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段祺瑞的高參軍師徐樹錚被刺的幕後

段祺瑞的高參軍師徐樹錚被刺的幕後

傅斯年說歷史學就是證據學,該篇文章來源於當事人回憶。

徐樹錚是徐州人,留學日本學過軍事。系北派安福系首領段祺瑞的靈魂人物。

1916年段祺瑞任國務總理兼陸軍總長時,他任陸軍次長,權勢熏天,獨斷專行,段祺瑞對他幾乎是言聽計從。

馮玉祥雖出身於北洋系,曾經受到過段祺瑞的賞識和提攜。但因馮玉祥性格偏剛,且有獨立見解,治軍方面才能突出,受到一些人的嫉妒和不滿,因此便受到歧視和排擠。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馮玉祥和陸建章關係密切,馮的妻子是陸建章的侄女,算是親戚,政治觀點也基本一致,都是主和派。陸建章和徐樹錚雖同屬北洋派,但素有積怨,由此造成陸建章和馮玉祥均成為徐樹錚打壓的對象。

1916年秋,馮玉祥駐兵廊坊,在糧餉方面徐樹錚故意給予剋扣為難。為削弱馮玉祥的實力,又要馮的一部分兵員調往甘肅,馮不肯接受,被免去十六混成旅旅長職務。馮被撤職之前段祺瑞並不知道,撤職之後段知道也不便於收回成命,只好改任地方隊伍的閒職。馮玉祥和徐樹錚的矛盾由此不斷加深。

不久張勳復辟,馮復職參加了討伐張勳行動。福建告急,段派馮玉祥支援福建督軍李厚基,馮兵至浦口即按兵不動。段又派他出兵湖南,馮玉祥在湖北武穴宣佈獨立,反對內戰,通電主和,被撤職查辦。

後來經曹錕從中求情斡旋,對馮玉祥的處分改為戴罪立功,在此壓力之下,只好出兵湖南增援。

1917年徐樹錚在天津誘殺了他的老上級、親戚長輩同時也是盟友陸建章。此刻馮玉祥和徐樹錚的矛盾由原來的政治矛盾,又新增了私人恩怨。

段祺瑞的高參軍師徐樹錚被刺的幕後

1924年10月21日,徐樹錚派系爭鬥失利乘英國船出國遊歷,逗留香港時聽說政局發生劇變,馮玉祥在第二次直奉戰爭如火如荼之際發動北京政變,軟禁大總統曹錕,段祺瑞重新被奉為執政。

徐樹錚反對段祺瑞出山,強調這只是一個傀儡地位,但段祺瑞還是在1924年11月24日出任中華民國臨時執政。

1925年1月4日,段祺瑞任命在巴黎的徐樹錚為考察歐美日本各國政治專使,組成一個15人的考察團,考察團先後訪問了法國、英國、瑞士、意大利、德國、蘇聯、波蘭、捷克、比利時、荷蘭、美國、日本共12個國家,徐樹錚會見了這些國家的元首,包括墨索里尼、斯大林、裕仁天皇等, 1925年12月10日,徐樹錚率考察團回到上海。

徐樹錚回國時,國內處於極度混亂的狀態。馮玉祥的國民軍與張作霖的奉軍互搶地盤,浙江的孫傳芳崛起,對抗奉軍南下。曾經不可一世的段祺瑞在復出後淪為馮玉祥的傀儡。

徐樹錚一心想將段祺瑞推上總統寶座,重掌大權,打算勸說張、孫兩家息兵,共同對付有“赤化”之嫌的馮玉祥。馮玉祥得到這些情報,自然感到芒刺在背,再加上七年前徐樹錚殺死他舅父陸建章的仇恨,遂對徐樹錚萌生了殺心。

段祺瑞得悉徐樹錚到了天津,便阻止他入京免生意外,但徐不以為意。

徐樹錚到京後的某天,警察廳在西直門外拘留十幾個行跡可疑人員,審問得知,是陸建章之子陸承武帶人來暗殺徐樹錚的一夥人。陸承武口供,得知徐樹錚來京,他為父報仇心切,帶了幾個刺客來京,請馮玉祥派了20個士兵攜帶手槍協助。

在北京轉悠了幾天可是無處下手,還被警方發現了事情敗露。

當時北京警備司令是鹿鍾麟,他是馮玉祥的人,知道這件事,說這個陸承武花花公子稀泥糊不上牆,廢物一個。但北京市是鹿鍾麟的警備轄區,如果徐在這裡被殺,輿論對他不利。於是他把這個情況告訴了馮玉祥。

段祺瑞的高參軍師徐樹錚被刺的幕後

馮玉祥告訴鹿鍾麟,等徐在京辦完事返回天津,在半路攔截逮捕槍決。鹿鍾麟擔心事大,馮說:天塌了有柱子頂著。

得悉徐樹錚即將離京乘專車返回,於是鹿鍾麟提前佈置。鹿鍾麟請示馮玉祥,由張之江在廊坊車站負責執行,馮玉祥同意。

張之江是駐廊坊的警備師長,接到鹿鍾麟的電話,張說事關重大,不宜魯莽。鹿鍾麟說這是命令。鹿鍾麟立即派他的副官張鉞帥衛隊往車站守候。

稍後,徐樹錚的專車進站,張鉞帥衛隊士兵登車對徐說:“張師長請專使下車,有事面談”。徐推辭說沒有時間還有急事。士兵將徐樹錚強行帶離下車,剛出車站立即槍斃。也是怕夜長夢多。

鹿鍾麟得到徐已被槍斃的報告,即派人告知陸承武,徐公子知徐已被槍決,對來人說,人都死了還要我去嗎?鹿鍾麟說,你必須去,只有你去背鍋。

段祺瑞得知徐樹錚被殺,放聲大哭。第二天京津各大報紙都刊登了陸承武為父報仇,刺殺徐樹錚的特大新聞。

第二天京津各大報紙即刊登了陸建章之子陸承武為父報仇刺殺徐樹錚的重大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