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汉墓十墓九空,盗墓者怎么专盯着汉墓?

最近2年非常火的影视IP就是盗墓题材了,以《盗墓笔记》与《鬼吹灯》为模板拍摄了大量盗墓题材的影视剧,充满冒险与传奇色彩。但现实中的盗墓者往往被人们所不齿,但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还是有大量的人涌入这个行业,使得大量墓葬被破坏,文物丢失或损坏。其中以汉墓最为明显,有十墓九空只说。

汉墓十墓九空,盗墓者怎么专盯着汉墓?

满城汉墓

盗墓贼为何专盯汉墓

首先,要从汉代墓葬文化说起

汉代丧葬礼仪在继承春秋战国时期丧葬礼仪制度的基础上,更趋于复杂化和隆重化。继承了秦厚葬之风,皇帝即位的第二年便预先营造陵墓,死后陪葬之物也是愈多愈好,耗资甚大。

《文献通考》“汉法,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贡赋三分之一,一供宗庙,一供宾客,一供山陵。”

两汉时期,不仅帝王施行厚葬,诸侯王和众大臣也多相仿。以中山靖王刘胜为例,墓主人身穿金缕玉衣,墓内放置着许多珍贵物品,随葬品6000多件。而且所穿金缕玉衣明显有僭越之嫌。

汉墓十墓九空,盗墓者怎么专盯着汉墓?

汉墓

已发现的汉墓除了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外,还有南越王墓、马王堆汉墓、海昏侯墓。每个墓葬出土文物都有万件左右,海昏侯墓出土的黄金200多斤,铜钱达到10吨。这还只是个候级别的,可以想见帝王墓的陪葬。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巨大的利益面前,盗墓者当然趋之若鹜。从三国时期开始,1700多年的历史中,大部分汉墓已经被盗墓贼光顾过。

汉墓十墓九空,盗墓者怎么专盯着汉墓?

海昏侯墓

另一个原因就是其埋葬方式

汉代墓葬形制的特殊之处在于土墩式,土墩式,出于丧葬目的而有意修筑的熟土台,外形像一个土包。

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建立起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从此,社会结束了自战国时期以来的战乱局面,社会各个方面开始趋于稳定。有了安定的社会环境,汉代土墩墓被大量使用。人们死后按照传统习俗,或对先秦时期的土墩加以利用,或有计划、有目的的规划建设新的土墩,将死者葬入土墩墓中。

汉墓十墓九空,盗墓者怎么专盯着汉墓?

汉墓

利用已有的先秦时期的土墩作为载体的墓,选择一块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岗地,在局部平整土地,在生土面上挖坑埋墓。更甚至在先秦时期的土墩基础之上增高或加以扩展,形成更大的土墩之后再修墓封土。

自建土墩的,在汉代的地表上直接开挖墓坑并埋墓封土,形成相对较小的土墩。之后,再在这些相对较小的土墩之上开挖墓坑并埋墓封土,并形成较大的土墩。以一墩多墓为主。

这种墓唯一的缺点就是好辨识,离着几里地就能看见。对盗墓者来说就像黑夜里的明灯,指引着方向,目标太明显,那是一挖一个准。

以上2点主要是汉墓十墓九空的主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