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 蘇德開戰時,日本不去偷襲蘇聯的原因

日本為什麼不去與德國夾擊蘇聯呢?

實際上,如果讓日軍在戰後重新兵棋推演,結果可能還是,不進攻蘇聯。

今天就從日軍決策當事人參與編撰的《戰史叢書》,揭秘日軍的戰略抉擇。

日軍沒有進攻蘇聯的能力

蘇德開戰時,日本不去偷襲蘇聯的原因

(廁所門兒is watching you,一隻眼睛因傷有斜視)

蘇德戰爭爆發時,天皇之下的日軍最高決策者,是時任日軍參謀總長,日軍私下稱之為“廁所門兒”(日本廁所的門往裡開往外開都可以,這個外號的意思是無腦)的杉山元元帥。

蘇軍最高決策者,是“鋼鐵”斯大林元帥。

蘇德開戰時,日本不去偷襲蘇聯的原因

(大林同志懶得 watching you)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日本陸軍以蘇軍為第一大敵。

蘇德開戰時,日本不去偷襲蘇聯的原因

1936年修訂的《帝國國防方針》,規定日本的主要假想敵為:

頭等假想敵:美國、蘇聯。

次等假想敵:中國、英國。

蘇德開戰時,日本不去偷襲蘇聯的原因

(帝國國防方針正文)

日軍全面侵略中國,也有先征服中國,避免與蘇聯開戰時被南北夾擊的考慮。

但問題是,日軍打得過蘇聯嗎?

日本陸軍戰略制定者石原莞爾,一直在軍部強調日軍與遠東蘇軍的實力差距。

專門用於對付日本的遠東蘇軍,人數一直是關東軍的二倍到三倍,裝備差距更大

為了彌補差距,日軍不斷增兵,但日軍每增兵一萬,遠東蘇軍就增兵三萬,雙方差距越來越大。

蘇德開戰時,日本不去偷襲蘇聯的原因

(日本人的鬼才告訴日本人,蘇軍,打不過)

要扭轉這種差距,只有二種辦法:

一是日軍用頑強的精神力量,發揮“大和民族的大和魂”,用不怕死的精神,讓蘇軍聞風喪膽,實現以少勝多,以弱勝強,以肉體戰勝鋼鐵。

在張鼓峰、諾門坎,日軍試了二次,結果證明:

肉體果然是無法戰勝鋼鐵的呀!

蘇德開戰時,日本不去偷襲蘇聯的原因

(帝國軍隊為減輕日本的人口壓力,從不吝惜送人頭)

第二,就是聯合德國,夾擊蘇聯,等德國把蘇聯打的差不多了,日軍下山摘桃子,豈不美哉?

日軍就是這麼想的,準備蹭德軍的光,還不要臉地對這種摘桃子的行為很得意,自己給自己起了個名字,叫“熟柿主義”,柿子熟了,再摘也不晚。

那麼蘇德戰爭爆發時,柿子熟了嗎?

蘇德開戰時,日本不去偷襲蘇聯的原因

(遠東蘇軍配置全圖)

蘇德戰爭爆發後,日軍還是打不過遠東蘇軍

現在國內軍史愛好者喜歡說,日軍不夾擊蘇聯,是中了斯大林的一招妙計。

斯大林玩了一把乾坤大挪移,把精銳的遠東蘇軍源源不斷地運往西部蘇德戰爭前線的同時,用其他地方戰鬥力較低的新兵,去補充遠東蘇軍

結果傻乎乎的日本人,只看到遠東蘇軍兵力不變,於是就不敢行動。

蘇德開戰時,日本不去偷襲蘇聯的原因

(同志,你想法這麼單純,要不要去西伯利亞學習一下)

果真是關東軍不知道斯大林的招數嗎?

根據《戰史叢書·關東軍2》記載,蘇德戰爭開時候,日軍中央就注意到,斯大林在將遠東蘇軍調往西部前線,同時從其他地方調動蘇軍,前往遠東補充。

遠東蘇軍從開戰前後的100萬人,不但沒有減少,還增加到了120萬。

傻子都能看出來,斯大林是在調走精銳蘇軍,補充非精銳蘇軍,因為素質下降了,所以人員還要增加些。

但就算是不精銳的蘇軍,關東軍就能搞定嗎?

蘇德開戰時,日本不去偷襲蘇聯的原因

(蘇軍的鋼鐵洪流,面對這樣的關東軍需要害怕得屁滾尿流?)

據日軍戰前估計,因為遠東蘇軍裝備強於日軍,加上修建了大量要塞堡壘,日軍要主動進攻,需要兵力達到蘇軍的2到3倍。

但考慮到斯大林調走精銳部隊,所以蘇德戰爭爆發後,日軍判斷,遠東日蘇軍力比達到一比一,就可以進攻蘇聯!

蘇德開戰時,日本不去偷襲蘇聯的原因

戰史叢書中的日軍進攻蘇聯規劃圖。

關東軍“熟柿主義”,就是判斷進攻蘇聯時機成熟的標準是:

遠東蘇軍的約 30 個師(相當於蘇德戰爭爆發前夕的兵力)約減半至 15 個師左右,坦克(約2700 輛)及飛機(約 2800 架)的數量分別減少三分之二,即分別減至1000 輛和 900 架左右。

但是,蘇軍上述兵力在德蘇開戰後,並無大的變化。

就算是人員能力弱化了,但蘇軍的T26和更強大的T34坦克,可不受什麼影響。

蘇德開戰時,日本不去偷襲蘇聯的原因

蘇軍坦克主力:BT-7M、A-20、T-34(1940年式)、T-34(1941年式)。

相對應的,日軍實力完全不夠。

別的不說,就拿坦克來說,蘇聯叛逃級別最高的將領柳市科夫逃到日本時,告訴日軍,要和蘇聯開戰,至少需要4000輛坦克。

而當時的關東軍呢,一共有輕型坦克為主的坦克90輛。是的,你沒有看錯,這就是日軍準備單挑3000輛蘇軍坦克的家底。

蘇德開戰時,日本不去偷襲蘇聯的原因

(日軍主力,九五式輕坦克,大概也就這麼大的鐵皮小坦克,量還不夠)

關東軍特別演習加強力量,還是打不過蘇軍

蘇德戰爭開戰時,關東軍有409架戰鬥機,輕型轟炸機264架,重型轟炸機159架,加上偵察機,運輸機,聯絡機等一共1112架。但其中能夠用於作戰的飛機,大約只有600架,而且只有800飛行員。

甚至有極端的說法認為,關東軍真正能與蘇軍一戰的新飛機,只有60架。

為了加強關東軍的裝備,日本決定舉行關東軍特別演習,以此為由在儘量減少對蘇刺激的前提下,向關東軍增兵。

這次增兵後,關東軍實力大增,人數達到了七十萬人,坦克的數量,更是一下子增加了三倍吧。

是的,增加了三倍,也就三百多輛,如何對付蘇聯的三千輛呢?

蘇德開戰時,日本不去偷襲蘇聯的原因

(排到一起看起來倒也浩浩蕩蕩)

關東軍還有一個問題,軍需彈藥,只夠對蘇進行兩場會戰,石油到時候也會消耗殆盡,但你能保證二場會戰,就能讓蘇軍投降嗎?

在論證先發制人、後發制人,均打不過蘇軍的情況下,日軍最後下定決心,去東南亞打打軟弱的英美殖民地軍隊,這個應該能拿下,並得到石油等戰略資源。

但有句俗話說得好:

老鼠拖鍁把,大頭在後。

打了美國,日軍才真正有的苦頭吃了。

蘇德開戰時,日本不去偷襲蘇聯的原因

(神風特攻隊,一杯酒,一束花,上墳配置提前準備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