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4 蘋果海信TCL,從這些企業的工業設計看到電子產品的未來

Popo||評論

市場艱難,正是深度洗牌的好機會。面對風險,有的企業選擇明哲保身的保守策略,而有的企業則會選擇昂首闊步般的積極策略,雖然對後者來說有可能失敗,但這就是嘗試。

蘋果海信TCL,從這些企業的工業設計看到電子產品的未來

嘗試

任何嘗試都不可能建立在沒有任何犧牲基礎之上!面對這些突圍嘗試,我們應該用欣賞的目光去琢磨這些企業為何這麼做,而不是採用無視甚至嘲笑的方式圍觀。

作為最為活躍的電子品類之一,手機的一舉一動備受關注。從小米到華為,從VIVO到一加,再到蘋果,只要有新品,就會吸引巨大流量。一方面硬件配置的更新速度確實快,另一方面廠商也善於引導輿論,特別廠商主動對比、戲謔甚至撕逼更增加了劇本的看點。

但是熱鬧歸熱鬧,我們依舊要從透露出的跡象中把握一些共同特徵,這樣才能捕捉到未來兩三年內電子產品的未來。

先看蘋果,剛剛發佈11、11Pro和11Pro Max的它,成為時下市場的焦點,一方面浴霸攝像頭的設計,讓不少消費者為之吶喊,也引發不少消費者吐槽,正如劉海屏出現後的爭議一樣,對蘋果的關注其實一直沒降;另一方面,華為的崛起,以及蘋果的對標,還有4G和5G的對決,都讓持有不同意見的消費者、業內人士和專家都有了各抒己見的好題材。

所以參照以往慣例,從蘋果發售到年底前,手機市場註定會異常熱鬧。

然而,我們要關注的是為何蘋果對浴霸攝像頭如此情有獨鍾,而且在未發佈之前就有消息爆料出來。是蘋果保密工作做的不夠,還是蘋果已經缺乏創意開始走下坡路?

筆者認為都不是。如此多的消費者和同行關注蘋果,說明蘋果依舊處在巔峰,只是在高位震盪罷了。而我們應該從中感受到的是,蘋果,正在加強它的互動。看似攝像頭變化這一小動作,但卻透露出蘋果加強社交的動機。

在100分鐘的新品發佈會上,蘋果花了13分鐘談論高端iPhone 11的專業相機,比推出Apple Arcade、Apple TV+和新iPad的時間要長,僅略低於討論Apple Watch新模型的時間,該項目花費了16分鐘。

有人評論蘋果已經成為一家相機公司。這麼說,也並非無中生有。但更為準確地說,蘋果應該是一家手機+相機公司,配置的廣角、超廣角和遠攝鏡頭,一方面宣告蘋果正在搶佳能、尼康、索尼等相機產品的市場,另一方面則表示蘋果將集成更多功能來加強社交。

雖然手機的社交屬性一直有,但是融合多種功能於一件產品上的做法,正成為蘋果加強和鞏固社交屬性的一個新動作。而庫克透露的“800人致力於改進iPhone的攝像頭”說法如果為真,那麼在未來幾年,在拍攝上做文章,依舊是市場主旋律。

事實上,不僅僅是蘋果,包括國內彩電巨頭海信和TCL,都在加強社交應用。

雖然它們的核心產品並非6英寸左右的手持終端,而是60英寸左右甚至更大的客廳電視,但是它們並沒有因此而放鬆對產品社交功能的探索。

比如在剛結束的IFA展上,海信展出了今年8月上市、被稱為“未來電視”的海信社交電視S7。這款電視搭載的Hi Table系統支持六路視頻暢聊、AIOT、未來生活館、小聚識人、多屏、AR之家、3D Avatar和共享放映廳等功能。與此同時,作為智能家居系統的中心,社交電視還可以與智能空調、智能冰箱、窗簾等實現動態交互控制。

蘋果海信TCL,從這些企業的工業設計看到電子產品的未來

海信社交電視

又比如TCL,在IFA展上同樣展出了具有社交屬性的電視,只是用智慧加以包裝。以雙屏C10為例,結合全新VUI語音交互和Handfree免喚醒的應用,則讓交互體驗更加智能。另外,可以通過攝像頭智能識別觀影用戶特徵,進行個性化的內容推薦,免除了查片、找片的煩惱。

而在IFA展之前,TCL展出的具備“超級VUI、巨屏手機、AI大屏”三大屬性的XESS智屏產品,猶如放大版的智能手機,不僅能聽會說,而且能與家庭中的智能設備聯動,為用戶提供跨場景的智慧服務。

蘋果海信TCL,從這些企業的工業設計看到電子產品的未來

大屏手機

這些新品雖然另有不同側重點,但基本都在圍繞加強社交功能而展開。事實上,在過去幾年內,電視產品就因為社交屬性不夠,而導致年輕人不愛用,更無從談看。所以如何調動更多年輕人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來玩電子設備,是未來廠家必須花大力氣研究的話題。

手機不缺玩家,但如何玩得更好是需要突破的,所有蘋果出現了浴霸攝像頭組合,相比在一段時間後,也會成為年輕潮人的標配街機和競品廠商爭相模仿的神器。

電視廠商缺玩家,所以從硬件到內容廠商,它們都在琢磨如何讓年輕人迴歸家庭,這點上海信社交電視所集成的視頻暢聊、面對面K歌侃球等功能,以及TCL新品定義為“一臺55英寸的巨屏手機”,無障礙看抖音、刷視頻等功能,無疑也是加強社交的一個重要體現。

對手機廠商來說,它們可能是在完成1到2的提升,對電視廠商來說,它們可能正在進行0到1的跨越,但不管如何,這些核心廠商都將未來鎖定在了社交。而這,或許正是所有電子產品廠商需要引起關注的。

【森科技:旨在用更全面的分析和更客觀的原創打動您!感謝您的閱讀!歡迎留下觀點,共同為科技行業的健康發展出力。對科技感興趣的朋友,請點擊關注“森科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