,也就是說10個人裡面會死一個,他們每個人都擔心是自己會死掉,沒法給家庭盡到應盡的責任,於是他們就去保險公司買保險,保費是每個人1萬塊,保額是10萬塊。那麼保險公司一共收上來10萬塊,剛好能夠給付給1個人的理賠金,那麼這剛剛好的1萬塊錢就是我們所說的風險保費。當然我們只是拿壽險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在給保險定價的時候還會依據疾病率、殘疾率等因素,綜合多種因素給出的保費定價,就是風險保費。

但是有人會說了,就像壽險,買了壽險之後。大部分的人都不會馬上就死了,保險公司手裡拿著這麼多錢,也不能幹等著賠付啊,這麼多錢,放在保險公司也不會變多,一定要拿去投資啊,而且像壽險、重疾險、年金險這些險種,本身繳費方式就是長期的,保險公司如果不拿去投資賺取收益,那麼

客戶還不如買其他金融機構的產品呢。

其實說的一點都沒錯,人身險這種長期保險,保險公司在定價的時候,就要考慮長時間的一個投資收益問題,因此純保費的第二個部分就是儲蓄保費。再說儲蓄保費之前,我們要補充一點,保險公司賺錢與否,主要看三差。哪三差呢?死差、利差和費差。死差是什麼,剛才其實我們也講到了風險保費,如果剛才那10個人一個沒死,那麼保險公司純賺10萬,如果這10個人死了倆,那麼保險公司就賠10萬。其實在大數法則之下,各個保險公司的風險保費不會差太多,只要買的人數足夠多,那麼是五險趨近於這個死亡率的。

現在我們要將的儲蓄保費,就和利差有關係。之後要講的附加保費就和,費差有關係。

好了,現在我們繼續說一下儲蓄保費。再弄明白儲蓄保費之前,我們需要明白一個名詞,叫做預定利率,就是保險公司承諾給客戶的回報率。其實這樣還是聽不太明白,我再給大家舉個例子。

假設你有50萬塊錢,你猶豫不決到底應該買哪個保險公司的產品,

保險公司A說,你買我的吧,20年之後,我承諾給你80萬。

保險公司B說,不如買我的吧,不用你50萬,甚至都不用40萬,20年之後,我就能給你80萬。

要是你,你會選擇哪家公司呢?肯定是B公司吧,因為B公司的預定利率要高啊,我們不需要花費太多的保費,就可以獲得較高的保額。那麼為什麼A公司不能把預定利率也提高呢?在中國啊,這個是因為歷史原因,當年保險行業在中國剛剛起步的時候,保險公司對於保險的經營還不是很有經營,所以導致出現了很大的風險,早在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中國出現了大量的預定利率8%左右的保單,但是隨之而來的是,國家的數次下調銀行存款利率,從10.98%一直降到現在1.5%,那麼當年的8%預定利率的保單的收益就很難達到,因為保險的收益基本上是和銀行存款利率有著很大的關係的。那麼值錢的保單收益達不到,怎麼辦呢?

就只能用新的保單來彌補當年犯下的錯,所以這些保險公司的的現在出的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都很低,而預定利率低意味著,保費很高。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老牌公司的保險產品要比新成立的保險公司的產品要貴很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純保費說完了,我們再來說一說附加保費。

附加保費主要包括了保險公司的一些經營成本、廣告費用、業務員的佣金、渠道費用等等,保險公司一般都會有一個費用的預算,如果真實花費少於預算的話,那麼就會產生費差益,保險公司就賺錢了,相反保險公司就虧欠了。所以一些經營成本大,廣告花費大的公司,自然想要把這些錢賺回來,最終呢,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具體體現就是類似產品的保費要貴很多。

最後,我們再來說一下構成保費的最後一部分,就是產品的利潤,保險公司畢竟不是福利機構,保險公司也是要賺錢的,那賺的錢歸誰呢,當然是保險公司的大股東。所以如果股東要求說,今天我們的利潤要達到某個百分比,在大陸這種嚴監管、投資有限制的情況下,其實是很難達到的,那該怎麼辦呢?很好辦啊?多收點保費不就得了,所以這也是某些老牌保險公司的保費要超出其他保險公司一大截的原因。反倒是很多新成立的保險公司,為了爭取市場份額,會選擇放棄較高的利潤,這也是為什麼你沒聽過的一些保險公司的產品,為什麼那麼便宜的原因。


如約保


保費價格=保障成本+附加成本+品牌溢價

保障成本每家都差不多;附加成本=經營費用(人員、場地、廣告、辦公)+經營利潤+品牌溢價;每家公司的經營費用、利潤要求、品牌溢價不同,決定了最終產品價格的不同。

大公司團隊大,廣告多,品牌溢價高,盈利要求高,導致保費價格就比其他公司更高。

很多公司之所以能賣上高價,是因為品牌的積累,團隊和客戶的龐大,還可以利用信息差賺取高額利潤。(消費者誤認為大公司的產品更好,提供了高品牌溢價的可能,實際上保險公司不分大小)

大公司也不容易,利潤不能下滑,團隊不能心散,過去的高收益理財產品還要剛兌。(98年左右出售很多6-8%的終身年金產品,目前非常大的利差損)

但責任和性價比不高的產品,對於消費者是一種潛在傷害。

但是行業在改變,國家需要保險行業快速發展,需要更多的家庭購買保險,不希望負面的口碑一直持續,放開外資、加強保險經紀都是這個目的。

大公司也在逐漸優化費率,提升產品責任,否則會被消費者逐漸放棄。

大公司份額目前在快速下降,就是產品太貴,消費者瞭解信息越來越多。



七色土保險說


你們以為“大品牌”保險公司真的願意一直按照傳統發展模式這麼大下去?

看過大部分答案,覺得搞錯了一個邏輯。“大品牌”是指知名度高、業務團隊規模大、銷售體量大嗎?這種大並非任何時期都是好事,因為生產服務效率比“大”更容易帶來良好的商業發展模式和生存質量。而粗放、人員密集、廣告投放量大等等,這些特徵放在任何一個想要在即將到來的完全競爭市場中保持完美競逐狀態的公司身上,都會摒棄。換句話說,今天的“大”,很容易成就明天的“慢”。

所以,大品牌是一個時代的象徵,象徵著過去你靠著粗獷的發展方略佔有了舊市場。什麼金字塔結構(多級分銷制)、自產自銷一條龍、線下制霸、入職門檻低,等等,有哪個公司希望未來自己還是這樣?不過是舊時代競爭餘燼的產物而已,只是說有些公司著實為難,已經尾大不掉了。

因此,有幾家老牌保險公司,拼命玩曲線轉型,在不大面積縮減營銷團隊、不改變傳統作業模式的情況下,搞很多增值服務項目,相當於老樹發新芽,另尋生機。但個人認為,粗放集約的模式,不可持續,總要迎來改變的那一天。

中國保險市場在未來20年之內,會處於一個持續降費的階段,能降到多少呢?不好說,只知道美國保險整體平均費率是中國的1/3左右,而中國市場會越來越開放。

在這個階段裡,生產服務效率會極大提高,經營成本會大幅下降,競爭會非常之殘酷,早已輪不到普通業務員佔有寶貴的生存率。

從上述邏輯中,很難再找到一個點,來解釋“賣的貴”的合理性。至少,對於一個全面開放的保險市場來說,在未來幾乎沒有可以裹挾客戶的一點點機會,每一分錢都是成本極致壓縮的結果。


大哲小炁


很多知情者不願意講實話,因為涉及到一大波代理人的利益,但是消費者有知情權,所以我簡單說明一下。

在20世紀末,90年後期,我們普通人眼裡的“大公司”經歷過一波畸形發展,大批量的高預定利率年金險進入市場,出發點很簡單,為了搶奪市場資源,如平安、國壽等等,也因此,嚴重的“利差損”出現了,平安董事長馬明哲也公開表示過平安的利差損曾一度高達800億,換言之,這鉅額的利差損是平安必須要解決的,那麼如何解決,很簡單,依靠高利潤率的保險產品。那麼產品怎麼賣,也很簡單,依靠代理人制度,平安人壽和國壽的代理人規模是業界最龐大的,單單平安一家的代理人在國內接近180萬,相信近乎每個人的朋友圈都有至少一位平安的代理人,或者曾經的平安代理人,大量的洗腦式“銷售”讓可能並不適合大眾群體的產品成為了“明星產品”,所以在不少外行人的眼裡,“好產品一定貴”就成了主流。


保家衛國丨


大家都知道,產品的售價=成本+利潤。

同樣,我們來看一下保費的組成:產品成本+運營成本+利潤空間。

大、中、小保險公司對於所設計的保險產品,只要保障類似,其實產品成本都差不多。

而大公司的運營成本相對中、小保險公司偏高,比如人員開支、廣告費用、銷售佣金等等,這些成本會變相附加在產品價格上。

再說說利潤空間:

換位思考一下,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社會經濟組織,商業保險也不是慈善機構。

都說客戶第一,但是保險公司同樣要對股東負責,將利潤最大化。

況且,對於保險業務員來講,既然產品都差不多,自己當然挑著貴的賣。畢竟賣得越貴,賺得越多嘛。

如果你仍然執念於“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

那麼,羊毛出在羊身上,不薅你,薅誰?


漫保派對


1:利差損

曾經有報道指出,平安有800利差損,(迷失的盛宴)

2:網點多。

線下網點遍佈全國各個角落,縣/市都有,租場地要花錢

3: 人員多

我國800多萬代理人隊伍,老六家,人員更多,籤保險要發工資的。

4: 佔有率

市場佔有率高,你不買,有的是人買,100多萬的代理人是固定客戶,再加上身邊的人…

所以,你嫌貴可以不買


明悅怡星


為什麼買大公司

第一:售後服務好,每個鎮上都有網點。

第二:償付能力好

第三:細節在條款中,不光是價錢。

第四:本人去銀行存款,叫我買一家小公司的。現在去理賠,或取:要半天坐車,回來要一天。又買中國人壽的產品,全國連保。


只有人才是獨一無二


最主要原因是經營模式。

傳統的所謂大公司是金字塔模式。一個單子層層盤剝。

所謂小公司,新公司是扁平化模式,產銷分離。大大降低保險公司成本。

死差,利差,費差。

這是影響一個產品費率主要的3個因素。


馬若凱559


因為說大公司不好的都是一些保險經紀公司的,他們不能代理大公司的產品!我們要想一下買保險的初衷是什麼?你買了小公司的產品,萬一發生理賠了,你所在的地方有網點嗎?奔馳和奔奔都能開,能一樣嗎?


光頭很MAN


大公司的產品貴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大公司的客戶多,客戶服務比較完善,資源整合能力比較強。比如說你是太平的💎級別客戶。不僅享受全國體檢,全國專家門診的預約,機場vip候機。

網點肯定很多,就不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