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6 《三国志》:诸葛亮四度北伐失利,是穷兵黩武?还是高瞻远瞩

文|青楼大茶壶

1. 蜀汉与诸葛亮的战略形势

《三国志》:诸葛亮四度北伐失利,是穷兵黩武?还是高瞻远瞩

全国最大诸葛亮铜像:湖北襄樊诸葛亮文化广场

诸葛亮作为我国历史上毋庸置疑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东汉三国的历史舞台上书写了壮丽的一页,诸葛亮执政蜀汉时期,在总体战略的大劣势下纵横捭阖,为蜀汉赢得了战略上难以置信的主动形势,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来了一个极其值得研究的战略范例。蜀汉作为三国中势力最弱、领土最小的政权,能够在强大的魏国面前长期保持战略主动态势,不仅仅保持了长期生存,也多次对魏国造成杀伤和边防压力。笔者尝试通过对《三国志·诸葛亮传》的研读,分析诸葛亮主持下的蜀汉大战略。

三分天下中,蜀汉势力最弱,也处在一个尴尬的战略环境下。中国历史的经验证明,秦巴山区拱卫下的四川盆地易守难攻,农业发达号称"天府"。但是北部的秦巴山地和东部的长江巫山造成了四川盆地的极端封闭性,在易守难攻的同时,内部势力也很难打出四川进军全国。蜀汉在内的汉高祖刘邦暗度陈仓取得三秦进而夺取天下的重要条件是三秦降王的统治不利;而历史上再无这样一个从秦巴山区反攻天下得手的例证。

如果不能获得四川盆地之外的战略支撑点或者寻觅到汉高祖的罕见时机,仅仅凭借四川盆地很难破局,这是历史上不争的事实。

《三国志》:诸葛亮四度北伐失利,是穷兵黩武?还是高瞻远瞩

河南许昌关帝庙壁画:隆中对

而诸葛亮在他著名的"隆中对"中就提到秦宛两路出兵北伐,即"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两路夹攻。但是吕蒙白衣渡江,荆州失陷,《隆中对》的战略设想已经不能实现。蜀汉政权仅剩益州及汉中,攻击战略的施展空间非常恶劣。

这种情况下,诸葛亮首先于建兴四年南下平定南蛮,为蜀汉获得稳定的大后方,随后在建兴五年上表北伐。在绝对的战略劣势下,诸葛亮的北伐有两个方向的支撑,首先,蜀汉平定南蛮,使得蜀汉后方稳定,并将南蛮地区转化为蜀汉的财政、兵力来源之一;然后放下夷陵之战的旧怨,修好东吴,确保对曹魏的夹击之势。即使荆州、夷陵两战蜀汉损失难以估量,不仅仅失去关羽、刘备病死,损失军队万计;更重要的荆州与上庸的失守,直接使"隆中对"策略落空。

事实上,诸葛亮在失去巫山以东地区的情境下,必然会明确一点,那就是:蜀汉政权想要求得生路,唯一的方法就是向北翻越秦巴山区进攻,抓住曹魏政权可能出现的任何漏洞,夺取凉州进而争取关中。即使不能实现打到关中的战略设想,也要尽可能扰动曹魏,不给予曹魏一个缓和发展壮大的空间。否则的话,地小国贫,刘备多年征战收拢的精锐不断折损的蜀汉,必然亡于不断壮大的曹魏。

《三国志》:诸葛亮四度北伐失利,是穷兵黩武?还是高瞻远瞩

诸葛亮塑像:四川成都武侯祠

史家对诸葛亮存在的一些负面看法,比如穷兵黩武,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但从诸葛亮和他身后的蜀汉政权来说,光复天下对其正统性的支持毋庸置疑;而另一方面,假设蜀汉龟缩自守,也必然不是曹魏政权的对手,北伐即使不成功,也会大量牵制曹魏在西北方向的力量,不仅能缓解东吴江淮战场的压力并与之相呼应,也能增大曹魏的内政压力,干扰曹魏在华北的休养生息政策

,从而延缓曹魏对蜀汉的威胁成长。所以说,站在诸葛亮的角度上,必然是"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待亡,孰與伐之?"这样考虑,姜维的北伐也是有合理性的,只可惜没能抓住有力的时机,进行充分的准备,演化为所谓的穷兵黩武。这里,笔者还是要摆出吕思勉先生的经典评价:"从魏齐王芳之立,至高贵乡公的被弑,其间共计二十一年,即系入三国后之第二十一年至第四十一年,正是魏国多事之秋,蜀汉若要北伐,其机会断在此间,而其机会又是愈早愈妙,因为愈早则魏国的政局愈不安定。然此中强半的时间,都在蒋琬、费袆秉政之日,到姜维掌握兵权,已经失之太晚了。所以把蜀国的灭亡,归咎到姜维,实在是冤枉的。倒是蒋琬、费袆,应负较大的责任。"

二、诸葛亮战略的实践

《三国志》:诸葛亮四度北伐失利,是穷兵黩武?还是高瞻远瞩

诸葛亮五次北伐路线图

从建兴五年上表北伐起,至建兴十二年星落五丈原,诸葛亮五次北伐一次防守,多为小胜与平局,最大成果是第三次北伐攻下阴平、武都二郡。除了街亭大败以外,蜀汉基本没有太大的损失。北伐的失败大都源于蜀汉粮草不足和郭淮、司马懿指挥下魏军的据守避战策略。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得到了实战检验的,能够以劣势的兵力持主动态势。

诸葛亮在历次北伐中,还是以稳妥谨慎为主,毕竟蜀汉国小兵少,难以承受大的损失。以最小成本博得造成对方尽可能大的损失,能稳妥就尽可能不冒险。这是符合蜀汉现实的,即使冒险有可能获得更大的战果,蜀汉也无法承担风险带来的毁灭性后果。典型的战例就是第一次北伐中著名的"子午奇谋",《魏延传》中载:"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后世常有人依此事批评诸葛亮不敢冒险,非统军之才。但事实上,魏延以少数兵力走险道突袭关中,即使长安守将夏侯楙难堪大任,长安作为故都重镇,魏延难以快速破城;假若洛阳魏军全力西进,魏延即使攻下长安也难以守住。而且诸葛亮主力能否及时正面突破曹魏防守抵达长安也是一个未知数,毕竟第二次北伐中诸葛亮就没能突破郝昭据守的孤城陈仓。放眼到整个中国军事史上,明末"闯王"高迎祥即从子午谷突袭长安,结果被孙传庭设伏击杀。所以说,以"

子午奇谋"为代表的一系列军事冒险行为对于家底有限的诸葛亮来说是不能实施的。

《三国志》:诸葛亮四度北伐失利,是穷兵黩武?还是高瞻远瞩

汉中油菜花:鱼米之乡,天府之国,中国最美十大城镇之一

由于川陕之间的秦巴山区阻碍,蜀汉北伐只能以汉中为起点,经数条山谷通路向北进军。在这种易守难攻的狭长地形上,曹魏只要固守陈仓等据点,即可封堵诸葛亮的进攻,然后在主力赶到带来的兵力优势下,迫使粮草不足的蜀汉退军。蜀汉能够在建兴七年轻易攻占武都、阴平二郡也有对方主帅郭淮从战略角度主动放弃,没有大力支援的缘故。之于建兴六年春、冬和九年、十二年四次北伐,第一次败于马谡失街亭,第二次败于攻陈仓不克,第三次由于李严运粮不力只得粮尽退军,第四次则是诸葛亮在对峙中积劳病死。可以看到,诸葛亮的北伐策略受到了地理与后勤不利条件的极大限制,一旦魏军坚守避战,蜀汉就会陷入粮草不足、无法强攻速决的两难境地,只能在扰动曹魏边防之后草草撤退,并在撤退中尝试赚得一定的收益(诸葛亮在六年冬和九年的两次撤退中先后击杀魏将王双、张郃)。

三、诸葛亮蜀汉战略的可行性

《三国志》:诸葛亮四度北伐失利,是穷兵黩武?还是高瞻远瞩

新版三国诸葛亮:陆毅

丢失荆州之后,诸葛亮明白《隆中对》原有的两路北伐计划落空,只能从不利于攻势作战的秦巴山区北伐。此时北伐的难度大大提高,诸葛亮多次稳妥用兵的背后,是在难以改变的战略态势中追求可能出现的,能够改变全局的机会与突破口。典型的例子就是第一次北伐中天水等三镇望风而降,可惜马谡指挥不当致使街亭失守,使蜀汉丧失乘胜进军的大好时机。

也可以说,诸葛亮是在进行谨慎的战术赌博,希望通过抓住曹魏的战术漏洞,创造出可以扩大战果以至于改变魏蜀战略态势的战机。或者说这就是"死中求活"的方案。蜀汉不可能永远固守四川盆地,只有多次北伐,不断尝试去捕捉机会,才有可能存活下来,甚至攻灭曹魏。而这也恰好说明了诸葛亮北伐的战略必要性。

而从复盘四次北伐的角度来说,诸葛亮的北伐战略同样是具有可行性的。第一次北伐,若守住街亭,那么蜀汉即便停止前进就地防守天水三郡,也可以将战线从不利于进攻的秦巴山区推进到渭水流域,极大的改善蜀汉战略空间,对关中造成西、南两方面的战略压迫。那么蜀汉极有可能收获战略破局这一最佳收获。第四次北伐中诸葛亮在正面交锋中打败司马懿,后者只能坚守不出;最终魏蜀双方都因粮尽同时退兵。但事实上是李严延误军期没能及时运到粮食。这种本应避免的问题消耗了蜀汉的有利局势,可以说是曹魏的确露出了可以改变整个局势的漏洞,但蜀汉没能把握住。这就说明,诸葛亮这种稳妥积极的进攻,期待抓住对方破绽从而扩大优势的策略是可行的。四次北伐中,蜀汉最大的损失应该是街亭之战。除此之外,诸葛亮基本保护了蜀汉为数不多的生力军,并且尽可能的杀伤曹魏。这都说明诸葛亮的策略在他的多次实践中得到了合理性与可行性的验证。之于蜀汉能不能抓住来之不易的战机扩大战果乃至改变战略全局,则是大战略规划之外的话题了。

独评:

总而言之,诸葛亮的蜀汉战略,是在旧有《隆中对》计划在实践中落空的不利条件下,全力争取转机的求生存,进而图统一的现实战略。诸葛亮在战略空间极为恶劣的情况下,争取通过获得战术胜利,将战术胜利转化为推动战略局面改变的杠杆,从而实现光复汉室理想。而在实际的战略实践中,诸葛亮也尽可能的稳妥行事,为北伐战略保护军事基础,使得蜀汉即使不能吞灭曹魏,也能够对其不断骚扰,在延缓曹魏壮大的同时保护自身,把握战略主动权。至于北伐战略最终随着诸葛亮逝世而逐渐瓦解,没能获得最后的成功;则是沙盘外的问题,毕竟蜀汉势力弱小条件不利,没有较高的容错率与回旋空间,这就导致北伐战略成败与否,终究不完全是人力所能尽善尽美的。

参考文献:

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pp915

晋,陈寿著,裴松之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pp923

晋,陈寿《三国志·蜀书·魏延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pp1003

吕思勉《三国史话》上海,开明书店1943年版,pp110

张廷玉等《明史·卷二百六十二·孙传庭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pp6786

唐,房玄龄等《晋书·高祖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pp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